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通知通告>2025年通知通告>详细内容

溯巴山蜀水文脉 续千年方志薪火 ——《巴蜀史志》征稿启事

发布时间:2025-03-20 17:46:48 浏览次数:132 【字体:

巴蜀之地,山河形胜,文脉渊深。从三星堆青铜神树的神秘辉光,到都江堰千年清流的智慧奔涌;从《华阳国志》开方志先河,到川江号子回荡的岁月沧桑……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滋养出独属巴蜀文脉延绵赓续。

《巴蜀史志》是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历史文化类学术期刊,以存史、育人、资政为办刊宗旨,立足巴蜀、辐射全国,始终致力于挖掘、整理、传播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地方志编纂理论与实践创新,服务当代社会发展。为进一步探索史志期刊转型发展新路径,更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巴蜀史志》常年面向省内外史志专家、文化学者、文史爱好者诚挚征稿。

一、通用投稿要求

《巴蜀史志》始终筑牢姓党为民的办刊宗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严格稿件意识形态筛选把关,努力高质量服务文化强国和文化强省建设。

(一)投稿作品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鲜明,观点正确。

(二)投稿作品须未公开发表原创作品,严禁学术不端行为;须保持客观中立,符合主流价值观。

二、常年栏目设置及用稿需求

《巴蜀史志》作为地方志领域的权威刊物,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平台,更是巴蜀文明的守护者与传播者。无论钩沉史料、辨析古迹,还是记录当下、建言未来;无论学术宏论、田野调查,抑或口述实录、书评随笔,皆可在此找到一方天地。

(一)卷首语

期刊开篇寄语,围绕方志事业发展,提炼巴蜀人文精神。要求:站位高远,观点鲜明,文风隽永,语言凝练,彰显办刊宗旨与政治导向,兼具文化性、思想性与启发性。字数1500字左右。

(二)封面故事

围绕封面照片,以一组文章反映一地特色文化或事业发展历史现状、特点成就等,角度或内容可以是历史遗存、地理特产、名人事迹、事业发展等,以体现巴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巴蜀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变迁。要求:3篇文章(不同作者)为一组,每篇字数3000—5000字;主题明确,语言平实,图文并重;另需提供高质量封面图片(3—5张,分辨率≥300dpi)。

(三)蜀中人物

特写巴蜀大地历史名人、革命先驱、红色先烈、当代英模,展现巴蜀历史与当代杰出人物群像。要求:突出人物与巴蜀地区历史文化的关联,叙事清晰,语言流畅。字数3000—6000字。

(四)史料之窗

原始档案、古代文献、金石碑刻、家谱族谱、遗址遗迹等史料的整理与释读。要求:引用史料须注明资料来源,附清晰影印件或拓片;考释部分须严谨,力避猜测臆想。字数5000—8000字。

(五)历史文化

巴蜀历史现象及地域文化、地方特色的普及性研究或推广性介绍。要求: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用词通俗,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字数3000—6000字。

(六)方志研究

方志学理论、志鉴编修经验、旧志校勘、方志馆建设、数字化方志等地方志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探讨。要求:突出理论性、学术性、创新性,有观点、有研究、有论据,需结合具体案例或数据分析。字数4000—8000字。

(七)资治探索

活化利用方志资源,探索地方志服务当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路径,如文旅融合案例、社会治理参考、乡村振兴路径等。要求:对策建议需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忌空泛议论,可附图表。字数4000—8000字。

(八)口述回忆

以亲历者视角记录巴蜀重大事件或社会变迁,包括重大事件回忆、行业变迁记录、非遗传承实录等。要求:访谈需注明时间、地点、受访者身份、整理者;内容真实准确,角度为第一人称口述或回忆,整理符合讲述原意;行文流畅有逻辑,避免流水账式记录。字数3000—5000字。

(九)好书品鉴

巴蜀相关方志、历史、文化类书籍的评介与推荐,包括新书书评、经典著作重读、方志成果推介等。要求:避免简单复述内容,侧重体现著作学术价值或社会意义;可对比同类著作,凸显推荐理由。字数3000字左右。

    三、本年度征文与增设专栏

为鼓励公众参与地方志共建共享,同时结合重大历史事件节点纪念庆祝活动,今年《巴蜀史志》特开展四川地方志与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征文活动,并增设两个专栏,刊登征文中的优秀文章,汇聚民间记忆,呼应时代需求。

(一)四川地方志与我

1. 定位:讲述个人与地方志的鲜活故事,突出全民参与的文化记忆工程。

2. 内容方向:参与修志编鉴的亲身经历;地方志影响人生的真实事件;运用地方志助力解决工作、生活难题的典型案例;民间收藏的地方志文献发现与解读等。

3. 要求:第一人称叙事,围绕四川地方志与个人关系主题展开,文风质朴,突出真情实感与细节场景;字数3000—6000字,可配老照片。

(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1. 定位:以史为鉴,传承抗战精神;面向未来,实现民族复兴。

2. 内容方向:川军抗战(出川将士事迹、战役研究、家书日记整理等);大后方记忆(四川抗战工业、文化内迁、难民安置等史实挖掘);实物考据(抗战遗址保护、实物档案研究等);口述传承(抗战老兵及其后裔访谈、家族抗战记忆等)。

3. 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须引用志书、档案、报刊等权威史料并标注出处,禁用网络野史;字数4000—8000字,鼓励附历史影像对比图(如遗址新旧对照)。

四、投稿提示

(一)格式要求

1. 来稿邮件标题为栏目名称+文章标题+作者姓名〔例:口述回忆:成昆铁路建设者访谈录(李XX)〕,内附作者单位及联系方式

2. 文章各级标题层级清晰(一、二、三级标题区分明确)

3. 引文采用页下注(例: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第X页)

4. 每篇文章配3—5张图片,采用未压缩原图单独打包,并标注图片说明及拍摄者(供图者)。

(二)审稿周期

2—4个月,稿件一经采用即寄送样刊并支付稿酬

(三)投稿邮箱及电话

投稿邮箱:bsszbjb@163.com;咨询电话:028-86522061

本征稿启事长期有效,欢迎转发周知。期待与您以笔为舟,共探巴蜀文明的浩瀚长河。

 

 

 

《巴蜀史志》编辑部

20253


终审:罗影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