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志办政工简讯2025年第7期(总第194期)
省地方志办
“四个聚焦”开好支部组织生活会
省地方志办把开好2024年度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作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转变作风、提升能力、推进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四个聚焦”确保组织生活会不走过场,开出实效。
聚焦理论学习提觉悟。聚焦2024年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主题,将理论学习作为重要抓手,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党员们结合自身实际,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思想感悟,进一步筑牢了思想根基,为开好组织生活会奠定思想基础。
聚焦问题查摆求深入。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党员对照“四个带头”,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入查找自身差距和短板、不足,认真撰写个人检视材料。坚持发扬民主、开门纳谏,机关各支部结合实际扎实开展谈心谈话工作,6名党支部书记与36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谈心谈话,广泛深入了解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工作状态和对当前工作、未来发展的意见建议,推进组织生活会有的放矢、辣味十足。
聚焦自我剖析提质效。在组织生活会上,省地方志办党员们严格遵循“团结—批评—团结”方针,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批评时,党员们不遮不掩、直奔主题,敢于揭短亮丑,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相互批评时,出于公心、直截了当,既讲客观问题又讲主观问题,防止以工作希望代替批评意见,达到了帮助同志、增进团结、促进工作的目的。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们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聚焦整改落实抓落实。坚持把整改落实贯穿组织生活会全过程,对查摆出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做到整改任务项目化、具体化。注重将组织生活会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引导党员将整改落实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中,切实做到以整改促提升、以整改促发展,为全省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四川年鉴社党支部
成都方志馆(成都年鉴社)党支部
开展“增强党纪意识 铸牢廉洁防线”主题党日暨支部共建活动
为巩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3月19日,四川年鉴社党支部、成都方志馆(成都年鉴社)党支部开展“增强党纪意识 铸牢廉洁防线”主题党日暨支部共建活动。省地方志办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副主任江红英参加活动。
党员们首先参观了四川报业博物馆,通过馆内陈列相关文献资料、影像资料、采编用具、印刷设施设备等360余件展品,回顾四川报业从“铅与火”到“光与电”、从“数与网”到“智与云”的发展变迁路径,感悟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四川经济社会建设步履铿锵、波澜壮阔的奋进历程。
参观后,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四川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和省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通过逐字逐句学原文、悟原理,明确了各项要求和纪律红线,系统认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意识到中央八项规定是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对维护党中央权威、增强党的向心力,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党员,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干事创业和遵规守纪统一起来,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动上明确界限,让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习惯。
会上,成都年鉴社党支部书记周莉作《以年鉴编纂思维,学深细悟党章内涵与实践》主题微党课,以新时代年鉴编纂为线索,突出党建引领的重要性。她表示,年鉴工作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块重要阵地,党员干部在编纂年鉴过程中要更加自觉地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践行科学的实践观,把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年鉴编纂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后,四川年鉴社、成都年鉴社的青年编辑开展座谈,就日常工作情况、职业发展规划等进行交流,相互分享编辑工作实践中解决问题难点的经验方法。大家一致认为,年鉴作为年度历史的记录、时代发展的见证,肩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使命。作为青年编辑,要在传承优良传统与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聚焦年鉴工作理念、方法路径的创新,为年鉴编纂注入新动能、拓展新思路,在守正创新中展现青年新气象。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是省、市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单位强化党建引领的有力实践。四川年鉴社、成都年鉴社全体党员干部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巩固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端正理想信念、规范行为作风,兢兢业业履行好党和国家赋予年鉴工作者的职责使命,以高质量的年鉴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贡献力量。
请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