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森老虎”下山 砍树人变成种树人

作者:罗之飏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9-10-01 19: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二滩水电站新貌。(雅砻江公司供图)

“人间仙境,童话世界”九寨沟景区。

万源市棋盘山生态公益林。 (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人间瑶池黄龙景区。

1992年起,在成都红庙子街逐渐形成了全国首个自发的、规模最大的、影响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

1995年9月,成渝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营运。

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壮哉

1989年-1999年

白云蔚蓝着长天,森林护卫着高山

泉水叮咚地流淌,空气清新这甘甜

留住绿水青山,才有美丽家园

留住绿水青山,才有美丽家园

你瞩望这片绿水青山,这片绿水青山

描绘着最美的中国画卷

——摘自《瞩望》

  读档

黄龙九寨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92年1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十六届会议决定将黄龙、九寨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是四川自然遗产首次列入名录。

九寨沟位于九寨沟县境内,泉、瀑、河、滩共同构成一个个色彩斑斓的瑶池。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被称为“美丽的童话世界”,有“九寨归来不看水”之说。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九寨沟景区内部分景点不同程度受损。如今,经过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和生态修复,九寨沟县的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基本达到震前水平。经省政府批准,2019年9月27日,九寨沟景区恢复开放。

截至2019年6月,四川有世界遗产7处,其中世界自然遗产3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处。

成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1990年9月25日,成渝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成渝高速公路连接成都和重庆,全长337.5公里,该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修建,是四川第一条高速公路。1995年9月15日,成渝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成为全国最早通车的高速公路之一。

上世纪90年代初,四川的交通还多以泥石路为主,县际干线公路里程少、等级低、路况差。行路难,修路更难。早在1984年,成渝高速公路就开始酝酿。据当年负责建设的老工程师汤乾忠回忆,当时缺人才、缺技术,勘测设计过程困难重重,至1990年开工前,设计图纸的重量就超过1吨。

相比老成渝公路和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大大缩短了成都和重庆之间的距离。从成渝高速公路诞生以来,成渝之间的通道如雨后春笋,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交织成网,让两地交流合作更加紧密。

二滩水电站开工建设

  上世纪80年代,四川严重缺电,1985年,全省人均电量只有228千瓦时,仅为全国人均的一半。

化解四川“电荒”的是一座水电站。1991年9月,位于攀枝花的二滩水电站开工,投资286亿元,装机总容量330万千瓦,是20世纪我国建成的最大水电站,也是我国第一个全面对外开放的大型水电工程,主体工程建设实行公开国际招标,吸引40多家外国公司前来竞争。

这座世界级巨型电站,在我国水电站建设史上还铭刻了一个“首创”——二滩水电开发公司(现为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是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以其收益用于水电资源的滚动开发。这在水电基建体制改革中尚属首创。以二滩为起点,我省水电资源开发不断发力,到2018年,四川建成全国最大清洁能源基地,水电装机容量已达7674万千瓦。

□本报记者罗之飏

9月12日,峨边县干河沟,空气沁人心脾,流水潺潺,林木葱翠,不时传出阵阵鸟鸣。此情此景,让川南林业局613林场场长赵旭每次路过此地时,都感慨不已:“以前,别说鸟叫声,连树都看不到几棵。”

21年前,由于过度采伐,这里光秃秃一片,是名副其实的“干河沟”。也是21年前,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把“森老虎”请下山,把砍树人变成种树人。

“森老虎”下山

全省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1998年9月1日,峨边县,毛毛细雨中,川南林业局613林场100多名伐木工人表情凝重,场部院坝一角,几十把斧头和油锯散乱堆放在一起,被贴上加盖鲜红公章的封条。

“一棵树也不准再砍了,再砍就摘领导‘帽子’。”当日10时,四川省禁伐封锯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仪式一开场,省上来的领导直接下达命令:森工停伐。一时间,不少伐木工人抹起了眼泪。

