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精彩精神生活 ——从“文化更加繁荣”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获的不仅是物质文明的胜利,更是精神文明的成长、人民精神力量的增强,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汇聚成百姓全方位的幸福感、获得感。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文化人、培根铸魂。小康中国,正以更昂扬的文化自信走在大路上。
服务美好生活,弘扬时代新风
数字跃升,见证“文化小康”的坚实步伐——
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2个,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5214家博物馆免费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
来看文化产业“十三五”以来的成绩单:2015年至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7万亿元增长到超过4.4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13%,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95%上升到4.5%。
风貌焕然,标注“文化小康”的丰硕成果——
在陕西安康,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在福建福安,旧民居变身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课堂”;在甘肃金昌,“好婆媳、好邻里点赞”“分餐夹”等文明实践推动完善村规民约、倡导文明风尚……
赋能美好生活,弘扬时代新风。近年来,结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各地加快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国累计建成村级文化中心57万多个。
随着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也大幅提升,提供“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成为常态。据统计,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博物馆推出2000余个线上展览,吸引超50亿人次浏览,让“云生活”演绎出别样精彩。
提振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放眼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明之花处处绽放。用文化提振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形塑亿万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每年出版图书1.5万种,如今每年出版图书约50万种。特别是近年来,更是涌现出一大批富有时代精神的‘中国好书’。”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说。
围绕建党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强国、抗击疫情等主题,全国国有文艺院团复排、创排了数千部优秀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作品。一大批反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舞台艺术精品,记录历史伟业,激发革命斗志,鼓舞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从“有没有、缺不缺”到“好不好、精不精”,新时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生了深刻转变。提升文化内涵、为精神“补钙”的文化旅游休闲活动备受青睐。
2018年4月8日,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这一改革实招戳中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数据显示,国内游人数从2011年的26.41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60.06亿人次。与此同时,红色旅游热度逐年攀升,从2004年到2019年,每年参与红色旅游的人次从1.4亿增长到14.1亿。
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创新活力
从1987年长城、故宫等成为我国首批入选的世界遗产,到如今以55项世界遗产位居世界前列;从2002年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到我国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我们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之路。
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赓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2017年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4年多来,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国民教育各领域,滋养精神根脉、点亮小康生活。
抓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契机,各地因地制宜举办一系列接地气、有生气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许多曾热衷过“洋节”的年轻人领略到传统节日的魅力。与此同时,戏曲进校园、进乡村让学戏、懂戏、爱戏的人越来越多,节令饮食、中医养生、传统体育渐成时尚。
在全国很多地方,传统手艺正转化为脱贫生产力。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有关部门支持各地设立各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超过2000家,带动数十万人就业增收。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以文化焕发出的内生动力,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文明价值导向,滋养新时代、照亮复兴路。
新华社记者 周玮 史竞男 余俊杰
(据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