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风流看今朝
本版图片均为《蜀道风流》剧照。 四川广播电视台供图
□本报记者吴梦琳
蜀道,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交通基础设施,从过去到今天,不断打破山水阻隔,让蜀地连通外界。
蜀道,还是巴蜀文明和多元文化的交融之道,留下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迹,荟萃丰富文化滋养。
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凤凰卫视联合打造的大型文化纪录片《蜀道风流》,以古今交融的方式,呈现蜀道的前世今生。
然而即使在今天,蜀道也是一首人类和自然共同谱写的史诗,是历史、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感慨的是蜀人之道,感悟的是治蜀之道。”四川广播电视台相关负责人介绍。
是的,这样的“道”依然根植在四川人精神之中,体现在生活处处,“蜀道风流”还看今朝。
蜀道
从倚崖栈道到海陆空交通网
凭借着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历代蜀人,不断冲破自然的阻隔,因此有了蜀道。从过去的倚悬崖而建的步行栈道,到如今最高海拔隧道,人们在这里创下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四川盆地,可以说是中国版图上最独特的一个地理单元,高山、峡谷、江河,将这里与外界阻隔。人与自然如何对抗,又如何共处,在别的地方是一个哲学问题,但对川人来说,是一个生存问题。
凭借超凡的勇气和魄力、智慧与创新,蜀人在这个问题上不断探索、不断冲破,成就了蜀道这样一首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伟大史诗。
“从数千年前开始,为了获得生产、生活、生存所必需的资源,人们劈山裂石、伐木造梯、开渠引水,在难以想象的地方,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道路。”纪录片中说。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蜀道,却能通往四面八方。
很早以前,成都向西,就有连接西藏通西域的茶马古道;成都以南,有西南丝绸之路;成都以东,有自三峡溯长江而上的水道。
《蜀道风流》中,呈现了一个非常有力的例证——三星堆遗址。“这里也是我们这次拍摄踏上蜀道的第一步,而第一感觉也是,震撼。”《蜀道风流》总导演段骏说。
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数以吨计。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常向阳在纪录片中介绍,这些青铜器文物的最大特点就是拥有高放射成因铅。通过科学手段,在滇东北这一带找到了跟三星堆比较类似的,高放射成因铅的这种矿料,“所以我们倾向于认为目前三星堆的矿料来源的最大的可能性,应该是云南滇东北。”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介绍,在三星堆一号坑里面,还有很典型的中原风格的铜器,所以当时的蜀地与中原也应该有所联系。此外,三星堆还出土了大量的海贝、象牙,说明当时的蜀地,与遥远的南亚、中亚,甚至西亚,也已有着某种联系。
而在今天,新蜀道的建设者们,延续着这样的勇气和智慧,继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交通工程。
比如雅康高速。这条高速公路,从四川盆地底部出发,近乎垂直的一跃,跨上高原。海拔的极速上升,考验着人们的智慧和勇气。
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设计负责人郑建国说,建设这条公路,从难度上来说,打个比喻,就是工程界的攀登珠穆朗玛峰。
还有连接着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赤水河大桥,将两座著名的“酒城”——四川泸州、贵州习水置于两岸。大桥的主缆采用的是平行钢丝,每根主缆由169股钢丝组成,钢丝的长度加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圈半。仅固定钢梁的铆钉,就有80多万颗。每一颗铆钉和销孔之间的缝隙都不能超过1毫米。80万颗铆钉、80万个销孔,每一组都必须做到零误差,这样的挑战,几乎超出人类极限。
如今,四川高速公路里程已发展到位居全国第二。还有更丰富的现代交通方式,包括铁路、空中交通等,在不断丰富着今天的“蜀道”交通网。
蜀人
走出者与外来者都是巴蜀文化的构成者
“我们今天来探寻蜀道的精神,其实最本质的是人。”四川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蜀道风流》项目负责人彭淼说。《蜀道风流》从生动的个体故事入手由点及面,解读蜀人多元、开放、诗意、达观等精神特质。
在古代,司马相如、李白、苏轼,他们都是沿蜀道而出的杰出的蜀人代表,更是中华文化的优秀明星,他们的创作,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引领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虽然住在盆地,但四川人一直想不断向外走。而且不仅是开拓了陆路,还有水路。”四川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说。
