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展开凉山7县贫困退出专项评估检查,本报记者现场直击 最后一批贫困县“摘帽考”进行时
教育是贫困群众脱贫的重要指标,一村一幼、学前学会普通话,都是凉山重要的扶贫工作。在这次验收评估检查中,“家里有没有孩子辍学”,成为调查员口中的高频词汇。图为凉山州普格县花山乡龙马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正在玩游戏。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衡昌辉摄
普格县荞窝镇云盘山村,调查员在村民家中做问卷调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侯冲摄
一线
三个细节看“大考”
●检查前,除了一位负责抽样的工作人员和评估检查队组长以外,没人知道他们要去哪儿,包括组员们
●评估检查队进村后,会对整村村民致贫原因进行分析,若这个村因病致贫人口较多,那就要多走几户因病致贫户
●每天晚上各调查组都会开碰头会,“复盘”入户遇到的问题,既是对目标标准的再次强调,也是对调查队员政策了解情况的一次校正
检查谁
凉山州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7个国家级贫困县
查什么
主要指标包括“三率一度”,分别是综合贫困发生率、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群众认可度
谁来执行
省脱贫攻坚办负责日常工作,委托江西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具体组织实施
如何抽查
每县抽查有效户1300户左右,评估检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50%的抽查村和抽查户选在条件比较差、基础较为薄弱的偏远地区,50%在县内随机抽样
10月29日早上8点,一场秋雨过后,天气凉了很多。凉山州普格县委大院内站满了人,有年轻学生,有身着彝族服饰的本地干部。这群人将对退出贫困县开展验收。
10月28日到11月6日,我省最后剩余7个贫困县——凉山州昭觉、布拖、金阳、美姑、普格、喜德、越西进行退出专项评估检查。记者也跟随评估检查组走村入户,直击我省最后一批贫困县摘帽“大考”。□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侯冲王代强
严
提前1小时告知临时抽选入户对象,以防“跑风漏气”
汽车启动,陆果东拨通了普格县特口乡负责人的电话,告知将去特口乡特口村入户调查,请村里提供村民花名册,以及参加访谈的村干部名单。陆果东是普格县评估检查队第五组组长。
10月28日当天,除了一位负责抽样的工作人员和陆果东以外,没人知道他们要去特口村,包括组员们。
喜德县评估检查队队长、湖北民族大学副教授向会立告诉记者,一般在出发前1小时才告知县里和队员们去哪个村,就是怕“跑风漏气”,确保评估检查公平公正。
即便知道调查组去哪个村,但是具体到哪一户走访,村里仍不知情。入户对象要调查组到达后,才在村民花名册上随机勾选出来。
“名单上人太多,我帮你拍下来,方便给你指引。”特口村一位村干部给调查员带路时热情提议。调查员何林英果断拒绝。“万一他拍下来后通知村民提前准备呢?”她说,无法判断这位村干部是否真这么想,但从调查信息严格保密的角度来说,她必须百般小心。
贫困县只有通过专项评估检查,才能被批准退出。评估检查是守护脱贫成果、确保扶贫工作真实有效的最后一道“防线”。“评估检查不能掺水。”省扶贫开发局考核处负责人表示,省脱贫攻坚办和技术总控组会全程指导、督促评估检查人员把好每道关口,从严从实、客观公正评价,确保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全
根据公式计算样本量偏远地区选一半,随机抽取一半
今年我省对申请退出贫困县建档立卡户、非建档立卡户、行政村、乡(镇)进行分层抽样,根据国家抽样公式计算,每县抽查有效户1300户左右。
“抽样公式是科学的,结果就具有代表性。”普格县检查队成员黄婉婷说,对普格县进行抽查时,50%的抽查村和抽查户选在条件比较差、基础较为薄弱的偏远地区,50%在县内随机抽样。既充分考虑到边边角角的村落,也避免遗漏县城周边村落等“灯下黑”的情况。
进村后,组长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一次抽样调整。
“我们首先会对整村村民致贫原因进行分析。”陆果东介绍,如果这个村因病致贫人口较多,那就要多走几户因病致贫户,还会在本村范围内综合各种因素抽取一个村民小组作为遍访组,对小组内所有村民入户调查。
调查方式,除了走村入户,访谈座谈也被普遍采用。
10月30日上午,越西县板桥乡政府会议室,一场干部座谈会正在进行。“河沿村主要致贫原因是什么?”“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有哪些?”……越西县评估检查队队员、湖北民族大学教师王清龙一连向村第一书记沙马阿沙提出18个问题。
