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击楫中流 ——2019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吴浩
标注历史坐标的时间点,总让时代的精神底色熠熠生辉。
2019年,注定意义非凡。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性节点来回望,四川每一步行稳致远的背后,都让人心潮澎湃而不断深思。
每一步,来之不易。“通车了!”2019年12月31日,金沙江大峡谷深处,阿布洛哈村通车了,这意味着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具备条件建制村,对外通道打通。一段段视频直播让外界了解正在发生的世界脱贫史上的奇迹,将大凉山腹地小村村民的喜悦和信心,传递到更广阔的脱贫攻坚战场。
每一步,万众一心。2019年12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区主体工程完工,“太阳神鸟”展翅欲飞。一篇篇深度报道,揭秘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1200多个日日夜夜、数百万计人次的攻坚建设,浇筑了超级工程,也熔铸着时代精神。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啃下每一块硬骨头,推进每一个超级工程,都离不开磅礴的精神力量;激发前行动力,点燃奋斗激情,需要思想的伟力激荡在每一个奋斗者心间。
凝心聚力,击楫中流。这是时代赋予四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特殊使命。
一年来,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条主线,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担当作为,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高举旗帜 主旋律更加昂扬
攻坚的时刻,呼唤思想引领;奋进的征程,更需步调协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何更好服务大局?
过去的一年,我省高扬思想旗帜、深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增强干部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学习宣传贯彻不断向纵深发展。
旗帜引领方向,方向凝聚力量。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我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切实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引领作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我省制定出台相关意见,进一步推动理论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举办专题学习会10次,省委书记彭清华带头撰写的《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 奋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强化上游意识 确保黄河清水东流》等多篇理论文章和学习体会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刊发。拿出啃硬骨头的决心和勇气,四川省宣传文化系统将主题教育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先学一步、学深学透,不断提升自身本领,不断提升新闻传播的吸引力感染力,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按照“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的要求,精心组织各级各类媒体在头版头条、首页首屏刊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报道,持续开设“牢记总书记重托 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专题专栏,推出系列重头报道、重点文章、重要言论评论。各市(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专题学习会260余次。同时,我省建好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四川学习平台,活跃用户数达425万,纳入组织架构党员干部人数已超过280万。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在座各位看到的都是大江大河,而我感受到的是小溪小河。”2019年11月19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首场报告会上,省委宣讲团成员的莫鸽鸽一口地道的四川话搭配生动案例,接地气的宣讲赢得掌声连连、笑声不断。这次省委宣讲团在人员组建上进行创新,首次吸纳了部分在校博士生和基层宣讲骨干。“通过基层干部接地气的宣讲,让大家更深入了解城乡基层治理的实践成果,加深对全会精神的把握。”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这一创新,也彰显我省围绕重大主题不断增强宣传宣讲感染力吸引力的工作思路。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宣讲;省委宣讲团开展集中宣讲116场次;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组建宣讲队、宣讲团开展宣讲5万余场次,直接受众520万余人次,5个项目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表彰。同时,我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等重大问题,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既精准发力又润物无声的思想引领,汇聚起全省上下团结奋斗、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切实打牢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凝心聚力 正能量更加强劲
2019年,其美多吉收获了很多,最难忘的是作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的一名长途邮车驾驶员,受邀参加国庆盛典,站上“逐梦兴川”彩车,“那些画面会在脑海中保留一辈子”。憧憬未来,其美多吉掷地有声,“牢记初心,扎根雪域高原、坚守雪线邮路”。
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条主线,我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形成强大声势、保持正面强势、壮大主流态势,大力营造共庆新中国华诞、共享伟大荣光、共筑复兴伟业的浓厚氛围。
组织干部群众集中收看庆祝大会、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联欢晚会等重大庆典活动,组织开展四川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老干部报告会等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庆祝活动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只争朝夕,奋力书写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时代答卷。
“祝祖国越来越美丽”。2019年11月29日,成都西博城,“壮丽七十年 阔步新时代——四川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进入展期最后一天,来自都江堰市绿地土桥小学的孩子们观展结束后,在留言本上写下祝福。
本次成就展回顾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两个月展期,吸引了20余万人次观展,单日最高观展人数突破1.3万余名,组织集体观展的单位超过4300个。同时,我省组织新闻媒体开设“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等专题专栏,广泛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我和祖国共成长”、主旋律影片展映等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悬挂国旗、标语、挂图220余万幅,打造大型主题景观1650余处。