一方面是向外走,另一方面,则是顺着蜀道向内。其实,蜀道,也是一条“诗道”。清代才子李调元曾写道,“自古诗人例到蜀”。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岑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或翻越秦岭,或沿江逆流,沿着这条诗道“例到蜀”。巴蜀独特的山水,给了他们不一样的滋养,激发了他们极大的创作灵感。例如刘禹锡到了蜀地后,听到当地民歌竹枝词,以文人诗歌的形式将其发扬光大;李商隐在这里写下了“却话巴山夜雨时”。
最为代表性的,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两名诗人——李白与杜甫,皆是这条诗道的代言人。
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说,李白是从蜀道出川,写下《蜀道难》,而杜甫是从蜀道入川。当时,杜甫从甘肃到成都,一路走一路写,总共留下了30多首诗歌,相较于李白天马行空的想象,读一读杜甫的这些诗歌,或许能了解更加真实的蜀道模样。
在蜀地,杜甫的足迹踏遍四处,在这里写下了现存杜诗中的近三分之二,尤其是那些明朗的、充满热情的诗歌,几乎都是在巴蜀之地所作。
阿来说,在四川历史上有过数次的大移民,正是走出者与外来者在这片土地上的不断更迭,造就了四川多元、包容的文化。
在今天,这样的更迭,其实也还在进行。借助现代科技,巴蜀与世界,勾连更加紧密。
“我们在拍摄时,发现蜀道其实已经延伸到了很远。”段骏介绍,《蜀道风流》摄制组,不远万里去了美国、日本、柬埔寨等,寻找那些走出去的四川人,以敢拼敢闯的精神,创造出新的天地;同时也寻找到热爱、关注蜀地的外国人,其实,他们都是蜀道文化、巴蜀文化的构成者。
“在日本,我们寻访到三代传承的川菜大师,他们将川菜文化带到异乡,发扬光大。”彭淼说。
段骏告诉记者,当地人还将其称为“日本川菜”,可见这样一种文化,其实也在当地落地生根了。
居住在美国费城的贾和普,则在30多年间,21次来到四川,亲自游历蜀道,一次又一次地修正对于蜀道的认识,也见证着四川翻天覆地的变化。
蜀地
青山绿水中孕育和谐发展
人在与自然对抗过程中,不断扩大自己的生存领域,因此有了城市。在蜀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相依恋,孕育了蜀人的浪漫气质。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是苏东坡的名句。《蜀道风流》第五集就选择了《不可居无竹》作为篇名。
知名建筑设计师刘卫兵曾深入研究过传统川西林盘的智慧,以水、田、院、林、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的生态系统,到夏天,林盘之外和院子里面的温度可以相差5摄氏度。在看过世界各地顶级建筑后,川西林盘这种将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古老智慧,让他折服。他也以此设计了灾后重建的花溪村。
如今已成为成都新文旅地标的崇州道明镇竹里,在建筑材料上大面积使用竹子,整体建筑从上空俯瞰,形同数学符号“∞”(无穷大),充满着设计感和诗意感,成为现代人与竹而居的一个经典案例。
循环再生、万物平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蜀地代代相传的自然观和哲学观。它根植于蜀人的生活方式之中,也衍生出了蜀人独特的生活观念和精神特质。
段骏透露,在拍摄纪录片时,一个成都街边小茶馆,挂着一副字,写着:余生很长,何事慌张。这让他印象非常深刻。
《蜀道风流》的第七集《诗酒趁年华》,就试图去探寻这样一种从古至今的豁达和浪漫,对待生活乐呵呵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阿来说,巴蜀的山水,不仅给了这里美丽的景观,其实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源。“杜甫看到成都的第一眼,就感叹‘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他所提到的树木,是桑树,这可是当时的经济作物。”阿来说,在蜀地,有丝绸业、有茶业、有盐业,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足见当时天府之国的丰饶和富庶,这些其实是巴蜀文化的重要基础。
谭继和说,自然为四川人提供了丰富生活资源,让川人没有后顾之忧,“故蜀人恒有余力从事学问”。同时,自然的美丽风光,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滋养了四川人的“逍遥自在似神仙,行云流水随缘分”这样一种浪漫气质。
今天的蜀人,也依然感念这份自然给予的馈赠,在现代城市生活空间里,不断拓展自然的领域,与自然亲近。
如今,成都已经建成数千公里的天府绿道。天府绿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康瑛表示,绿道并不仅仅是城市里一条道路,未来的目标,要让绿色成为整个城市的底色,让人们上下班的通勤路上,都是在花园里穿行。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片绿水青山中必将孕育更新更快的发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