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

作者:唐凯麟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21日 04版) 发布时间:2019-11-21 23:11:02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唐凯麟《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21日 04版)

适应我国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科学总结了2001年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实践经验,全面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立根塑魂、正本清源,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及所取得的新经验新进展。《纲要》更加突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它的颁布是推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进入新阶段达到新境界的纲领性文件。《纲要》强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这既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长期实践经验的启示,又是在新时代破解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必要遵循。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切实贯彻《纲要》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纲要》提出的各项举措,对于我国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标的确定是从事任何一项事业的前提和根据,它不仅决定了一项事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激发为完成这项事业攻坚克难的动力源泉。只有目标明确坚定,才能唤起人们的斗志,动员人们积极主动地大胆实践,形成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势和豪情。

道德建设说到底是人的建设,是人的德行的培养和造就。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聚力于培养造就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种时代新人,必须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况等方面同新时代发展要求相符合。他们能够听从时代的召唤,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同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结合起来,作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这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的目标导向。公民道德建设所要进行的一切工作必须聚集于这个目标,脱离或违背这个目标都可能劳而无功甚至误入歧途。

历史证明,每个时代都会造就出每个时代的人,而这个时代的发展又都有赖于这个时代人的担当和奋斗。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才能立时代的潮头,做时代的弄潮儿,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无愧自己的一生。反之,则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无从谈起,甚至被时代所淘汰。当前我们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之中,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也引发出所谓“现代化的陷阱”;在国际关系的大变局中,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在不断给我们国家民族的发展提出各种严重的挑战;在国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改革开放也进入深水区,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这些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勇敢面对,把挑战转化为机遇;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不断破解并将其转化为发展的动力,这样才能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推向前进。因此,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成了我们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内在要求。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就能保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使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养始终着眼于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以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在全民族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到公民道德建设的各个方面,以主流价值构筑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导道德实践,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一个勇于奉献、道德高尚的人。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坚持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发展,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继承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道德,适应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中能够立足本来、学习外来、面向未来,能够具有民族复兴大任的深邃的历史意识和博大的文化胸怀。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还必须坚持提升人们的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人们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养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实践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和不懈追求。如果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这只能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梦想,那么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已经创造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现实条件,使这一伟大梦想成为各族人民的现实实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从事这一伟大实践的担当者。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适应这一伟大实践的需要,坚定不移地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其鲜明坚定的目标导向。

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一项长期而紧迫、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这是一个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实践的过程。因此,在坚持目标导向的同时,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把坚持目标导向和坚持问题导向统一起来。

应该看到,在当代,我们所面临的是现实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这就注定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在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破解新矛盾中才能向前推进,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也只有在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破解新矛盾中才能健康成长。因此,在坚持目标导向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实现两者的统一,就成了保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性、现实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第一,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价值共识和价值多元的关系。这是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现实生活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实践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对话的日益频繁,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的经济状况和利益诉求必然呈现出明显的差别,人们思想行为的多元多样多变日益增强。由于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价值取向多元化成为新时代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应该肯定,价值多元化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一个基本趋势,它能使社会充满活力。但价值多元不能也不应该否定社会的价值共识。历史证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有共同的、统一的价值观来维系。如果仅有价值多元而没有价值共识,就会导致思想混乱,引发思想文化的冲突,破坏联结社会的精神纽带。当前,我国社会更需要价值共识,因为我国的现代化是后发型的现代化,是追赶型的现代化,是需要惠及近14亿人的现代化,其环境更复杂,任务更艰巨,更需要有效整合多元价值,形成一种强大的主流价值,将整个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因此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如何引导人们在尊重差异中达成价值共识,在包容多样中实现道德认同,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践的难题,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去破解,把坚定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统一起来。一个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应该是一个能够把个人的需求和利益服从于民族复兴共同崇高事业,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人。

第二,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在实际行为活动中的道义取向和功利取向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义利关系问题,这是公民道德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义利关系问题上,我国传统社会一直秉持重义轻利的价值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自由竞争成为市场运行机制的主导逻辑,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人们的物质利益诉求更加凸显。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甚至完全颠覆了传统的义利观,从过去的重义轻利转向了重利轻义。不可否认,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从来不否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但是重利不能轻义,更不能忘义。否则,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失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义观的制约,导致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引发各种利益矛盾和社会冲突,同时也会扭曲人的社会本质,阻碍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坚持义利统一,奉行义利兼顾,以义取利,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错误倾向,这也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一个必须认真研究、加强教育引导、努力达成道德共识的重大现实问题。

第三,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道德自主和道德引导的关系。如何使道德自主和道德引导良性互动,这是一个很多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遇到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非政府组织迅速发展,在推进公民道德发展中的作用日渐显现。社会由“熟人社会”变成“陌生人社会”,个人也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个人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变化性日益增强。应该看到,公民道德自主性的提高无疑是道德上的一种进步,因为尊重个性与自由,不仅是社会主义应有之义,而且也有利于个体责任意识的培养。但是,如果片面地强调道德自主性,在理论上就可能陷入道德的主观性、自发性,甚至发展为道德相对主义,进而走向道德虚无主义;在实践中则会造成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如道德价值的冲突日益加剧,道德的约束力遭到严重削弱,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件时有发生等等,这些都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因此,道德自主和道德引导之间的张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这些课题既需要加强理论研究,揭示其内在规律,又需要在实践中认真摸索,创新体制机制。这些都是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和必须努力破解的矛盾。

第四,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网络自由和网络治理的关系。我们已经进入网络时代,我国的网民有数亿之多,如何把握网络治理的合理尺度,就是一个新的难题。应该看到,网络自由是公民自由在虚拟空间的延展,自由是网络和网络技术发展的动力;反过来,网络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公民的自由。由于网络的扁平性、开放性和匿名性,由于传统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被打破,人们的社会交往更加广泛,网民的意见发表更加自由,促进了公民自由权利的实现。但是,与现实社会的自由一样,网络自由也是有限度的。任何人的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为前提,这是一个起码的常识。但是当前网络上的失德行为却屡见不鲜,从垃圾邮件、“网络暴力”到侵犯隐私和商业侵权,从网络诈骗、网络谣言到网络色情和网络赌博,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在一个合理的尺度上加以治理,网络秩序就得不到保障,网络自由也将受到伤害,严重干扰公民道德建设。但如何把握网络治理的尺度并在网民中达成广泛的共识,得到广大网民的自觉维护和共同遵守,就是一个非常复杂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公民道德建设必须面对和破解这一问题,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社会条件。

当然,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面对的问题和破解的矛盾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还有一些问题和矛盾同样重要,需要加强引导。例如,在进行社会道德治理中如何协调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既要防止排斥法律的作用,又要避免忽视道德的作用,真正实现和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如何引导人们抵制西方的消费主义和物欲主义的侵袭,在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树立高尚的幸福观,实现物质生活幸福和精神生活幸福的统一等等。

总之,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伟大工程,它必须面向现实、面向实践,努力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各项工作中去,渗透到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它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既表明这一伟大工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又表明它的重要性和高尚性。我们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努力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握规律,积极创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唐凯麟,系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