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神奇壮美黑土地 蓄势腾飞正当时
本报记者 董 蓓 赵家明 张士英 光明网记者 岳 沛《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13日 05版)
黑龙江垦区抢抓时机进行飞机航化作业,确保大田作物增产增收。邵国良摄/光明图片
哈奇客专穿越穿越松花江。资料图片
黑龙江,地处祖国“雄鸡”之冠,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这里有万顷良田,稻浪翻涌,是祖国的大粮仓;这里有大江大湖,浩瀚林海,是祖国北方的生态屏障;这里有绵延近3000公里的边境线,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这里有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激励无数龙江儿女奋勇拼搏谋振兴。
从莽莽荒原到沃野千里,从松基三井第一股油流到现代化大油田,从老工业基地到新兴产业,在党的领导下,黑土地上的城乡面貌正发生着巨变。
1 巩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
5月的龙江大地,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在黑龙江垦区,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春播。站在肥沃的土地上,很多人并不知晓,这里曾是野兽出没、人迹罕至的莽莽荒原。
1947年,为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一批来自延安、南泥湾的军队干部率部来到北大荒,在人迹罕至的千古荒原蹚出第一犁,也由此拉开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序幕。此后,由14万转业复员军人、1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和54万城市知识青年组成的垦荒大军,在北大荒创造了人类垦殖史上的奇迹。
从开荒第一犁到现代化大农机,从早期垦荒人抛洒青春热血到投身北大荒的科技新农人,从粮食产量由开垦初期0.048亿斤到2020年430.5亿斤,在北大荒博物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物品、一串串数字,诉说着北大荒的沧桑巨变。“历史上,这片富饶的黑土地曾多次遭受外敌蹂躏,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大荒人,才真正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博物馆讲解员深情赞叹。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时指出:“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北大荒发生了沧桑巨变,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很了不起,非常鼓舞信心、鼓舞斗志。”
智能灌溉系统、病虫害和地下有害气体检测、信息智能化采集和分析检测……在七星农场,大农业插上科技化、智能化的翅膀。为让农户跟上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七星农场引进拖拉机模拟驾驶舱等教学设备,加强对种植户的培养。“老一代垦荒人种地靠人拉肩扛,靠经验,现在种地用的是现代化大农机,主要靠看数据。”七星农场农机中心主任孟庆山说。
在黑龙江,不仅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农业经营模式也在悄然变化。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生产合作社等多种农业发展模式,令农民尝到了规模经营的甜头。
在桦川县玉成生产合作社,李玉成细数合作社形式的种种优势:农户把土地流转到合作社,一方面工作量减少,一方面收入与过去持平,自己可以来社里上班,也可以出门打工。由于规模生产,合作社更具议价能力,往往提前接获订单,或在电商平台上卖个好价钱。
不仅种得好还要卖得好,从生产合作社到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各地都在尝试打造农业品牌。玖成水稻合作社积极注册品牌、参加农产品展会、进驻抖音等平台,“玖成鲜米”品牌在京津冀地区初步叫响。同时利用大数据,保障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沧海桑田,荒原巨变。如今,黑龙江的农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万多亿斤。2020年,黑龙江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台风的不利影响,实现粮食生产“十七连丰”,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更加突出。
2 发展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独具特色的朝鲜族民居、整洁的街道……走进黑龙江省桦川县星火朝鲜族乡星火村,村民们在午后休闲打着门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吉林、黑龙江等地的有种植水稻经验的朝鲜族农民纷至沓来,在这里建成新中国第一个具有合作经济雏形的集体农庄。
近几年,星火村着力提高稻米质量,开展传统稻米加工,做长新型稻米精深加工产业链,米糠油提炼产品远销海内外。不仅如此,星火村还将农业种植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打造融合农业、旅游、文化产业于一体、具有朝鲜族民俗特色的美丽村寨,用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到就要做到,今后党和政府还会关心支持大家。”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考察,总书记的话语,暖人心扉,催人奋进。
这几年,赫哲人发展种植、养殖、旅游业,走上多元化发展新路,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八岔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少在外打工、读书的同胞看到村里的发展机遇,纷纷返乡创业。
作为小说《暴风骤雨》的原型地,哈尔滨尚志市元宝村的巨变成为一个传奇。1946年秋,党的土改工作队来到元宝村,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随即展开,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75年过去了,在村党支部书记张宝金的带领下,元宝村由一个欠债27万元的“三靠村”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7.35亿元,人均纯收入3.3万元的富裕村。
从新中国第一个集体农庄到转产上岸的赫哲族人,从昔日小说里的“光腚屯”到今朝小康路上的“亿元村”,黑土地上的一座座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人们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3 从“百年口岸”到“龙江丝路带”
伫立在绥芬河市中俄边境口岸,一旁“百年口岸”的石碑像一位期颐老者,见证着绥芬河百年来的沧桑巨变,无声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改革开放初期,绥芬河还是一座“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的万人小城。20世纪90年代初,绥芬河被列为中国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一夜之间,这里变成了对俄开放前沿,迎来了边境民间贸易热潮。“早在绥芬河建市之前,这里已经开始了对外的贸易往来。最早的边境互市贸易还是‘以物易物’的形式,我们用西瓜等水果来换俄罗斯的化肥。”绥芬河自贸区专职副主任王镭向记者讲述着这里对俄贸易的发展。
2019年11月25日,首批哈萨克斯坦糖果以边民互市贸易方式进入绥芬河口岸,这也是国家新的边贸政策发布后,绥芬河口岸的首单互市贸易新增进口国商品。作为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部分,绥芬河片区围绕互市贸易、跨境结算、通关服务等领域,开展特色化服务,“百年口岸”焕发新的生机。
