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的四川答卷①:减贫史上的光辉五年
编者的话
“十三五”收官之际,四川省委机关报——四川日报将连续推出系列通讯《“十三五”的四川答卷》,回顾四川儿女五年来的奋斗历程。11月30日将刊出的第一篇作品,聚焦四川的脱贫攻坚历程。文章要点,今日四川在线先睹为快,气势雄浑的全文,请见明天四川日报第一版。
四川在线记者 侯冲
今年的彝历新年,大凉山彝族群众过得格外红火——11月17日,省政府批准普格县等凉山7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彝族的“彝”字,本意是“房中有丝有米”,自此添了新内涵。
从2015到2020,是决战决胜的5年,也是在减贫史上标注光辉刻度的5年——四川年均减贫78万余人,贫困村全部退出,所有贫困县清零。
还记得,2015年底,四川尚有88个贫困县、11501个贫困村、近400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5.8%。
而今,川人携手穿越贫困,蜀地奔康书写传奇!
1.使命千钧重,“绣花”功夫深
秉持“绣花”精神,“十三五”期间,四川带领近400万贫困老乡同步奔小康。
绣花,讲究精巧构思提前布局
过去5年的每年年初,22个扶贫专项的实施方案都会准时印发。
201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
绣花,需要聚焦重点攻坚克难
为攻克凉山深度贫困“堡垒”,四川每年新增扶贫资金不少于200亿元;选派5700多名干部,分赴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帮扶。
川西北高原地区,也是重中之重。“十三五”期间,四川继续实施涉藏地区六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46亿元。
绣花,更要勠力同心相互协作
东部省份来了,粤浙两省17个市61个县市区和四川12个市州68个县市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兄弟市县来了,四川经济较发达7个市35个县市区结对帮扶45个深度贫困县;
机关单位来了,24个中央单位和380个省级单位在川开展定点扶贫;
民营企业来了,无数的社会爱心人士、公益组织来了……
今年6月,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的5000余头优质湖羊抵达广安,这标志着全国首个万头湖羊基地正式投入运行。
金华市对口支援汶川,建设了来料加工产品裁剪和包装生产线。
一首社会扶贫“大合唱”在回响。
2.保障住学医,强力补短板
甘孜州丹巴县甲居藏寨。 杨树 摄
住
“十三五”期间,四川累计易地扶贫搬迁136万贫困群众,规模居全国第二。
饮水更安全,全省295.9万存在饮水困难的群众喝上“干净水”。
达州市大竹县月华镇九银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
学
教育正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一村一幼”、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9+3”免费职业教育……
一张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保障网络越织越密,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医
5年前,四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的4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年后,我省四川基本实现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的占比控制在10%以内。
紧紧锁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十三五”期间,全省一次次“对症下药”,把短板补齐。
3.沃野织锦绣,山乡展新颜
“十三五”期间,四川贫困地区迎来机遇“窗口期”,加速发展。
新格局:
偏远山区彻底告别“溜索时代”,溜索为大桥所代替;
全省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全部通高速公路,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都通了客车。
2006年3月21日,凉山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村民带着羊通过溜索过西溪河。林强 摄
2020年6月30日,阿布洛哈通村公路竣工通车。杨树 摄
新面貌:
每个贫困县都建有现代农业园区、每个贫困村都有集体经济,贫困地区“靠天吃饭、产业薄弱”的状况彻底扭转。
宜宾高县新寨村的茶园。
新市场:
四川在全国首创“四川扶贫”公益性集体商标标识,扶贫好物“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起点: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今年4月起,四川选取5个全域试点市州和53个试点县,开展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试点工作。
11月23日,省扶贫开发局开始面向社会征集“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建议。
沙场归来不卸甲,重整行装再出发。
开启未来,四川儿女又将书写怎样的答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