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抗洪精神的深厚底蕴与时代价值

作者:韩雪青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8日 06版) 发布时间:2020-11-18 10:07:09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韩雪青《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8日 06版)

1998年抗洪抢险中,面对汹涌的洪水,战士们跃入江中,用自己的身体筑成一堵防波堤。新华社记者拍摄/资料图片

今夏受连日强降雨影响,安徽省芜湖市三垄圩部分子埂出现松动。图为武警安徽总队芜湖支队官兵连夜搬运沙袋加固大堤。 新华社发

九江抗洪纪念馆 资料图片

1998年入汛后,长江、嫩江和松花江等流域相继遭受了1954年以来又一次特大洪涝灾害:长江发生了全流域大洪水,连续出现8次洪峰;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超历史纪录特大洪水,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也发生特大洪水。洪水如猛兽,所到之处,良田、房屋、工厂等顷刻间尽被吞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灾难面前,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地的倾力支持下,当地干部群众与特大洪水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确保了长江、嫩江、松花江大堤的安全,确保了沿江重要城市和交通干线的安全,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谱写了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壮丽篇章。尤为可贵的是,在抗洪抢险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波澜壮阔的抗洪斗争中,正是因为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我们才能最终战胜肆虐的洪水。

二十多年过去了,伟大抗洪精神没有因为时间流逝而褪色,反而更加熠熠生辉,始终激励着我们经受各种考验,战胜各种挑战。灾难和困难无法击垮英雄的中国人民,在灾难中凝聚而成的伟大抗洪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斗争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激励我们奋力前进。进入新时代,深入理解伟大抗洪精神的深刻内涵,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伟大力量,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谱写了党群同心、军民同心、干群同心、举国上下团结一心的赞歌

在1998年抗洪斗争中,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凝心聚力。30多万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800多万干部群众奋战在抗洪一线,200多万人直接服务于抗洪抢险。大家心连着心、手拉着手,奋力拼搏,直面这场世所罕见的特大洪水。长江8次洪峰一次次逼近带来持续考验,当最为猛烈的第六次洪峰逼向荆江河段,形势之严峻超乎想象。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全力护堤,“人在堤在”的铮铮誓言令天地为之动容。经过一昼夜的持续奋战,洪峰通过,荆江河堤安然无恙,洪魔终于被战胜了。这是广大军民与洪水搏斗的一个缩影。洪水波及范围广、来势异常凶猛,广大军民奋战在南北两个战场,从中央到地方,从南方到北方,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抗击洪灾,谱写了一曲曲撼天动地、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

愈是遇到困难,愈是彰显精神力量的重要性。中国人民在这场抗洪抢险斗争中体现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精神震撼人心。首先,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面对洪水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严重威胁,党领导人民在与洪水的一次次较量中,铸就了一道道坚固堤坝,谱写了一曲曲党和人民鱼水情深的感人篇章,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精神伟力。其次,彰显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坚强决心。人心齐泰山移,中国人民历来重视举国同心的巨大力量。在抗洪救灾现场,军民并肩战斗、党员和群众共筑铜墙铁壁;在后方,广大群众心系灾区抢险、牵挂受灾民众,踊跃捐款捐物,奉献爱心,为支援前线抗洪贡献一份力量。再次,诠释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局意识。舍生取义、舍小我为大我,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个人与国家、民族利益冲突时,人们总是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特别是在危急时刻,为确保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人民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2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展现了中华儿女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英雄主义精神

肆虐的洪水袭来,如同开启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波涛汹涌的洪水,如同魔鬼一般瞬间即可吞噬大片的良田、房屋乃至人的生命。面对洪魔,抗洪抢险队伍迎难而上,不分昼夜、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竭尽全力加固堤坝。当洪峰一次次袭来,河堤被撕开,守堤护堤队伍一次次用沙袋筑起排排新堤;危急时刻,他们浸泡在泥浆中,不顾随时被洪水夺取生命的危险,以血肉之躯筑起阻挡洪水的坚不可摧的长城。这种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气概,展现出中华儿女顽强拼搏、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

愈是艰难时刻,愈显中国人民的英雄本色。在抗洪斗争中英勇牺牲的空军某高炮团一连指导员高建成就是传承和弘扬英雄主义的杰出代表。当湖北省嘉鱼县簰洲湾民垸突然溃口、巨浪裹着泥沙排山倒海般袭来之时,高建成连队与洪水展开殊死搏斗,迅速开展自救互救。在救助了洪水中沉浮的老人以及多名战友后,高建成终因体力不支英勇牺牲。紧急支援九江抗洪的北京军区某集团军与洪水搏斗三天三夜,在随时可能将人冲走的洪水中搭铁架,竖木桩,筑堤坝,建围堰,最终高效完成抢险任务。这种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就是用生命与信念对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精神的深刻阐释。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却没有被苦难打垮,而是在苦难中实现了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又一次升华。

一个党员一面旗,危急时刻更显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本色。灾情就是命令,各级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干部闻“汛”而动,鲜红的党旗飘扬在最危险的地方。“98抗洪生死牌”上,黄义成、唐仁清、李建强等16位共产党员用生命写下铮铮誓言;坚持抗洪、病重吐血依然坚守岗位,最终牺牲在堤坝上的李向群;坚守一线、身先士卒的长江抗洪抢险总指挥董万瑞……漫堤险情一出现,党员干部连夜筑起拦洪坝,转移群众到安全地方,自己却一次次踏入危险之地。千万名党员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建起阻挡洪水的安全大坝,为受灾群众筑起坚固的生命防线。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各级党组织救灾防灾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受灾群众帮扶互助、攻坚克难、提振士气的坚强武器和定心丸。共产党员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使命,在灾难中砥砺意志品质,彰显人民情怀,共同凝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伟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最终走向胜利。

3 坚韧不拔、敢于胜利,彰显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和坚强决心

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考验,也是对一个民族意志力的考验。这次洪灾,持续时间长、危害范围广,救灾之艰难超乎寻常,没有一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钢铁意志,没有一种可以压倒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挑战的巨大勇气,胜利就无从谈起。正是因为拥有必胜信念和坚强决心,才激发出全国人民抗洪抢险的英勇斗志,最终战胜凶悍洪水,确保了受灾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创造了抗击自然灾害、夺取斗争胜利的奇迹。

面对一次次汹涌来犯的洪水,抗洪抢险人员逆向而行、坚守河堤、救助群众、舍生忘死,他们以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不怕苦累、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和钢铁意志勇战洪水,灾情愈险、信念愈坚、斗志愈强,不取得胜利绝不收兵。狭路相逢勇者胜。某集团军军长柳凤举高喊“跟我上”,纵身跳进滔滔洪水,和广大官兵一起筑起一道坚固人墙,直至险情排除;曾经参加大兴安岭救火的扑火英雄“大胡子师长”吴长富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率先垂范,与士兵展开扛麻袋竞赛……烈日炎炎,他们布沙袋、垒土石;风雨之中,他们筑河堤、堵漏洞;波涛汹涌,他们抱着洪水高一尺、堤坝高一丈的必胜信念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抵挡着滚滚洪水;灾害面前,他们分秒必争,接续奋战。沙袋再重也要扛得起扛得住,因为扛的是民众的安危;洪水再猛也要挺得住站得稳,因为必须铸就守卫人民的铜墙铁壁。这些英雄形象不仅定格在与洪水的持续搏击中,也定格在抗洪抢险防灾救灾的画卷中。这些载入史册的奋不顾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再次诠释了中国人民无坚不摧的必胜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成为我们最终战胜洪水的强大精神支撑。

(作者:韩雪青,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