“一道长虹跨北河,往来凭此涉清波。”登上黑龙江大桥公园观光塔放眼望去,黑河人盼望几十年的画面就在眼前。“十三五”期间,黑龙江大桥、黑河保税物流中心、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等对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一桥一管一道一线”串联起黑河与俄布市,黑河对外开放合作实现新跨越。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中心腹地,与俄罗斯有着近3000公里的边境线,建立了11个互市贸易区和1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十三五”时期,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年均增长12.5%,对俄贸易额占到全省外贸总额的60%以上,占全国对俄贸易总额的15%左右。
不仅如此,以哈尔滨为中心,黑龙江向西开通了经俄罗斯至德国汉堡的哈欧班列;向东开通了经中国绥芬河至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抵达韩国釜山的中俄韩“哈绥符釜”陆海联运班列。依托跨境运输体系,黑龙江省加速实现从东北内陆省份到连接俄、日、韩以及欧洲各国开放枢纽的转变。目前,黑龙江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朋友圈”不断扩大。
近年来,作为东北门户的黑龙江省积极打破“末梢思维”惯性,积极扩大以对俄合作为重点的对外开放,借助地缘和区位优势,深入推动“龙江丝路带”建设,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综合跨境运输发展、外向型产业集聚等方面取得成效,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构建全新对外格局。
4 创新科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齐齐哈尔市中国一重重型装备制造厂的装配现场,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组装,设备在这里调试合格后,将交付给国内外用户。“以一为重,永争第一”,对于所有一重人而言,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承载的是中国一重挺起民族工业脊梁、加快锻造“大国重器”的豪情壮志和时代担当。
2018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一重考察。两年多来,中国一重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指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8项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科技成果问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7项。2020年,中国一重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94.3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7.19%。
从传统装备制造业到新兴产业,黑龙江省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改造提升“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做文章。2016年以来,黑龙江省相继出台《大力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意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启动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全省累计新注册成立科技型企业超过35000家。
2019年,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振兴,黑龙江省启动“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围绕装备、能源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已实施了51个项目,累计投资近3亿元,带动企业投入5亿多元。
30年的执着坚守,30载的刻苦攻关,哈尔滨工业大学马晶、谭立英科研团队研发的激光通信技术,实现了我国卫星激光通信终端从无到有、从重到轻、从高速到更高速、从低轨到高轨的重大跨越,使我国在空间高速信息传输这一技术尖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如今,他们又开始致力于成果转化。“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谭立英说。
目前,黑龙江省拥有81所高校,41位两院院士,226家独立科研院所。为了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黑龙江省探索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新路径,努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依托哈工大建立的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着力促进科研机构高新技术成果落地产业化,孵化工大机器人、大数据集团、小卫星、激光通信等一批科技型企业。
5 吃“生态饭”为祖国筑起绿色屏障
“哈腰挂了,嘿呦,挺起腰来,嘿呦,往前走了,嘿呦……”风雪中,4个壮劳力步调一致,抬起刚伐倒的大树,号子粗犷,响彻山林……20个世纪50年代,伴随着黑龙江林区工人的伐木号子,一棵棵木材被运到祖国各地支援国家建设。
在中国的林业发展史上,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与共和国一起成长,历经岁月变迁。1949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大批带着森林芬芳的木材,从龙江森工源源不断运往祖国的四面八方。由于长期超负荷采伐,对大自然的欠债越来越多。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黑龙江森工林区一边主动减少木材产量,一边投入“治危兴林”会战。
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黑龙江开始停下大规模砍伐的脚步。2014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天然林采伐全面停止,大森林开始全面休养生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大小兴安岭以绿色发展谋篇布局,林区职工放下油木锯,吃起了“生态饭”,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筑起祖国北方的生态屏障。
今年65岁的刘养顺是伊春市上甘岭林业局溪水经营所的退休工人,从前以伐木为生的他如今依托溪水国家森林公园的好生态,开起了农家院。绿油油的青菜地,门口挂着红彤彤的辣椒、黄灿灿的大玉米……走进院里,淳朴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游客多的时候都忙不过来,旺季时每天接待的游客能达到二三百人。”刘养顺笑着说,“都说靠山吃山,但吃法大不同了。以前靠砍木头挣钱,现在靠好生态。自从发展生态旅游,开了农家乐,林区人对树木更爱惜了。”
在伊春生态经济开发区的展厅里,各式产品琳琅满目,红松籽提取的精油、桦树汁制成的面膜、蓝莓冰酒、木耳茸液、北沉香的木雕制品……伊春生态经济开发区是伊春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伊春市紧紧围绕“生态立市、旅游强市”发展定位,坚持以生态为主导,向绿色要效益,推动产业发展向生态化转变,加快构建以森林生态旅游、森林食品、林都北药、木业加工、绿色矿山5项产业为主导,以森林碳汇、冰雪经济、体育赛事等为支点,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目前,黑龙江省森林总面积达到21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47.3%。森林蓄积达到22.4亿立方米。草原面积207万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5%以上。全省湿地面积达到556万公顷,国际重要湿地达到10处。“北国风光好,尽在黑龙江”。生态大省黑龙江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展现着独特魅力。
(本报记者 董 蓓 赵家明 张士英 光明网记者 岳 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