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不断擦亮文化名片 三星堆一年接待观众480余万人次成文博圈超级网红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4-07-10 20:00:05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两万张门票再次被一抢而空!7月9日,博物馆不得不在下午5点临时增加门票,以满足等待进场的观众。

2021年3月起,三星堆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陆续公布发掘成果,大量新出土的金器、玉器、青铜器、象牙等文物令三星堆“再醒惊天下”,举国关注。三年多来,三星堆成功创建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其中,开放一年的博物馆新馆接待游客已达480余万人次,成为博物馆超级网红,多学科集成的科技考古以及展学研一体的活态传承等探索,正在不断擦亮三星堆这张四川乃至中国的文化名片。

多学科多团队攻关合作

三星堆的考古成果在世界上都叫得响

2021年3月,三星堆新发现6座祭祀坑,让三星堆“再醒惊天下”。此次考古发掘共计出土编号文物17000余件。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星堆视察时表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展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

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取得重大成果,得益于多学科联合攻关的科技考古模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冉宏林介绍,新一轮考古发掘中,创造性地采用了多学科联合攻关、多团队合作等探索,包括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70多家科研院校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紧密合作,有效提高考古发掘、文物修复和成果分析能力。

在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当年搭建的考古发掘仓依然保留,未来将成为三星堆遗址展示的重要部分。据介绍,三星堆祭祀区的考古发掘仓也是首创。它在全世界首次集信息提取、图像资料采集、载人发掘等功能于一体,创建了微环境实时调控系统、应急分析保护实验室等考古发掘现场应急保护平台,成功实现了边发掘边保护。此外,三星堆还秉承开放式的研究理念——首次集结了海内外大批学者参与三星堆研究,让研究成果不断出炉。目前,已基本确认了三星堆祭祀坑年代为商代晚期,三星堆青铜铸造中拥有独特的芯骨技术,牛和猪可能是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牺牲……三星堆的文化面貌更加清晰。

去年以来,三星堆遗址继续针对月亮湾台地真武宫地点进行考古发掘,已经有了部分线索。未来,这里将继续展开进一步发掘,争取在寻找三星堆玉石器作坊上有更多认识。

探索展学研一体的古蜀文明传承模式

三星堆火遍全国走向海外

文物既要保护好,还要研究展示好,让文物活起来。伴随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的落成开放,国宝重器的集中亮相,令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火遍全国、走向海外。

早在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还在进行时,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建设就提上日程。对标世界一流博物馆标准,三星堆探索出“展学研”一体的古蜀文明传承模式。

博物馆新馆展陈面积更大、文物更丰、国宝更多、展陈手段更炫。“最近一年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观众人次已突破了480万人次。 而为了保障博物馆观展秩序,博物馆在今年五一大假前连发5则公告针对黄牛倒票、野导拉客、讲解灌水、研学团队扰乱展厅秩序等矛盾进行整治,提升了观展体验。此外,博物馆还大力推动文化与创意嫁接,采取“IP”授权、品牌联营等方式,跨界布局文创产业。2023年,三星堆博物馆文创销售1.17亿元,进入国内博物馆文创亿元俱乐部。

记者采访了解到,三星堆文物保护在科技攻关和狠抓人才建设的助力下也不断取得新突破。目前,三星堆新出土文物已清理修复了3000多件,未来6年将完成所有编号文物的保护和清理。象牙保护难题取得重大进展。经过科研人员一年多来的攻关,现在的象牙已经可以在22摄氏度左右的室温、60%的温度环境下陈列。

为了培养更多的文物保护和修复人才,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在三星堆相继挂牌。如今,扎根三星堆近40年的文物修复专家郭汉中已是大国工匠,不但亲自牵头修复文物,还以师带徒方式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人生要做自己热爱的事,做有意义的事,把自己所学的一切传承给更多年轻人。”郭汉中表示。

来源: 四川在线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