礼赞新中国的昂扬旋律,不仅唱响在巴山蜀水间。《中国机长》《红星照耀中国》《攀登者》三部影视川军参与出品的献礼影片,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引发全国观影热潮;我省在北京举办四川专场新闻发布会和发展成就展示活动,举办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8场;借助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一带一路”四川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论坛、四川电视节、西博会进出口商品展等重大活动,讲好四川故事、展示四川形象。四川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知名度美誉度也不断提升。
一年来,把握媒体革新和互联网传播态势,我省大力推动主力军加快进入主阵地,守则如磐又与时俱进,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研究制定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政策措施,全面完成185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任务;全省媒体融合取得重要进展,川报观察、封面新闻、四川观察等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不断加快,主流思想舆论的感召力进一步彰显。
传承创新 文化自信更加深厚
“没想到,没想到!”“太好了,太好了!”一个普通的挂牌,让一辈子从事冷门“绝学”的彭裕商老人为之振奋。2019年11月2日,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徐中舒弟子、70岁的著名古文字研究专家彭裕商挂印出征,担纲中心首席专家,四川的古文字研究重回公众视野。
“我们现在提倡文化自信,古文字学就是了解中国历史的敲门砖。”彭裕商说,古文字和先秦史,堪称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对这些中华文化基因的根源进行研究和探索,能奠定文化自信的学术基础,意义重大。
但现实的普遍性难题摆在面前,冷门“绝学”少有人做、传承堪忧。
如何破题?短短4天后,四川省高校及社科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贺信精神,提出对传承发展冷门“绝学”等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一年来,四川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延续中华文化根脉贡献四川力量。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进一步建强,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等23个专业性研究机构,藏羌彝文化、巴文化等21个区域性研究机构建设不断推进,学术资源有效聚合、文化研究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我省建成博士学位一级学科学位点19个、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3个,充分聚集优秀人才。
文化项目亦不断做实。推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7项重点工程,启动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推选工作,推进四川名人馆建设,推动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建设,渠县城坝遗址入选2018中国考古新发现。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建设方面,我省建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个、名镇24个、名村6个,225个村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向世界亮出四川文化名片。我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和全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格局,积极参与“感知中国”“文化中国”等国家重大文化交流活动,相继在多个国家举办“人与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古蜀文明数字文物展、纪念大熊猫走向世界150周年、“中华川菜·世界品味”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培根铸魂 时代风尚更加鲜明
热烈的掌声还未结束,新一轮的掌声又响了起来,这是“最美奋斗者”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全省各地举行时经常出现的画面。
向先进学习,向榜样致敬。过去一年,我省抓好先进典型引领,精心组织推选“时代楷模”1名、全国道德模范2名、“中国好人”31名、“最美奋斗者”10名等先进典型,并举办时代楷模巡讲等活动50余场,推动形成了全省上下见贤思齐、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沉甸甸的数据,折射我省积极培养时代新人、深化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新格局。配合举办“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组织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评选和多种形式的主题讲座、专题培训,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地打造提升等,我省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不断增强人们奋斗前行的精神力量。
浓厚崇德向善氛围,树立时代文明新风。我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2019年,全省94个全国和省级文明城市开展各类创建活动580余场次,针对彝区藏区广泛开展的移风易俗教育实践活动已达200余场次。
目前,我省已制定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动114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加快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网络。志愿服务品牌越擦越亮,去年组织开展扶贫帮困、移风易俗、“农民工平安返乡”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者300余万人次。四川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整合我省志愿服务力量,发挥其最大效能,积极参与共建和谐社会。
2019年,对于四川文旅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4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召开四川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正式出台,明确了未来5年我省文旅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路径,吹响了全省文旅事业跨越发展的号角。
一年来,文旅经济活力不断释放,文化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我省全力打造“大九寨”等十大知名文旅品牌,评选命名首批10个天府旅游名县、20个文旅特色小镇、8个四川省文化旅游产业优秀龙头企业;全省旅游总收入预计实现1.2万亿元,14家企业和6个项目被认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项目),全省文化产业规上企业增加到1760家,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成功举办2019首届天府书展,填补了中西部地区综合性书展空白,全年出版图书1.5万余种,销售利润实现5.5亿元、同比增长25.52%。
聚焦人民新期待,我省坚持把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作为中心环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扶贫纵深推进,全年投入资金近8.4亿元,完成443个贫困村广播村村响和25万户电视户户通建设,成功创建274个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送文艺下乡演出1.2万余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4万余场次。
2020年的奋斗号角已然嘹亮,全省干部群众前行动力正足、奋斗激情正燃。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担负时代重任、不忘初心使命,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