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资政担使命 凝聚共识促落实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18日 15 版)
青海湖油菜花田。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中共中央召开中央政协工作会议,这在党的历史、人民政协历史上都是首次。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过去的一年中,在近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全国政协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认真履行各项职能,切实担负起把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广大政协委员自觉投身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国家治理第一线,尤其是抗击疫情中,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以实际行动展示了责任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政协力量。
——编 者
人民政协为人民
本报记者 刘维涛
“人民政协为人民。您的每一条建议都将被认真对待,可能被转给各位全国政协委员,为委员履职提供民情参考;也可能直接送到全国政协领导同志的案头。”5月8日,全国政协的各个官方平台都发布了一条讯息——“我和政协大会说句话”,公开征集群众对政协大会热点和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
盘点全国政协一年来的工作,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增进人民福祉是一条鲜明的主线,不论是协商主题、提案重点还是调研路线,都透出浓浓的人民情怀。广大政协委员走进人民群众中,获取民智民意,并通过人民政协的渠道,直达政策决策层。
“到疫情防控一线去,是职责和使命。”大年初一,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率队出征,接管金银潭医院南一病区。在武汉的74天里,他和队员一起开辟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的战场,制定并多次优化中医诊疗方案,为危重病人带去生的希望。
疫情就是命令。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广大政协委员各展所长、各尽其能,把履职答卷写在了疫情防控主战场上。他们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贡献智慧和力量,也充分利用人民政协渠道,就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稳定社会预期、加强依法治理等积极建言献策。在这场全民战疫中,新时代的政协委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与担当。
“要强化落实政府责任,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应从改进教育资源配置入手,切实解决‘大班额’问题”“要在真正敬畏师道尊严和严格管理上下功夫,消除高校浮躁之风”……去年8月27日,全国政协机关常委会议厅,一场专题议政性质的常委会正在召开,16位全国政协常委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登台作大会发言,所论都与群众关切、社会关注息息相关。
事实上,为了此次常委会,自去年4月底,有关教育的调研大幕就已开启。委员们分主题分组带着问题深入各地寻找答案。白天走,晚上谈。每日晚饭后,委员们坐在一起,以茶为媒,深度交流。这些各自领域的代表人物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思想碰撞中,问题更加清晰,建议也便呼之欲出了。
过去的一年,类似的场景在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中并不鲜见。全国政协委员们就推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等展开协商调研,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集中建言,提出关于建立返贫监测预警和应急救助机制等切中肯綮的建议;开展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远程协商,推动了相关文件出台;举行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题协商会,有关方面专题研究采纳议政成果……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幼教师资培养、民办教育发展、乡村队伍教师建设、促进就业政策、健康中国战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养老服务、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这些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话题都成为全国政协协商建言的题目。
而这些汇聚了人民政协力量和智慧的议题,都通过民主制度的安排,成为决策层参考,进入施政政策,化为人民福祉。
协商民主更深入
本报记者 李昌禹
会场中间是一块大屏幕,一头是全国政协机关主会场,一头是黑龙江、广东、宁夏3个分会场;10位全国政协委员分别在4个会场以及通过手机连线方式发言,近120位委员通过移动履职平台发表意见,委员发言直奔主题,讲问题、找原因、提建议;国家相关部委负责人介绍情况、认真记录、直面问题、回应关切。这是5月8日,“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全国政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上的场景。委员之间、委员与政府各部门人员之间你来我往,气氛热烈,与会者虽身隔千里,感受却如近在咫尺。抗击疫情期间,这样的协商议政方式更显便捷高效。
从2018年10月第一次举办至今,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已召开7次。如今,这种协商形式机制更成熟,运行更顺畅。委员们表示,远程协商会的参与面之广、即时性之强,是现实中会议室难以实现的。大家在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中,逐渐凝聚起共识,人民政协的履职空间也得以延伸和拓展。
一年来,人民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协商形式更丰富多样,协商范围更广泛深入。
作为全国政协协商民主平台的一大品牌,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一如既往保持高水准的同时,形式有所创新,互动交流增加,委员参与面也大大扩展,全国政协在委员移动履职平台推出48个主题议政群,协商从会场延伸到网上,委员履职便利度大大增强,双周协商座谈会成了不受时空限制的协商平台,协商更为充分。
界别协商、对口协商等各种形式的协商也如火如荼。2019年,全国政协全年召开协商会议71次,其中在全体会议期间举行界别协商会议尚属首次,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三农”工作协商座谈会、国际形势分析会等对口协商也逐渐打造成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协商会中,有关党政部门都受邀出席并作出回应,平台与党政部门的沟通联系得以加强,委员反映意见建议和党政部门解疑释惑实现良性互动,民主氛围和协商效果得到有机统一。
