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历时16年,被称为“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百科全书”的《五礼通考》点校本出版—— 一份礼仪之邦的文献证明

作者:陈雪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4日 09版) 发布时间:2020-12-24 10:13:44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本报记者 陈雪《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4日 09版)

中华书局近日出版的整理本《五礼通考》 资料图片

光绪本《五礼通考》 资料图片

“洪武元年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先期,皇帝散齋四日,致齋三日。前祀二日,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省牲器……”这是公元1368年的一场天坛祭天仪式,时隔600多年,这场祭天仪式的种种细节仍然有迹可循,翻开近日出版的点校本《五礼通考》,这一场仪式有着一千多字的记录,我们看到冬至这一天,南京明代天坛里奏起了《中和》之曲,一场隆重的仪式正在开启:陈设祭品、迎神、奠玉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整个仪式有着严密的流程。

清代成书的《五礼通考》被称为“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百科全书”,12月19日,中华书局年度好书评选现场,点校本《五礼通考》被多位文史专家点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过常宝说:“清代的《五礼通考》是我国礼学名著,对中华礼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总结梳理,南京师范大学的两位学者此次能够整理点校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对我们的学术研究非常有益。”

从2004年开始点校到2020年正式出版,16年来,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方向东、王锷两位学者倾注心血所做的,就是让《五礼通考》这部重要的、沉甸甸的古籍“活起来”,为人们打开一座中华礼乐文明的资料宝库。

“都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几千年的礼乐文明,我们拿什么来证明呢?《五礼通考》就是一份文献证明。”方向东说。

为何清代的《五礼通考》到今天才出点校本

“难”——在记者向多位文史学者提出“为何清代的《五礼通考》到今天才出点校本”这个问题后,学者们都认为礼学古籍整理研究颇有难度。

“礼,一直在经部里是最难的。”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说。王锷则表示,全国研究礼学的学者只有数十人,到目前为止,通看过《五礼通考》这部书的人更少。

“《五礼通考》把先秦到清朝的礼仪制度‘一网打尽’,中华礼乐文明体现在哪里?就在这本书里记载着。”据王锷介绍,《五礼通考》是清代学者秦蕙田在钱大昕、戴震、王鸣盛等学者的帮助下,历时38年,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编纂完成的一部礼学总集,收录先秦至明代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演变,全书以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五大类分类编排。这项前无古人的工作,曾被曾国藩评价“举天下古今幽明万事,而一经之以礼,可谓体大而思精矣。”

《五礼通考》正文262卷,字数多达600万字,这样的体量,一天看一万字的话,也要看上两年。从2004年开始,南京师范大学礼学专家方向东、王锷开始点校整理《五礼通考》,这项许多专家都“望而生畏”的事业,两位学者做了16年。

啃下《五礼通考》这根“硬骨头”有多难,从点校的三项工作里可见一斑。

第一项工作是为古籍加标点、分段。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事实上,一天点校一万字常常是难以完成的任务,“古籍难读,礼书尤其难读”,王锷说,《五礼通考》中有一段文字涉及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他查阅对照了许多材料,花了一个星期,才把一百多字的古文断开。

第二项工作是校勘,改正底本的错误。这是一项给古籍“挑错”的工作。《五礼通考》有六个版本,此次整理,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同时利用味经窝本、乾隆本、光绪本进行对校,不断订正底本讹误,补缺改正,写校勘记说明依据。王锷说,“一部《五礼通考》里引到几百种古籍,我们能做的,是通过我们的工作尽量让这套书的错误降到最低。”

第三项工作是对《五礼通考》征引的《十三经注疏》《二十二史》《通典》《文献通考》等资料,进行核对,订正谬误。整理结束后,撰写整理前言,修正凡例,书尾附录有关序跋,为读者研读提供便利。这些工作还没完,在把成稿交给出版社后,再度修改、校对清样,又花了五六年时间。

“这部书,在没有点校之前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即使能看到,也要求有扎实的古汉语基础和礼学功底才能读懂。”王锷说,经过点校整理后,有一定古文基础和礼学知识的人就可以阅读了。

