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成渝双城记>详细内容

专家:成渝古驿道体现了川人开放包容的特质

作者:李婷 来源:四川在线2020-07-16 发布时间:2020-07-17 09:58:11 浏览次数:452 【字体:

四川在线记者 李婷

成渝古驿道,

一头系着遥远的乡愁,

一头连着当下的思考。

四川大学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张放回忆,一提起成渝古驿道的“东大路”,就让他想起当时成都不少盐巴、丝帛等货物东西往来的场景。从成都主城区来看,当时城东的东大街也是最为繁华的街道之一。他年轻时,或骑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取道古香古色的东大街,一路向东,最终行至龙泉山下龙泉驿镇。“那些年年开放的漫山遍野的明艳桃花,细想一下,不就是古人与我们今人共通的生命见证与感情流露、绽放么?”

如今这份“乡愁”在张放眼中,也内化为一种思维。他认为,成渝古驿道其实代表着川人的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性格。它告诉人们既要立足本地,也要破除保守,放眼世界。当抗战时期全国文化进步人士云集重庆,当成渝古驿道沿线地区开始修起了公路,这条成渝东大路,还连接到更远的上海、南京等地。而这条路线,同样也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它们能把巴蜀地区的货物,运送到更遥远的大洋彼岸。“改革开放,就是成渝古驿道带给我们的当代性价值。”

以这种开放性为基础,也衔接着两地更深入的交流。重庆社科院文史所副研究员吕昕认为,成渝古驿道告诉当今成渝两地,第一是要加强经济发展,造就区域乃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所在,为地区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第二是互联互通的两地交流非常重要,在沟通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西南大学教授、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是四川泸州人,在重庆工作。他也深入研究成渝古驿道数十年,走过了不少成渝古驿道遗址,熟悉沿线城市发展情况。在蓝勇看来,成渝古驿道是两地交通交流之路,也是连接巴蜀文明的文化之路。明清兴盛的“东大路”上,内江、永川、隆昌等都是传统农业发达地区,如今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公路、航空等交通选择的多元化,这些城市的地位受到影响。因此在他看来,重走古驿道去发掘其中的人文价值,更重要的是让今人思考,怎样重新调动起已有的城市资源,去重新开发利用,进行策划规划,从而形成新的发力点,激发城市活力。

这个观点,也得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段渝的认同。“要想富,先修路”是大家都懂的道理,随着交通方式的转变,自然影响着城市的兴起与衰落,但段渝认为,古往今来放眼全国,成渝之间的交通也是丝绸之路上货物往来的一环,重走成渝古驿道,寻找消失的遗迹背后的故事,需要对历史点位进行科学性、集中性地开发与统筹,才能让“好酒不怕巷子深”,让古驿道重新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来源: 四川在线2020-07-16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