当天上午,王清龙和同事还分别与板桥乡、河沿村的干部进行座谈,了解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对村级管理、发展的不同看法。
准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三级复核避免“冤假错案”
在普格县吉乐乡团结村,调查员刘畅一个上午走访了7户村民。每到一家,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转。房前屋后转,看住房是否安全;厨房转,看是否通水,吃得怎么样;卧室客厅转,看四季换洗的衣裳是否充足。
“多久吃一次肉蛋?”“孩子有没有辍学在家?”“有没有家庭签约医生?”问卷调查阶段,刘畅几乎所有问题都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展开,也兼顾“村干部做事是否公道”“是否认可脱贫结论”等涉及群众满意度的问题。
坚持目标标准,贯穿整个评估检查环节,包括入户结束后。
10月28日晚10点半,四川农业大学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工作队队长蓝红星召集各调查组开会,“复盘”入户首日遇到的问题。有组长提出疑惑:“有群众反映,看不起医保覆盖不到的疾病,这算基本医疗无保障吗?”蓝红星解释,基本医疗有保障,强调的是“基本保障”这个层面,并不是说所有疾病都能看好,“如果是这样,无形之中拔高了标准”。
这样的碰头会每天晚上都要开,有时会持续两三个小时。在蓝红星看来,每天“复盘”,既是对目标标准的再次强调,也是对调查队员政策了解情况的一次校正。
校准评估检查“准星”的,还有三级复核制度。10月28日上午,喜德县评估检查队队员王超、胡钰一起来到沙马拉达乡马布村。在村民马海呷呷家,王超发现水龙头里没水。马海呷呷解释,当天山上在修路,施工把管子挖断了。这样的说法也得到了其他村民佐证。
午饭后,村里来水了。但王超还是不放心,到修路现场确认水管是否得到修复。
为啥非得跟一根水管较劲?向会立解释,为确保评估检查公平公正,对遇到的疑似问题,评估检查队要实行三级复核制度。
三级复核,指的是如果调查员提出疑问,检查队会安排一名督导员和该组两名队员一起入户,第一次复核疑似问题。若督导员也不能确定,第二天带队老师将带另一队队员去同一点位,进行第二次调查复核。仍不能确定,则将问题反映给队长和评估项目负责人,再由他们组织专家“会诊”。
“王超去施工现场确认水管修复,就是第一次复核。”向会立说,复核的同时,评估检查队也会将疑似问题反馈给当地,允许提供资料证据、作出解释说明,避免出现“冤假错案”。
特写
入户调查员的笔记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侯冲
23岁的李惠,身材瘦小,面容白皙,坐在彝族老乡家中,一边问问题,一边做着笔记的她,透着一股稚气。她来自四川农业大学,今年读研一,是普格县66名入户调查员中的一位。
“来了一位娃娃,对脱贫攻坚能懂啥子?”初见李惠,不少村干部、乡镇干部免不了几句嘀咕。但只要跟她入户走访一圈,这样的疑虑便会烟消云散。
每入一户,李惠都会先去厨房转一圈,看看老乡家里伙食怎么样,一年四季衣裳是否够穿。打开手机录入问卷,她更是一把好手。“家里有几口人?”“孩子是否辍学?”“当年脱贫签字时,是否认可?”每个问题问得仔细、准确。
为确保入户调查的质量,所有调查员在来凉山之前都参加了严格的培训,考试合格才能上岗。如今对政策滚瓜烂熟的李惠告诉记者,为了能顺利参加评估检查,自己下了不少功夫。“考试一共110道题,第一次做时只得了73分。”说完这句,李惠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测试并不难,主要是让调查员们熟知脱贫攻坚的相关政策。李惠一遍遍刷题,反复练习,第二次92分,第三次105分,终于达标合格。
即便如此,真到了入户走访的实操阶段,她一点也不敢马虎,一边录入问卷一边还做笔记。一天时间,巴掌大的笔记本上写了3页纸,内容既有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政策,也有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等信息。
为啥还要做笔记?李惠说,自己是第一次来凉山,对于很多内容还不熟悉,一方面把疑惑记下来,方便沟通学习,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的调查“首秀”留个纪念。
入户第一天,给她印象最深的是反差。“来凉山之前,以为条件会很差,结果完全出乎意料。”李惠注意到,不少村民家里铺了地板,有洗衣机,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厨房里挂着腊肉香肠,看得她口水直流。
“真正参与其中,才知道脱贫攻坚的不易。”学习农业管理专业的李惠暗下决心:以后还要再来凉山,力争用自己所学为这片土地多做点什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