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员首御“天和”巡太空
本报记者 章文《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18日 01版)
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摄
6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进驻天和核心舱的航天员向全国人民敬礼致意的画面。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6月17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托举着壮美升空,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入轨约6.5个小时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了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载人飞船在太空实施的首次快速交会对接,也创造了我国载人航天历史上最快载人对接记录。随后,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航天员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18时48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至此,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神舟十二号任务作为我国空间站建造的首次载人飞行,承上启下,十分关键。”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说,“恰逢党的百年华诞,工程全线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特别是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航天事业建设发展的辉煌历程中汲取经验力量、提振信心斗志。”
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
作为我国空间站任务阶段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不断刷新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新高度。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项目产品保证经理郑伟告诉记者:“神舟十二号是迄今为止功能最完整、最完全的飞船,已经完全实现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初的载人飞船研制目标。”
据专家介绍,此次任务,飞船使用的控制计算机、数据管理计算机完全使用国产芯片;随着我国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北斗导航终端也引入飞船设计中,导航计算、返回搜救落点报告等都采用了北斗系统定位数据;依托我国中继卫星系统,测控由地基测控为主全面转为天基测控为主,地面站船测控为辅,减少对测站、测量船的需求,既扩大了测控覆盖率,又节约了任务成本。
本次任务采用快速交会技术,在天和核心舱的配合下,由飞船控制计算机自主计算和执行轨道控制,飞船发射并完成与核心舱对接后,航天员即可进入空间站开始太空生活和工作。后续,待航天员本次飞行任务完成,航天员返回飞船,飞船将撤离空间站,执行返回和着陆飞行,将航天员安全带回地面。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任务中,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两艘飞船同时出厂,都在发射场完成总装、测试等工作。神舟十三号飞船作为本次任务地面待命救援飞船,已完成推进剂加注前准备,在厂房就位,随时可启动后续发射工作程序。一旦在轨发生需要救援的情况,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配合下随时可启动救援程序,短时间内即可发射入轨,将航天员接回地面,确保有备无患。
全面考核验证四方面技术性能
这是时隔近5年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又一次腾飞。作为我国空间站建造的首次载人飞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将全面考核验证四方面技术性能,以满足未来中国空间站常态化运营下的需求——
进一步验证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改进后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新增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径向交会对接和180天在轨停靠能力。改进了返回技术、进一步提高落点精度。
全面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技术。通过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生活3个月,考核验证再生生保、空间站物资补给、航天员健康管理等航天员长期太空飞行的各项保障技术。
在轨验证航天员与机械臂共同完成出舱活动及舱外操作的能力。航天员将在机械臂的支持下,首次开展较长时间的出舱活动,进行舱外的设备安装、维修维护等操作作业。
首次检验东风着陆场的搜索回收能力。着陆场从内蒙古四子王旗调整到东风着陆场,首次开启着陆场系统常态化应急待命搜救模式。上述这些技术的突破与能力的验证,将为后续空间站建造及应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
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这11次任务紧密关联、环环相扣——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季启明表示,接下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射和返回任务将保持高密度、常态化,运载火箭末级残骸对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极低,寿命末期的载人航天器再入大气层对地面不会造成危害。
将建成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技术的“皇冠上的明珠”,也是人类迈出地球摇篮的必备技术。可以说,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最大、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人类进入航天时代60余年来,仅有苏联/俄罗斯、美国和中国掌握了独立自主的载人航天技术。
早在1992年,党中央就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在突破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活动、交会对接、推进剂在轨补加等一系列载人航天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经过10年的攻关研制,空间站已进入到在轨组装建造阶段。
“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运营将为人类开展深空探索储备技术、积累经验,是中国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外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积极贡献。”季启明说,将继续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与广度。计划在空间站功能拓展、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外航天员联合飞行、技术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使中国空间站成为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
如今,中国空间站已做好相应准备,并开展了相关工作。例如,配置在核心舱和实验舱上的科学机柜,均配备了标准化的载荷接口,具备开展各类科学实验国际合作的能力;2016年以来,已与联合国外空司合作,面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征集有意搭载到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实验项目,目前已遴选出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
中国空间站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但后发优势十足——在论证、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独立自主、以人为本、兼容并蓄、持续发展;功能齐全、技术先进、规模适度,在可靠性安全性、舒适宜居性、综合效能、兼容拓展以及信息、能源、动力技术和运营费效比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空间应用方面,有望取得若干具有重大价值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季启明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发展29年来,中国航天人用长征、神舟、天舟、天宫等一系列浪漫名词,搭起了联结天与地的“天梯”。这一切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千千万万默默耕耘的航天人。
(本报记者 章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