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司法有力量、有温度 ——访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陈志远
作者:本报记者 靳昊《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26日 05版)
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陈志远向记者解读了报告内容。
记者:今年工作报告形式和内容上有哪些新特点?
陈志远: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形式上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讲”。一是讲亮点。报告全面回顾2019年以来全国法院各项工作取得的新发展、新成效;二是讲数据。报告主文共有110余处数据,充分反映人民法院工作成效;三是讲故事。今年报告中列举案例数量远超以往,达到40多个;四是讲规则。力图把重要司法政策、重要工作举措、典型案例背后的规则、精神讲清楚、解读好。此外,报告的互动性很强,一方面体现在主文文风上,力求清新亲切。另一方面体现在报告附件中,以图文并茂、创新时尚的方式对报告进行延伸解读。记者:为服务保障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人民法院有哪些惠民惠企的“硬核”司法举措?
陈志远:人民法院推出一系列惠民惠企的司法举措,千方百计为企业复工复产解决燃眉之急。下一步,人民法院还将不断完善司法服务保障措施,积极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为困难企业生产经营解决实际问题,积极通过债务重组、破产重整,依法执行、善意执行、执行和解等措施,盘活企业资产,纾解企业困难,帮助企业发展,稳定职工就业,保障经济稳定增长。
记者:近年来,人民法院非常重视在司法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的工作报告带来了哪些新亮点?
陈志远:一是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国家尊严不容亵渎,民族感情不容伤害。对不尊重国旗国徽国歌、破坏污损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设施、宣扬美化侵略战争等行为,依法严肃惩处。
二是旗帜鲜明捍卫英烈荣光。认真落实英雄烈士保护法,进一步加大对英烈合法权益的保护,审结相关公益诉讼案件22件。
三是唱响网络空间主旋律。通过审理网络众筹退款等一批互联网案件,依法定分止争,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记者:人民法院在解决群众关切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上,有哪些新举措新成效?
陈志远: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妥善审理各类涉民生案件,积极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针对“头顶上的安全”问题,去年11月出台《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规定对于故意高空抛物的,根据具体情形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特定情形要从重处罚。
针对利用网络犯罪、泄露用户信息等问题,发布《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针对暴力伤医、扰乱医疗救治秩序等问题,各地法院严惩暴力伤医犯罪,对杀害北京民航总医院医生的孙文斌等犯罪分子依法判处并执行死刑,为人民生命健康织牢安全保障网。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依法严惩疫情期间涉疫犯罪的文件,严惩侵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的犯罪。
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大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劳动争议案件审判执行力度,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积极参与“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坚决惩治恶意欠薪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还对群众关心的公共交通安全、“套路贷”、生态环境、利用保健品诈骗老年人等问题,加大惩治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