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晋博:中国故事的博物馆讲述方式
作者:苗袁龙飞 韩毅男《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08日 12版)
《马约里卡之约——意大利陶瓷艺术展》展览现场
馆藏鸟尊
山西博物院全景 本文图片均由山西博物院提供
【守望家园】
山西博物院(以下简称“晋博”)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具有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它的前身——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是在传播新知、开启民智的潮流下应运而生的西方类型的现代博物馆。百年来,它经历了初建时的筚路蓝缕、新中国成立初的百废待兴、浩劫中的艰难阻滞,从当初寥寥几间庙苑式馆舍发展成为如今恢宏大气的现代化综合性国家一级博物馆。如今的晋博,藏品研究、藏品展示、公众服务、品牌打造等水平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顺时而动、因事而为的它,用博物馆特有的方式讲述着精彩的中国故事。
作为山西省最大的、综合性、现代化博物馆,晋博全面、集中展示了山西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它用展览讲述着自己鲜活可读、历久弥新的故事,在吸引观众,让观众学到知识、受到启发和思考的同时,打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品牌。
让展览成为观众学习的触发器
晋博荟萃了全省文物精华及重大考古发现成果,其中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文物、商代方国文物、两周时期及三晋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山西地方陶瓷、金元戏曲文物、明清晋商文物等颇具特色。
如何利用馆藏文物,讲好山西的故事,甚至中国的故事,是晋博人长期探索的方向。他们在充分研究历史的基础上,以反映山西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文物为征集目标,并结合考古发现和科研成果,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藏品体系。不但记录和展示了山西历史,还为历史陈列和多个专题展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晋魂”基本陈列从40余万件套藏品中遴选出4000余件,12个展厅,分为7个历史专题和5个艺术专题两大序列。展览在展示各时代精美文物的同时,力求反映当时的社会历史。此外,打破了传统博物馆陈列重物不重人的现象,着力增强陈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使观众获得更深刻、更全面,又趣味盎然的参观和认识体验,让展品走近观众,让观众走进展览。这个展览于2007年荣获了“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奖”。
挑选有代表性的藏品以突出展览主题的同时,深挖藏品背后隐藏的知识线、故事线,也是晋博充分利用藏品办展的一大特色。近年来,晋博积极整合不同博物馆的藏品来举办主题特展,与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建立文化交流机制。如“碰撞·融合——长城文化展”,集合了山西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的276件文物。展览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将不同地域的文物置于同一历史脉络下,讲述长城史的故事。
从2018年起,以提高馆藏文物利用率、让馆藏文物“活”起来为目标,晋博展览体系向“突出山西本土文化特色的原创展览为主,引进优秀展览为辅”转变。在引进时,他们并不是奉行“拿来主义”,而是基于对山西本土历史文化的理解,对引进展览进行一定的“再加工”。比如,2019年初,“万里茶道”展在晋博举办。该展览由万里茶道(中国段)沿线8省区文物主管单位和万里茶道申遗联合办公室共同主办,是巡展。晋博并非简单接收,而是在巡展原有展品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了太原晋商博物馆、晋中市博物馆、祁县晋商文化研究所等多家省内兄弟博物馆的20余件藏品,成为晋博近年来展品及文化覆盖范围最广的专题展览之一。
让观众在展览的“实物”中感受历史,在“物语”中接收信息,成为观众学习的触发器和记忆支撑,是晋博人的工作目标。
“晋国文物精华展”“丝路传奇——虞弘墓石椁展”“山西金代戏曲砖雕艺术展”“傅山书画艺术展”“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等,均选取带有晋博特色的藏品,充分体现了晋博藏品的特色以及山西历史文化的辉煌。这些展览不仅走向全国巡展,而且有的还走出国门。它们都遵循“可看”“可读”“可用”“可品”及多样化的原则,成功地用展览帮助非山西观众读懂晋文化的故事。
