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成渝双城记>详细内容

央媒看四川丨共绘成渝协同发展新图景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5-01-11 15:00:01 浏览次数:108 【字体:


《经济日报》2025年01月11日第1版

经济日报记者 钟华林 刘 畅

“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出重大部署。5年来,川渝两省市用改革破题,共绘成渝协同发展新图景。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到8.6万亿元。

产业生态共生共赢

西部(重庆)科学城凤栖湖畔的金凤实验室内,病理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实时更新,反映着实验室紧张而忙碌的科研节奏。

2024年11月25日,以脑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为核心任务的金凤实验室,与聚焦生物芯片、医学影像、生物材料等细分赛道的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签署合作协议。成渝医学领域的两位“种子选手”在先进医疗技术、创新医疗器械等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科技创新“一体化”推进不仅体现在医学领域。经过5年建设,川渝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已超30家,锦屏深地实验室、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等一大批大科学装置持续产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聚焦创新协作,川渝两地在政策支持、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等方面不断走深走实,一大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壮大。两地共同建设的高水平汽车研发、制造基地,汇聚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已超1600家。

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让协同发展态势更加明显。5年来,川渝两省市年度共建重点项目从2020年的31个增至2024年的300个,项目总投资从5836亿元增至3.55万亿元。川渝两省市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特色消费品四大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基础设施内联外畅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2024年跨区域业务联动中,四川贡献了近3.5万TEU(标准集装箱)。2022年,四川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2022年至2024年,四川经重庆集合集结货值总量从23.5亿元涨至49.36亿元,涨幅超110%。

5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48个港口。中欧班列(成渝)自2021年统一品牌以来,累计开行量已突破3.6万列。“2024年,中欧班列(成渝)年度开行量超5700列。”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琨说。

基础设施内联外畅是开发开放的前提。2024年前三季度,重庆、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突破1.24亿人次。2020年12月24日,成渝间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营,4年来,成渝高铁日均开行动车组数量从87.5对增加到102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5万公里。

双城生活更加便利

5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2024年10月23日起,川渝两省市社保部门全面启动跨省社银合作试点。两地居民在两地工商银行所有网点的智能柜台上,均可无差别、免费办理参保登记申请等20项社保高频服务事项。

高品质的双城生活“幸福圈”不断扩围。2024年12月3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第4亿名旅客何平登上成渝高铁G8613次列车,他住在成都,工作在重庆,2024年已往返成渝间超80次。自2020年底实现公交化运营以来,成渝高铁开行频次由最初的每20分钟开出一列缩短至平均每5分钟至10分钟开出一列。

随着民生保障的“一体化”实施,川渝两省市居民生活紧密度越来越高。5年来,“川渝通办”事项日均办理超2万件次,161项医检互认覆盖川渝两地935家公立医院,两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来源: 四川在线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