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60年 红原县写就社会主义建设恢宏篇章
草原上美丽的村落。
诗意湿地。
机械化采收。
载歌载舞的牧民。
□石鹏德登林(图片由红原县委宣传部提供)
六十载风雨兼程,书写波澜壮阔历史画卷。六十年砥砺奋进,镌刻红原建设不朽丰碑。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红原县。自此,开启了轰轰烈烈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篇章。1978年以来,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光辉和改革开放春风,红原县全面落实国家系列特殊政策,解决了很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繁荣,创造了“一步跨千年”的人间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红原全县上下有力有序有效推动生态、发展、民生、团结、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上档升级、提质增效,政通人和、风清气正、欣欣向荣、安居乐业的新红原展现在世人面前。
县域经济持续壮大
红原县的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代畜牧、绿色工业、全域旅游、电子商务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红原县是阿坝州县域经济发展大会举办地,也是阿坝州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绿色发展路径。
红原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837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15.4亿元,增长183倍。财政收入从1960年的160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4653万元,增长2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60年的489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3.8亿元,增长78倍。
从一产来看,红原县陆续实施了牲畜作价归户、草场承包到户、人草畜“三配套”等重大改革,创造性开展了牦牛保险、草原保险、森林保险和标准化种养殖、家庭牧场建设等工作,扎实开展国家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省现代草原畜牧业试点示范县建设,基础设施不断配套、经营主体更加多元、产业体系逐步完善,2019年畜牧业总产值达7.2亿元,是建县时的410倍。
从二产来看,1956年,红原县第一家工业企业“贡唐和平奶粉厂”建成,牧区工业发展开始起步。红原县坚持以畜副产品精深加工、中藏药研发、新型能源开发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工业。近年来,红原县工业企业达34家、规模以上企业11家,2019年工业总产值达7.7亿元,是建县时的472倍。
从三产来看,红原县先后荣获“中国县域旅游品牌县”、“中国自助游(自驾)最佳目的地”等10余项全国旅游奖项。建成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1个,正在积极争创天府旅游名县。从1998年起成功举办8届牦牛文化节,从2016年起连续举办4届雅克音乐季,已成为我省“四季音乐节”标杆,“红色草原、江河之源、牦牛家园、自驾乐园”旅游名片进一步做靓叫响,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明年,阿坝州文化和旅游暨全域旅游发展大会将在红原县举办。
人民群众生活大幅改善
自1978年制定实施扶贫规划,特别是2014年全面吹响决胜脱贫攻坚号角以来,红原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投入资金26.4亿元,持续打好产业扶持、就业创业、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生态扶贫等组合拳,全力冲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总目标。
截至2019年底,红原县累计实现13个贫困村退出,2014年精准识别1408户4966名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3.34%下降到0,实现整县高质量脱贫“摘帽”。
2019年,红原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4713元,是建县时的123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红原县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9+ 3”免费职业教育,2017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前全县有教职工779人、中小学生10692人,分别为建县时的31倍、43倍,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9%以上,校园已成为家园、花园、乐园。
建县时,红原县仅有1个综合性医院和简陋的医疗设施,现有医疗机构60个、村达标卫生室33个、医务人员491人,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县藏医院达到“二级民族医院”标准,大骨节病、包虫病等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红原县逐年提高各类社会保障标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逐步扩面提质,设立“爱·红原”社会救助基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红原县扶持草原之心艺术团、麦洼藏戏团、马术队等民间文体团队,县文化馆、体育馆、电影院等设施设备建成投用,红色文化、民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大力保护、传承和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红原县深入开展传扬“孝善和美”孝德文化和培树“敬信勤新”红原新民风活动,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干部群众文明素质不断提升。
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历届红原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理念,以牧区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实施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恢复、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培育生态产业、引导群众转产转业,立县之本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特别呵护。
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虫害防治等工程,红原县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聘用生态专职管护员、生态补偿管护员等措施,有效管护224万亩天然林、183万亩自然保护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4000亩,实施人工造林2万亩。
实施退牧还草、沙化治理、天然草原奖补、鼠虫害防治等工程,红原县防治草原鼠虫害382万亩,治理沙化草原6.8万亩,巩固防沙治沙4万亩。
实施湿地修复项目,通过蓄水保湿、禁牧保湿等措施,红原县恢复瓦切日干乔湿地8万亩、嘎曲湿地5145亩、县城周边湿地林地2970亩。
红原县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救助工作,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63种,驯养野生梅花鹿153只。
目前,红原全县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6.2%、森林覆盖率达8.4%,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不断提高,生态保护从粗放式管制走向精细化治理,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红原最大优势、最靓底色、最宝贵资源。
城乡建设焕然一新
红原县实施易地育人、牧民定居等项目,建成特色魅力乡镇10个、精品旅游村寨7个,农牧民群众告别“一顶帐篷一口锅、一群牦牛四处游”的游牧生活。
红原县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阿拉基饮水等重大工程,解决了10个乡镇近5万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
实施通电工程建设,2014年1月,红原县内最后一个无电村——查尔玛乡查龙村结束无电历史。如今安曲220千伏变电站加快建设,550千伏变电站正在规划,光伏产业并网发电,红原电力正在从输入型向输出型转变。
实施交通路网建设,国道213、248、347线和省道217、301线贯穿红原全境,县、乡、村三级路网逐步完善,红原机场建成通航,成兰铁路、久马高速加快建设,川青高速、川甘高速启动规划,红原已成为干线纵横、陆空一体、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
