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龙文百斛鼎 笔力可独扛

作者:陈祥健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0日 06版) 发布时间:2019-12-20 10:22:45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陈祥健《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0日 06版)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媒体记者在新闻中心工作。新华社发

【增强“四力”·笔力篇】

    继2018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重要命题之后,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4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强调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这些重要论述,赋予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重大使命,为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广大文艺和社科工作者要承担起上述使命,需要切实增强“四力”。“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四力”,说到底要体现在“笔力”上。本文拟主要围绕笔力,谈谈广大文艺和社科工作者如何将伟大志向、职业信仰和真挚情感倾注于笔端,用心练就笔力,让笔力发挥出强大能量,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精神动力。

1.笔力即表现力

文字是思想的外化表达,思想则是文字的精神内核,两者互为表里。表现力,是思想对外部世界的作用力,其作用力大小,源于作者的思想深度和精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可见,精品之“精”,既要“思想精深”,又在于作品有足够的表现力,能够体现出作者深刻的洞察力和思想穿透力,能够站在同时代思想和精神高度洞察人生、烛照现实,能够深刻揭示社会本质和发展趋势,从而给人们认识世界、领悟人生以深刻启迪和有力指引。古往今来一切经典作品,其之所以成为传世之作,无一不具有强大的思想表现力。屈原以其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于笔端,创作出《离骚》这一宏伟诗篇,成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以其犀利笔锋和富有创造性的形式深刻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性和反动势力的黑暗统治,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革命导师马克思,怀着毕生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使命,对其所处的时代和世界进行深入考察,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其所著的《资本论》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其所创立的思想理论,“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对人类思想史和人类文明进程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其成为公认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些宏伟篇章所承载的深刻思想,无一不是借助于强劲笔力得以传达的,无一不是厚积薄发和笃定恒心、倾注心力于笔端的结果。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广大文艺和社科工作者要“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就必须在提升作品精神高度和提升笔力两方面下功夫。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思想理论中的真理与道义含量,尤其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提升笔力增添精神内核;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熟练掌握其立场观点方法,传达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与文化观,为生产思想精深的高质量文艺和社科产品提供方法指引;增强文化自信,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增强思想理念中的文化滋养与文化底色,通过笔力,提炼标识性概念,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时代气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笔力即创新力

在思想文化史上,所有鸿篇巨制无一不是创新力强劲之作,无一不是创新力和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创新力靠笔力来彰显,笔力本身就是创新力,两者相得益彰、交相辉映而使作品熠熠生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产生了灿若星辰的文艺大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正是基于不断创新突破,才催生了文化大家及其经典作品不断涌现,成就了各个时期蔚为壮观的文化高峰景象,我们才能看到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看到“竹林七贤”和“魏晋风度”,看到《全唐诗》所标注的“盛唐气象”,看到五四时期发端于文艺领域创新风潮所引发的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因此,从一定意义来讲,一部文化发展史就是文化创新的历史。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创新。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次有关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讲话,都很强调“创新”。如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70年砥砺奋进,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我们要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揭示伟大变迁背后蕴含的内在逻辑,就必须增强笔力,增强创新力。要坚定创新信心,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创新智慧中汲取养分,从4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获取动力,立志创新创造,提升原创能力,把创新精神贯穿于文艺创作和社科研究的全过程,用伟大的创新实践浸润滋养笔力,用遒劲的笔力引领推动创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增强脚力为基础,走进生活深处,体察百姓感味,把人民作为创作研究的中心,既从人民群众生活中获取无限的创新素材,又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获取不竭动力,赋予笔下作品以鲜活的时代气质,让创新之力在灵动的笔下泛出新的生命之光;坚守艺术理想,提高学养素养,既不断开拓视野,又加强艺术训练,更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创新中的科技含量,让胸怀与创意、内容与形式、艺术与技术在笔力与创新力的互动共进中实现深度对接,迸发出新时代的思想与艺术火花,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3.笔力即战斗力

历史上,最具战斗力的不是武器,而是檄文。在革命战争年代,笔所具有的战斗力,尤胜武器。战斗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品格。列宁指出,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整个马克思主义而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我们党作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提升理论战斗力是实现使命的必然要求。毛泽东曾精辟地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高度重视理论战斗力是贯穿毛泽东著作的一条主线。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又如,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之豪迈诗句,配合其“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其战斗力对国民党反动势力起到了摧枯拉朽的作用。

经过近百年奋斗洗礼,斗争精神早已融入党的血脉,成为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斗争精神在这一历史性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破除一切顽瘴痼疾、开展扶贫脱贫攻坚、赢得意识形态斗争新胜利、打赢蓝天保卫战、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无一不依靠顽强斗争。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当前,文艺与社科工作者要承担起重要使命,就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笔力的属性定位,深刻认识笔是宣传思想干部手中的枪,从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高度赋予笔力以强大的政治斗争功能;涵养科学精神和勇气魄力,把提升理论素养作为涵养笔力的重要基础,把讲求科学精神作为提升笔力的重要途径,从我们党的斗争历程中获取滋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斗志与胆魄,敢于直面是非,敢于挺身而出进行斗争;掌握科学的策略方法,坚持立破并举,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坚持全覆盖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笔头与口头相促进共提升,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陈祥健,系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