在基层,县级政协也行动起来,纷纷打造面向基层群众的协商平台,“政协协商越往基层越弱化”的老大难问题逐步破解。在浙江等地,县级政协常态化协商平台将协商活动办进农村、社区、市场、工地、学校……协商议题聚焦民生,专门协商民生实事、治理难事。垃圾分类还有什么难处?停车规划怎么更合理?如何推动城市文明养犬?物业管理怎么规范?这些精心挑选的协商议题,多是老百姓的身边事,将县级政协同人民群众联系更直接、更广泛、更密切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释放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潜能和效能,让政协成为沟通基层群众和党委政府的连心桥。
有顶层设计,有平台助力,有基层实践,一年来,人民政协协商议政更加务实有力,从中央到地方,协商民主在为全社会凝聚起更多共识,画出更大同心圆。
双向发力谋发展
本报记者 易舒冉
十三届全国政协以来,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成为人民政协工作的新亮点。双向发力,一方面要畅通渠道、完善机制,引导各界委员有序表达意见诉求,积极建言资政;另一方面要协助党和政府多做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最大限度统一思想、凝心聚力。
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建言资政,尤其是一些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的问题,委员们主动加强调查研究,力争看得更准一些、想得更深一下、谋得更实一些。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2019年,全国政协召开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前,委员们针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关键环节,分11组赴辽宁、山东、广西、重庆、广东等14个省区市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多场调研座谈会。会上,常委、委员们畅所欲言,反复论证,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委员们发挥专长提“金点子”,全国政协也努力传递委员声音,通过政协专报、每日社情、专题要情快报等载体,及时报送委员的意见建议,把委员的才智汇聚起来、用足用好。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广泛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的重要使命。全国政协委员宣讲工作自2018年10月开启以来,已分3个主题、安排25位宣讲团成员,在全国政协机关和省区市政协开展了28场宣讲报告会,12万多人次现场参加。
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体会和思考,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任务,从法统与道统谈祖国统一与民族复兴……一场场宣讲活动,把党的声音传递下去,把各方面的共识凝聚起来,既是生动的理论辅导,也是深入的思想动员。
“增进一致而不强求一律、包容多样而不丧失主导,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凝心聚力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宣讲团成员、台盟中央副主席连介德说。
凝聚共识,线下线上齐发力。2019年2月,全国政协推出“委员讲堂”节目,每次邀请一位全国政协委员作为主讲人,采用录制公开课的形式,在互联网上播出,委员结合自身实际深入阐述对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认知与理解,回应社会各界对重大问题的关切。形式好、内容实,架起政协委员与百姓的桥梁——“委员讲堂”在宣传政策、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凝聚起更加广泛的共识。
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工作的应有之义,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面对新时代、新使命,人民政协正主动担当起历史责任,推动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比翼齐飞,为民族复兴凝聚强大正能量。
提案办理见实效
本报记者 易舒冉
“提案办理掷地有声是对委员最大的鼓励。”回顾履职经历,全国政协委员敖虎山感到欣喜的是,自己不少建言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扶贫办等单位吸纳。
提案是政协委员最广泛、最有效的履职方式,如何才能让凝聚着委员们智慧和心血的提案落到实处,成为提案工作的发力点和落脚点。一年来,全国政协加强对提案工作的统筹谋划,突出提高提案办理质量主题,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保障,多措并举促进提案工作提质增效。
——首次由全国政协主席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去年9月6日,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召开“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这对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提升提案办理成效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完善提案工作制度。全国政协修订了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提案审查工作细则、提案办理协商办法、优秀提案和先进承办单位评选和表彰办法。全国政协重点提案的遴选比例由1%左右调整到1.5%,重点提案督办也更加深入。9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分别参与督办,督办前主动到提案承办单位上门协商,督办中更加突出问题导向,聚焦主题安排活动,督办后加强持续跟进,座谈了解办理情况。
——专题交流提高提案办理质量。全国政协领导同志带队走访国家职能部门,了解提案办理工作的难点、堵点,面对面商定提案办理落实的好机制。全国政协召开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各民主党派中央、部分提案承办单位、部分省区市政协提案委负责同志等参加,不客套,无寒暄,直奔主题,交流分享提案办理工作的经验教训和创新之举。
“真没想到能这么快就得到回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政协委员刘昕提交了一份建议高度重视医疗污水收集和监测的提案。全国政协提案委本着特事特办、急事快办、要事合办的原则,建立政协提案工作“快速通道”,把刘昕的提案第一时间交送承办单位。没过多久,生态环境部就作出了回应,出台了具体措施。
2020年,委员移动履职APP正式上线提案功能。委员打开手机、轻触屏幕,不仅可以实现在线起草、修改、提交提案,还能互动讨论提案内容、查询以往提案和提案办理状态等,履职效率提高了,方式也更便捷。
在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各提案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同向发力,常态化、多层次、可操作性的提案工作机制日益完善。通过提案的独特优势和重要影响,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