实施通信网络建设,4G网络覆盖红原县城乡,光纤网络村村通,手机家电全民普及,电子商务蓬勃兴起,2019年全县电商业务总交易量突破5亿元,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开始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红原县实施城乡改造提升,商业广场拔地而起、滨河岸畔宁静惬意、高原商贸城生意兴隆,污水处理、垃圾收运、集中供暖设施投入使用,城市品位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小而精、富有特色、功能齐备、设施配套、宜居业、便商旅”的城镇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成了凝聚人气、商气、财气的发展热土,高原明珠熠熠生辉。
民族团结不断巩固
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在红原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群众的爱国宗教信仰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有力开展,各民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了美满姻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
目前,红原县10座寺庙全部评为省级文明和谐寺庙,8家单位获得省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表彰,成功创建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县呈现出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生活和美、社会和谐的生动局面。
红原县加大开放合作力度,2012年以来,共承接东西部扶贫协作、省内对口帮扶、定点帮扶等,借力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区,温州市永嘉县、苍南县、平阳县、龙港市,我省成都市、绵阳市、省民政厅、省市场监管局,以及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西南民大、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等,落实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人才培训、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帮扶项目390余个,帮扶资金和物资4.2亿元。
红原县倡导建立了川甘青3省5州17个县(市)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共谋脱贫奔康、共话团结进步、共商繁荣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近年,红原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成立长征干部学院红原分院,打造瓦切日干乔、亚口夏山红军烈士墓、安曲镇下哈拉玛村等教学点,用红军长征精神不断引领激励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红原县各项社会事业建设。
执政基础夯实筑牢
坚持用新思想武装干部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红原县始终以党建引领发展、民生、稳定等各项工作,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密切。
红原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数量分别从建县时的30个、199名增加到目前的184个、3657名,干部队伍充满活力,基层堡垒坚强有力。
按照阿坝州委“联户联情、联寺联僧和法律政策七进”群众工作总体部署要求,红原县35名县级干部、381名科级干部、1478名一般干部与9577户农牧民全覆盖结成对子,228名村“两委”干部包联590户困难家庭。创新整合“政法宣讲团”“姐妹宣讲团”等法治阵地,为群众提供各类专题法治讲座,通过“法治红原”“微红原”“平安红原”扩大法治宣传效果。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夯实了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
近年来,红原县以“基层党建堡垒强、群众内生动力升”为核心,在瓦切镇日干村探索出“党建+星级评定”扶贫扶志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新机制,并在全县进行推广,既搭建了干部群众合力攻坚桥梁,又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奔康和投身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目前,“扬长征精神、铸红原辉煌”已成为红原全县干部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不断激发全县上下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党旗在雪域高原高高飘扬。
六十年砥砺奋进,六十年春华秋实。我国即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推动涉藏县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号角已经吹响,红原县干部群众正以昂扬的姿态、不懈的奋斗,加快建设生态美丽、繁荣和谐的新红原。
红原名片
红原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1960年建县,位于我省西北部,距成都400公里。全县幅员8400平方公里,辖6镇4乡,4.9万人,藏族占84%,农牧民占78%。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年均气温1.4℃,极端气温36℃,是阿坝州海拔最高、气候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的高寒纯牧区县,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是国家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我省现代草原畜牧业试点示范县、我省湿地保护试点县,是阿坝州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县。
红原素有“红色草原、江河之源、牦牛家园、自驾乐园”美誉,是全省“四季音乐节”“夏季雅克音乐节”的举办地,县域内有俄么塘花海、月亮湾和日干乔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虎头山安多部落民俗风情村国家3A级景区,有查针梁子、达格则神山秘境等众多旅游景区景点。
红原发展大事记
●196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理县,在其基础上,建立红原县。
●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川西北草原工作站在红原县建立,填补了我省草原畜牧业的科研空白。
●1972年7月1日,阿坝州第一届民族运动会在红原县举行,历时3天。
●1978年5月15日,全省牦牛改良工作座谈会在红原县召开。
●1988年7月,红原民间传统赛马节由县政府命名为郎则祥隆节,并确定每年举办一次。
●1991年12月,红原县被确定为省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县。
●1996年,红原县牧区社会经济综合建设示范项目被国家列为全国26个对外引智示范基地之一。
●1997年8月19日至21日,全省牧区工作会议在红原县召开。
●2000年5月17日,红原县举行瓦切牧民新村奠基开工典礼,标志牧民新村建设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2002年7月15日,由原省旅游局、阿坝州政府主办的“中国红原川西北大草原牦牛文化节”开幕,同时举行经贸洽谈商会、牦牛经济与文化洽谈会、旅游发展恳谈会。
●2005年8月4日,省第十二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红原会场各项赛事在红原县举行。
●2008年5月6日,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启动仪式在红原县麦洼乡举行。
●2009年9月,红原“9+3”免费职业教育294名学生到内地中职学校就读;12月,红原被列为省牧区现代畜牧业试点县。
●2011年8月15日,红原县人民医院成功实施首例颅脑外科手术;9月16日,全国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大会在红原县召开。
●2012年8月30日至31日,全省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工作会议在红原县召开。
●2014年8月28日,阿坝红原机场正式投入运营。
●2016年8月,首届红原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暨第五届牦牛文化节在红原县举行,历时5天。
●2018年,红原县全面完成13个贫困村退出,减少贫困人口1346户5276人;12月,红原县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表扬改革开放40年以来16名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
●2019年4月,经省政府公示,红原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9月,阿坝州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在红原县召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红原县成立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部,积极有效应对、精准实施管控,全县未出现感染病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