这一刻,看似突然,实则酝酿已久。1989年3月16日,四川省绿化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首次提出“绿化全川”的奋斗目标。1998年8月21日 省政府颁布《关于停止天然林采伐的布告》,规定从9月1日起,阿坝、甘孜、凉山三州和攀枝花、乐山、雅安三市地全部停止天然林采伐;同年10月1日起,四川全省停止天然林采伐。这是全国实施的第一个禁伐令,标志着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停伐令背后,是大自然在屡次发出警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10多万森工队伍走进四川深山,把无数参天大树变成急需的铁路枕木、矿井棚架、用于炼钢的木炭等,以及后来当地高速增长的GDP和财政收入。截至1998年,四川森林覆盖率降至有记录以来最低值。随之,四川林区塌方、山洪越来越多。泥石流甚至一度冲到南坪县(今九寨沟县)城中心。还是在1998年,一场山洪将公路冲毁,木里县在长达一个多月时间里成为“孤岛”。

  数据显示,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四川水土流失面积已接近20万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达到9亿吨,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泥沙来源地。

“造林人”上山

用绿水青山抚平当年阵痛

  回忆起在干河沟源头的药子山植树造林的日子,川南林业局工人程伟把它称为“使命”——从前,是“为国家献栋梁”;后来,是为“山河添新绿”。

  使命的变化,折射的是10余万伐木人命运的改变。1998年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停止后,伐木工人开始转型。以川南林业局为例,130多人分流到省内外的林业单位,800多人“内退”,800多人一次性买断工龄……留下来的,上山栽树,伐木工人彻底变为“造林人”。

每一天,每个人背着几十斤重的树苗,爬几个小时的山,打近半米深的窝子,每人栽完200株树才能下山。几年后,几百万株树在川南林业局所辖的林场扎了根。

数据显示,1998年当年,四川就完成秋季造林上百万亩,截至2010年,累计造林面积超过1200万亩,森工造林人已找不到荒山可栽树了,他们中的3万多人又转为1.8亿亩国有公益林管护员,继续守护绿水青山。

随着天保工程启动,四川森林覆盖率提升13.8个百分点,达38.03%。全省森林面积从1.76亿亩增至2.76亿亩。每年四川境内的森林可减少水土流失1.4亿吨。与1998年相比,川江河段的浑水期减少了八成以上。

2015年11月,四川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在时隔26年之后,再次作出“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决定。2016年6月,省绿委会印发《大规模绿化全川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总体规划(2016-2020年)》,新一轮“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启动。

切片

成都红庙子街的资本传奇

□本报记者寇敏芳

“我可以说是成都最早进入股票市场的人。不过,不是现在大家熟悉的沪深股市,而是成都红庙子街的股票市场。”谈起28年前发生在成都红庙子股票市场上的往事,成都“老股民”吴维宪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1991年12月26日,四川金融市场证券交易中心在成都市红庙子街60号正式开业,它是彼时为全省有价证券承销与集中交易提供服务的场所,也是沪深证券登记公司在川唯一一家合法证券登记机构。

伴随着四川地区股份制改造的快速推进,借着四川金融市场证券交易中心的东风,1992年,红庙子街逐渐形成全国首个自发的证券交易市场。“一旦走进去,不要你动步,人挤人推着你就从街这头到了那头。”这条街虽然只有短短200米,最火热的时候,近5万人挤在这里,吴维宪也是其中一员。

华西证券一位老员工告诉记者,1993年初,各地自发市场向成都红庙子街集中,投资者人数达到历史最高峰,交易品种最多时达七八十种。后期,在监管部门的规范下,1993年8月,以红庙子为代表的自发市场宣告结束。

红庙子自发市场关停了,但四川资本市场却开始大踏步向前。

1993年3月12日,四川第一家上市公司川盐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与此同时,四川大批企业开始股份制改造,向社会发行股票、股权证、企业债券,交易需求明显增多。四川资本市场就在此期间开始了快速发展。

1993年9月,四川金融市场证券交易中心与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批实现联网,同年11月深交所成都讯信服务中心开业,实现沪深证券交易本地化,为四川投资者参与沪深证券市场发挥了桥梁作用。到1993年末,四川共有上市公司14户,数量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上海、深圳。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截至2018年底,四川上市公司达120家,总市值达1.08万亿元,排名全国第八,稳居中西部第一。

责任编辑 傅耕 编辑钟卉版式设计 曲咏梅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资料图片

来源: 四川日报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