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从雪域高原到大凉山 粤川携手,穿越贫困

作者:侯冲 来源:20200611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0-06-11 11:06:25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记者 侯冲

6月8日,时隔一年,佛科产业技术转化研究院院长陈建波带着一批博士,回到凉山。此次凉山之行,他们为当地带去核桃加工等产业扶贫项目。

一年前,陈建波见证了凉山州昭觉县农林牧业博士工作站挂牌成立。“悬崖村”半山腰的甜玉米、70亩药用银杏树苗……如今,博士工作站一批扶贫项目,等着他去检验。

从广阔无垠的雪域高原到巍峨连绵的大凉山,粤川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硕果累累。2014年广东省对口支援甘孜州以来,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近30亿元;2016年,佛山接力珠海对口帮扶凉山州,目前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4.38亿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相隔千里的粤川两省携手,穿越贫困。

向前的力量

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推动四川深度贫困地区发展

6月9日晚,甘孜州稻城县省母乡广场,遛弯、跳舞的人络绎不绝。来凑热闹的省母村村民丁真从未想过,大山里的夜生活如此丰富。

此前,稻城县不少乡村没有路灯,太阳一落,村民只能窝在家里。去年,利用广东援建的290万元,加上其他资金,稻城县为8个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路灯照亮夜的漆黑,也填补了稻城农村公共设施领域的一处空白。

瞄准民生短板,近年来,粤川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持续填补甘孜、凉山多处空白——

广东援建甘孜州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后,甘孜州将拥有一所自己的高校;支持稻城、石渠建立首个乡镇互联网医院,广东利用网络医院护航藏区百姓健康;去年5月,佛山首个对外扶贫博士工作站在昭觉挂牌,这是凉山州首个博士工作站。

无论是产业扶贫项目还是重要民生工程,粤川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成为推动我省深度贫困地区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广东省共安排援助资金8.1亿元,在甘孜州实施119个项目;佛山投入7.6亿元援助凉山,资金额度为历年最高。

政府间倾力帮扶,社会力量更是全力以赴。

“结对帮扶凉山挂牌督战村,第一时间报了名。”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项目总监陈贺说,公司一直对口帮扶喜德县红莫镇果布村,未来他们计划与商超、网络平台合作,共同销售当地特产。目前,佛山社会力量助力凉山204个贫困村挂牌督战,每个村至少投入扶贫资金10万元。

向外的通道

助力贫困老乡返岗稳岗,助推扶贫产品远销大湾区

3月16日,5辆大巴车满载176名彝族老乡,从昭觉县开往佛山市禅城区。疫情期间,这样的场景并不罕见。

战疫战贫,粤川两省携手勠力。早在2月中旬,四川便与广东建立健康检测互认工作机制,为川籍农民工返岗务工设绿色通道。目前,凉山州已点对点输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903名,提前完成全年转移贫困劳动力任务。

返岗,更要稳岗。为确保贫困老乡稳得住、干得长,佛山明确继续给予到当地务工的凉山州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月1000元、满12个月1.2万元的稳岗就业补助;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把甘孜州贫困老乡吸收到本地,参加中短期培训和全日制学习,培养一批“粤菜师傅”。

除人员流动通道外,产品销售渠道同样连接粤川。

广东省援川前方工作组组长、甘孜州副州长李兴文介绍,甘孜实施前店后厂式消费扶贫,将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市场与藏区的大基地对接起来。

看前店效益,去年通过举办展销会,广东帮助甘孜斩获产品订单累计超1.5亿元;看后厂规模,雅江县建成120亩雅江松茸产业园,在康定、泸定建成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园区和全国最大的羊肚菌生产基地。

四川特色扶贫产品直供大湾区的不仅是甘孜。喜德绿庄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已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认证,越西、雷波等县也有基地在申报。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组长毛永天介绍,目前在佛山开设凉山农特产品展销店和专柜达32家,通过电商累计销售凉山农特产品超3.3亿元。

向上的拼劲

挂职当在职,他乡作故乡广东省援川前方工作组的微信群里,流传过一张图片,李兴文手拄双拐,听工作人员介绍情况。

今年4月,李兴文检查一家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时,不慎扭到脚,导致骨裂。脱贫攻坚工作不等人,他借来一副拐杖,照样下田地、进车间、看项目。

广东省援川前方工作组成员黄斌,2018年6月挂职石渠县副县长。去年,广东选派25名党政干部、35名骨干教师医师、5名金融人才到甘孜挂职帮扶;2016年以来,佛山共派出医生、教师等360名专业技术人才帮扶凉山。

挂职当在职,他乡作故乡。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黄志祥,一年内曾两次到甘孜州人民医院挂职;说川普、吃川菜,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投资处副处长、甘孜州对口办副主任黄家伟已是“半个四川人”;由于工作真情真意,挂职布拖县委办副主任的佛山干部许建文,被当地同事亲切地称为“许真心”……

近日,深圳市扶贫协作和交流合作办机关党委书记林更斌来川考察。参观甘孜县边远农牧区双语寄宿制学校时,学校校长告诉他,往年这个季节,学生们都不上课,而是上山挖虫草。如今,学校建好了,孩子们上课不上山了,教育扶贫正改变他们的命运。

感触颇深的林更斌,提笔写下几句诗:“操场行远道,学子展鹏程。雨水滋虫草,粤川添友情。”

“粤川添友情”,这是两地干部群众共同的心声。

来源: 20200611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