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论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也是社会进步的试金石。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越是在困难增多、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要注意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期待,聚焦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重点领域,着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之事,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发挥市场供给灵活性优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就业是民生之本,要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依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对中央决定实施的职业技能提升和高职扩招提质两个“三年行动”,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落实到位,在保障就业的同时打造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进一步提升劳动者素质,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生之基,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补齐短板,扩大普惠学前资源供给,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切实解决好“大班额”“择校热”等突出问题,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生,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是民生之需,社保是民生之依,要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深化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让人民群众能够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要加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和生态环境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重视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发展租赁住房,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分享城镇化红利。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改善民生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各地各部门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用经济发展带动民生改善,用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