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社会公德建设应注重培养公民的“三心”

作者:姚郁卉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09日 02版) 发布时间:2020-04-09 10:02:06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姚郁卉《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09日 02版)

【光明论坛】

社会公德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社会公德建设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着力点,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新时代的社会公德建设要不断寻找破解社会公德治理难题的新思路。其中,重视树立和培养公民的责任心、羞耻心、同情心,对于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责任心是破除社会公德建设瓶颈的关键。在社会公德建设领域,一些道德失范现象之所以久治不绝,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有些人误读了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导致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的缺失。社会公德看起来事小,但不辞“小善”才能成大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中指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同样,“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如果我们不共同抵制突破公序良俗底线、妨害人民幸福生活、伤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的事,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最终也会受到损害。

新冠肺炎疫情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正如恩格斯所说,文明已经教我们懂得“只有维护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利益,才能有自己的利益”。因此,只有每个公民都从思想上深刻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真正抛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道德冷漠态度,冲破社会公德建设的藩篱,使人们真正树立起强烈的法治意识、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从而在行动上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共同筑起坚不可摧的社会公德长城。

羞耻心是守住社会公德底线的堤坝。“不知耻者,无所不为。”一个人如果不知羞耻,就会不问是非、善恶,不顾道德规范,为所欲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有人从武汉返乡却谎称从菲律宾回来导致数千人隔离,有人意大利归来隐瞒行程导致整个郑州陷入困境。这些人缺乏基本的羞耻之心,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更是无从谈起。“羞耻心是人类情绪的精华。”人们有了羞耻之心,才能守住社会公德的底线,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主动反省自己的过失,从而达到“有耻且格”的理想境界。《纲要》强调“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违反社会道德、背离公序良俗的言行和现象,及时进行批评、驳斥,激浊扬清、弘扬正气”,这样才能使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同情心是医治道德冷漠的良药。如果说羞耻心促使人们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言行有所约束,从而有所不为,那么同情心则促使人们主动关心人、帮助人,自觉自愿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从而避免人人自危的道德冷漠现象。因为一个有同情心的人,会情不自禁地对他人的不幸遭遇或处境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在行动上自愿给予道义支持或物质帮助。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全国人民踊跃捐款捐物,各地医疗队逆行出征,各行各业同仇敌忾、携手奋战,用爱心唱响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赞歌,标注了新时代公民道德素质的新高度。

涵养公民的责任心、羞耻心、同情心,是提升社会公德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做一个好公民的内在要求。其中,社会责任心是总要求,是羞耻心和同情心的基础;羞耻心是底线要求,要求人们有所不为;同情心是中间层次的要求,要求人们有所作为。当然,全社会公德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崇德向善的实践中逐渐积善成德,需要法制法规制度的有力保障。只有把《纲要》的要求作为行动指南,从身边司空见惯的小事做起,把责任心作为引航的灯塔,用羞耻心守住底线的堤坝,让同情心不断为公德续航,才能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公民。

(作者:姚郁卉,系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编审)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