除此之外,自2013年以来,晋博通过和欧美一些博物馆开展合作,举办了印度、埃及、俄罗斯、捷克、秘鲁等不同地区的文化展,向观众展示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展览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很多观众欣喜于在家门口可以看到如此精彩、如此多国家的优秀文化展示。这种世界文明展示也成为了晋博展览体系的一大特色。
让服务搭建传统与未来的桥梁
对绝大多数观众来说,博物馆提供的准确、高质量的讲解服务,是参观质量的有效保障。为了充分满足观众看展览、听讲解、了解博物馆的需求,晋博在做好常规讲解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如何将讲解服务惠及更多观众。
线上线下联动
“来博物馆约会吧”就是晋博基于此出发点特别推出的公益讲解活动。该活动的早期尝试开始于2010年,起初只是一项“定时定点公益讲解”的普通活动。伴随着实践的深入,此项讲解服务逐渐形成了以“晋魂”基本陈列为核心,形式多样、更具针对性的讲解服务。并于2016年起以“来博物馆约会吧”命名,推出线上线下结合的系列活动。
“来博物馆约会吧”注重对观众情绪的调动,关注观众参与性,一改以往观众被动“听”讲解的形式,加强了参与感。在此过程中,设计推出了考古专题、亲子专题等系列专题讲解,并为活动制作教具,帮助观众边听边学、深入了解。截至2019年9月,“来博物馆约会吧”已开展4季,共推出公益讲解主题81个,公益讲解397场次,受众1.2万余人次。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与普及,“来博物馆约会吧”从线下“约”到了线上:以“晋魂”展为依托,到遗址现场进行线上讲解直播活动,直播风格定位为轻松、有趣、有料,借助晋博官方微博直播平台向微博用户传播历史知识。另一款线上讲解“约读”,则是发挥专家的学术优势,向公众解读“晋魂”展更多的背景知识和信息,以及重点展品背后鲜为人知的、观众感兴趣的故事。第一辑“考古人系列”邀请了石金鸣、尤玉柱、徐天进、孙庆伟等24位考古工作者及文博专家,分享文物、考古、博物馆背后的故事,通过事件亲历人近20分钟图文配合的讲述,带领观众生动、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魅力古建”研学
山西境内古建筑数量多、体量大、品质高、种类全,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2016年,晋博立足“土木华章”展厅与山西丰厚的古建筑文化,在总结经验、细分受众的基础上开展“魅力古建”系列教育项目,首次带观众走出展厅,实地探访古建筑。该项目分别推出面向中小学生、大学生及成人摄影爱好者群体的专题活动。
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群体,晋博在课程设计上采用“独享课程+游学”的形式,专门设计由易到难的主题课程,帮助学生们先在馆内了解再进行馆外参观,形成了“古建课程+校园古建知识竞答+太原市城市文化探访+山西北部古建筑走访”完整活动链条。目前,已推出了“木构瑰宝”“城市记忆”“流光溢彩”“众里寻塔”“百态民居”“近水楼阁”六大主题游学线路。同时,设计推出了建筑模型、填色卡、折页、游学日记等资料,配合完整的活动资源包,为研学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了保障。
文创连通古今
顺应公众对博物馆文创越来越高的要求,从最开始的图形复制,到现在的对于文物深层次内涵的挖掘,博物馆在文创产品的研发方面不断努力。当下,晋博文创产品的开发会听取专家与学者的意见,并借助权威的研究成果,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将文物知识转化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品;其次,利用现代高科技将其植入文创产品,比如AR技术、短视频等,让传统与未来有更好的连接。
例如,晋博“特产”——以商代青铜器鸮卣为原型打造的系列文创,为博物院吸引来不少游客。晋博也借力开展了一些儿童活动,比如“寻找鸮卣”等,深受欢迎。晋博人认为,文创开发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公众在生活中体验到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和艺术熏陶,提升文化素养与生活品质。因此,通过这种方式,让观众去发现博物馆中感兴趣的展览、社教、公共服务等内容,这也是晋博拓宽与公众交流的一种途径。
如今的晋博,基础设施完善,藏品管理制度健全,展览陈列越来越精致,社会教育活动越来越丰富,公众服务越来越人性化。百年晋博正跟随时代步伐,顺应公众要求,用展览和服务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作者:苗袁龙飞 韩毅男 作者单位:弘博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