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马敏:学史明智 以史育人

作者:马敏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31日 06版) 发布时间:2019-08-31 08:47:11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马敏《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31日 06版)

习近平总书记一向强调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历史思维的培养,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历史教育。他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把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让青少年更多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更多感悟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发愤图强的光辉历程,更多认识新中国走过的不平凡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和普通国民历史教育,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进一步明确历史教育的重点内容。认真学习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绵延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精神品质,皆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必须加以继承和弘扬,用以培养我们的浩然之气。加强学习中国近代历史。学习中国近代史,关键是要了解近代中国因落后而挨打的苦难经历及惨痛教训,了解近代以来各派政治力量都曾尝试过以不同的方式挽救民族于危亡,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彻底改变中国的命运,使中华民族走上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加强新中国史的学习,了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必须通过新与旧、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和对照,“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第二,旗帜鲜明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所走过道路的真实记录,“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因此,我们必须敬畏历史、尊重历史,而不能随意丑化历史、歪曲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就是打着“还原历史”“反思历史”“重构历史”的旗号,任意改变历史,“戏说”历史,通过否定“老祖宗”,否定历史正面人物,从根本上否定我们的民族、否定我们的国家、否定我们的文化。历史既不能任意选择,也不容随意割裂。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是否具有文化自信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正确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必须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以正确的史观把握历史、解释历史,坚持历史的客观性和严肃性,对历史及历史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给后人留下一部信史。

第三,加强对历史教育方式方法的探索。历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要重视课堂教学和教科书在历史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我们要高度重视历史统编教材的使用和教师培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历史教育之中,用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广大青少年,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除加强学校历史教育外,我们还必须重视和加强面对全体国民的大众历史教育,以各种形式和手段,做好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普及化工作,让历史走入寻常百姓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显然,在加强历史学术研究的同时,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历史知识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研究,真正将以史育人、以文化人落在实处,最大程度地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

(作者:马敏,系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