从深藏图书馆走向大众出版,一座沉睡的中华礼乐文明宝库,已被缓缓打开。

《五礼通考》点校出版有何现实意义

电视剧《芈月传》里有这样一句台词:“眼下我已经开始学三礼了”。这里的“三礼”指的是《仪礼》《周礼》《礼记》,它们被称为中华礼乐文明的源头。但事实上,在芈月所在的时代,《礼记》尚未编纂完成,更不用说“三礼”的这个称呼,是东汉末年才出现的称谓。

“历史题材影视剧里的错误太多了。”方向东感叹。“比如古代的‘拱手礼’也有一定的仪式。平时行礼,男的要把左手抱在右手上,女的要把右手抱在左手上。迎接宾客时,进门时主人从右边走,客人从左边走,每到拐弯处都要行拱手礼。礼让对方先行,《仪礼》中的‘三揖、三让’说的就是这些仪式。这些细节,如果没有扎扎实实地去研究古代的文献,是很难理解到位的。”方向东说,《五礼通考》中记录了历朝历代各个时期的礼仪制度和礼节仪式,参考这套书,可以很好地避免一些错误。

王锷介绍,吉、凶、宾、军、嘉这五礼中,吉礼主要是祭祀典礼,宾礼是古代天子和诸侯接待宾客的礼节,军礼是军中仪礼。而嘉礼和凶礼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嘉礼主要指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仪。凶礼包括与凶丧有关的礼仪,还有与灾难有关的荒礼、救灾礼等。

系统整理研究《五礼通考》后,两位礼学学者对礼乐文明与当代生活产生了更多的思考。他们认为,礼仪仍然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只是有些礼仪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曲解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劝酒和劝食。

方向东说,古人制定礼仪考虑得非常细致,很多礼仪的形成是源于对人的心理的关照。“劝食”作为一种礼节行为,是因为古代物质匮乏,主人宴请时考虑到客人出于谦让、拘束等心理,会吃不饱,因而主人便礼貌性地劝酒、劝食,是关照他人心理的行为。但现在的劝酒在很多地方变成了“灌酒”的陋习,这就完全曲解了这种礼仪的本质,从关照、礼让他人变成了强迫他人。在古礼中,古人劝酒但不许喝醉后胡作非为,孔子也说“唯酒无量,不及乱”。

“搞古籍整理要不辜负古人、不辜负自己、不辜负读者。”方向东说,整理《五礼通考》对我们后人的一大启示是,应该更好地继承、延续我们的礼乐文明。

今天,我们该如何继承礼乐文明

“以前我们认为礼仪是‘繁文缛节’,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些礼制背后的文明。”方向东认为,古代很多仪式不只是形式,其背后有很多意义。礼乐文明的实质,是通过礼仪制度,用一些礼节仪式来贯彻仁义礼智信这些儒家道德观念。不过,只讲形式的礼让也会出现副作用,会带来拘谨和束缚。方向东补充道。

方向东认为,除了我国,日本、韩国这些“儒家文化圈”的国家仍保留了许多古代礼仪,比如,韩国人每年大年三十还要祭祖,写长长的祭文,这就是《论语》中说的“慎终追远”,很多古礼,都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

“古之所谓礼,其范围之广,与今日‘文化’之概念相比,或有过之而无不及。”王锷说,古代的礼,本指祭祀鬼神之事,随社会发展,礼的范围初步扩大,由祭祀之礼演化为人伦之各种规范,包括治国平天下的各种典章制度,这些在《五礼通考》中都有收录。《五礼通考》对中国礼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把天文、地理、历法、音乐等都纳入了“礼”的范围。

虽然《五礼通考》中的很多礼仪形式已经不适合今天的社会了,但方向东认为,礼的内涵并没有改变,比如“礼以变为敬”,礼让的深层次的内涵就是和谐和互相尊重。“今天,对于礼乐文明的传统,我们要创新性继承、创造性发展。”王锷认为,只讲形式而没有礼义的礼,行之不远,礼也要与时俱进,“礼,时为大”,就是这个意思。

“正因为整理了这一套书,我认为这是一套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创新型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作。”王锷说,《五礼通考》是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安邦的智囊,是一座中华礼乐文明的资料宝库。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