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成渝双城记>详细内容

推开“玻璃门” 让川渝市场活力满满丨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4-12-30 12:07:10 浏览次数:124 【字体:

最近,重庆市潼南区的重庆雅思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韩先生,因与遂宁市射洪市的朋友开展经营合作,计划将企业从潼南区迁到射洪市。在过去,他需要在迁出地登记机关与迁入地登记机关之间,至少往返3次才能最终完成跨省迁移。但现在,通过川渝“云迁移”,他只需向迁入地也就是射洪市的登记机关提交一次申请,即可完成迁移和变更登记(备案)。

2024年12月23日,遂宁发出首张川渝“云迁移”企业营业执照。

“川渝‘云迁移’,打造了企业跨省市迁移登记改革的‘样板间’,为全国各地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有关负责人评价。

这是川渝两地为企业和群众降成本、增便利的一记实招,更是川渝携手建设统一大市场的一个缩影。2022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鼓励京津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川渝两地协同探索,推开“玻璃门”,加快打破区域市场壁垒,进一步促进经济循环畅通,区域市场一体化17条经验做法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今年前三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9万亿元、同比增长5.6%,川渝两省市经营主体总量超过1290万户,区域市场规模大、市场活力足。


健全市场制度规则 助力经营主体“跑得快”“跑得好”


占全国火锅业市场份额60%左右的川渝火锅,近日再次受到社会关注——川渝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批准并公布地方标准《火锅类餐饮企业加工操作规范》,对火锅底料、鲜切水果、自制饮品等加工作出了明确规定,以“标准的统一”助力川渝消费者吃得健康、吃得开心。

率先出台区域市场一体化方案、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共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合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联合优化商品质量体系、协同完善标准和计量体系……今年以来,川渝携手健全市场制度规则,加速破除各种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助力各类经营主体“跑得快”“跑得好”。

持续完善“市场准入异地同标”便利化准入机制,川渝两地动态更新营商环境“云地图”,开展经营主体跨区域“云迁移”登记试点工作,探索“一次提交、一地受理、云上流转、无感落户”集成模式。

统一构建川渝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优化“信用+风险”方式,完善“通用+专业”指标,实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同标同质;设立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同步互认平台,推动守信激励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共享互认,累计共享守信激励对象和严重失信惩戒对象信息100余万条。

协同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第三方交叉审查、结果互认,针对新型、疑难、典型案件,畅通会商标准、互通裁量标准,建立川渝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专家人才库,组织四川省自贡市、重庆市涪陵区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交叉互评。


促进要素自由流通 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发展活力


今年8月1日,川渝协同立法项目——关于川渝高竹新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正式施行,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依法取得行政主体资格和相应行政管理权限。

川渝高竹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郝飞 摄

决定明确了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项目核准和备案等一些核心管理权,同时要求省、市、县各级向新区赋权其他管理权,着力解决政策差异问题。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盛毅认为,川渝两省市通过协同立法方式规范、保障和促进川渝高竹新区开发建设,集成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将为全国毗邻地区深度融合提供实践样本。

随着“试验田”变成“样板间”,越来越多的改革创新举措不断涌现,以打通市场在土地、人才、金融、技术、数据、能源等要素领域的梗阻。

共促劳动力和人才自由流动。在川渝毗邻地区共建人力资源产业服务园,联合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共享共用专家资源4万名,“新重庆人才卡”与四川“天府英才卡”实现近万名高层次人才互认。

共建跨行政区协同投入机制。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探索“共同组建项目团队、共同立项审批、共同出资建设、共同管理运营、共融共享成果”项目共建模式,成功实施共建共营万州新田港等标志性项目。

推进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一体化。双方联合发布川渝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名录4批次,涵盖重点商标品牌、高价值专利、优质地理标志600个。构建重点产业专利池,联合发布川渝专利开放许可项目622项,促成专利转让许可3200余件次。

共建成渝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立成渝两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协作共建、数据信息交换、跨区域交易等机制,互挂互推优质农村产权、粮油交易、闲置资产盘活处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项目237个。

搭建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平台。深度共享专家和场所资源,提升川渝CA互认水平,探索培育川渝土地交易大市场,推动区域市场服务标准统一,打造“川渝共同产权市场互联网平台”,累计挂牌项目11.6万宗、金额超3000亿元。


强化监管优化环境 提高经营主体满意度获得感


今年11月1日,一起涉及川渝两地上万名老人的跨区域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案件在重庆市大足区、四川省资阳市同日开庭审理。这是川渝两地检察机关就关联案件以统一的法律适用、统一的诉讼请求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第一案,有力推动了川渝公益保护法治一体化。

同月底,川渝两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发布网络交易监管典型案例,加强川渝网络交易监管合作,震慑网络交易违法行为,推动川渝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有序竞争创新发展。

建设统一大市场,离不开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川渝两省市深入推进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政务、市场、法治、创新、要素保障环境,不断提高经营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

成渝金融法院重庆、成都办公区揭牌仪式现场。四川高院供图

近日,成渝金融法院向某银行一次性扣划发放执行款超1亿元,成为该法院成立以来最大单笔执行发放案款。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集中管辖金融类案件的专门法院,今年以来,成渝金融法院不断优化执行方式措施,提升执行效果和效率,通过多元化解实现“双赢”,有效推进成渝金融法治协同创新。

加强法治监管,两省市在全国首创行政处罚“积分制”裁量规则,推进同案同罚、类案类罚,已在川渝市场监管部门全面运行;出台全国首个跨省域市场监管违法行为依法免予行政处罚清单,涵盖9类43项事项,四川依托《清单》办理依法免予行政处罚案件2726件。四川省遂宁市和重庆市潼南区、四川省泸州市和重庆市江津区等地的市场监管局彼此建立了信用修复互办机制。

川渝两省市还共建跨区域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联合出台《重庆四川跨省域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工作规范》,建立调查取证协作、诉讼请求协商等9项协作配合机制,创新探索跨省域众多不特定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的司法救济机制,有效遏制了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跨区域、链条化新趋势。

来源: 四川在线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