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通知通告>2019年通知通告>详细内容
2024-07-08 15:14:10

关于印发2018年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总结的通知
川志发〔2019〕6号

作者:顾恒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1-30 09:13:14 浏览次数: 【字体:

各市(州)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四川省志》各承编单位:

2018年,全省地方志工作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特别在志鉴编纂主业、资政育人、地情资源开发、地情文化立体传播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现将《2018年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总结》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在认真总结2018年工作的基础上,按125日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要求,切实抓好2019年各项工作。

附件:2018年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总结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2019年1月29日


附件

 

2018年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总结

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指导下,全省地方志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着力突出地方志“资政、育人”功效,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工作特色亮点频现。2018年,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宁先后4次对全省地方志工作提出要求。四川省二轮三级志书编纂、开通“方志四川”官方电台等7项工作获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高度肯定。

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筑牢事业发展基石

高扬团结奋进主旋律,以“力争上游、全面提升、重点突破”为核心,坚持以支部建设为引领,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方志事业为纽带,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勤奋敬业、团结协作、廉洁高效、风清气正的方志队伍,筑牢事业发展根基。

(一)强化学习增强党性观念。全省地方志工作部门结合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筑牢事业发展根基。省地方志办开展“四好一强”领导班子、“五好党支部”创建,狠抓中心组理论学习,增强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省地方志办全年共召开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22次。将政治标准摆在首位,与人社部门联合开展全省地方志系统先进评选,对45个先进集体,65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泸州、内江、乐山、达州、阿坝、甘孜、凉山等地采取多种形式,深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

(二)强化纪律涵养优良作风。坚持把严格执纪作为培育优良作风的关键,省地方志办召开机关党建暨廉政工作会,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自查,建立处级干部个人廉政档案,夯实党风廉政基础。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现身说法视频,增强廉政廉洁意识。省地方志办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率调研组深入44个市县,扎扎实实调研35天,撰写2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严格落实纪律要求,树立廉洁务实良好形象。倾力开展帮扶古蔺县田坝村工作,设立并发放奖学金22400元,采取“以购代捐”、扶贫日捐款等形式,帮扶资金52904元,协调路基建设款15万元,协调专家对中药材产业“把脉问诊”,确保2018年如期脱贫。

(三)强化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在大巴山干部学院举办“四川省方志系统处级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培训班”和“四川省方志系统青年干部党性教育培训班”,全省地方志系统38名处级以上干部、40名青年干部参训。举办全省地方志工作培训会议,全省地方志系统240余人参训。举办全省宣传信息暨期刊工作会,全省地方志系统80余人参训。举办《四川省志》分卷承编单位暨部门大事记编写单位工作培训会,全省89个省志参编单位及省直部门等150余人参训。组织机关及部分省直部门、县(区)地方志工作部门人员赴浙江、福建、山东、上海调研,学习先进经验。成都、德阳、眉山、资阳等地积极开展培训和学习交流,提高队伍素质。

二、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切实推进工作质量提升

坚持把质量意识贯穿地方志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从制度建设入手,扎实推进志鉴编纂质量提升,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两全目标”任务。

(一)抓好规范性制度建设。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全年制定(修订)《中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议事规则》《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工作规则》《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任办公会议制度》《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实施细则》《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干部轮岗交流暂行办法》等27项机关管理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针对干部选任、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项目管理、图书印刷出版招投标等程序性强、廉政风险点多的实际,扎实开展内控制度建设,坚决纠正内控不严格、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同时,狠抓公文、办文的运行规范,制定公文办理、档案管理、印章管理等制度,完善收文登记、发文稿签、文件处理签、文件传阅单等设计,积极推行OA办公系统,实现公文办理更为严谨、高效、有序。

(二)抓好导向性制度建设。制定《四川省市(州)地方志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细化标准,量化分值,强化管理,推动全省地方志事业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印发《关于实施地方志工作质量提升行动的意见》,从依法治志、志鉴编修、开发利用等方面,明确质量要求。着手制订《〈四川省志〉质量体系建设纲要》《四川省市县志质量体系建设纲要》《四川综合年鉴质量体系建设纲要》,从制度上保障和规范志鉴质量。建立省直部门大事记年报制度,省政府办公厅、公安厅、商务厅等部门及时开展大事记编写工作。广元、乐山、宜宾、甘孜等地认真贯彻落实质量提升行动,通过优化篇目结构、严格审查制度、开展成果评议等措施提升志鉴质量。《成都年鉴2017》等9部年鉴获第五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奖。

(三)抓实督查性制度建设。加强汇报,加大宣传,此次省级机构改革,史志编纂工作被列入新组建部门的“三定”方案。成都、泸州、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宜宾、广安、巴中、雅安等地领导调研或批示地方志工作49次(市级主要领导批示14次,县级主要领导批示13次),各级领导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明显增强。加大“两条例、一办法”落实力度,21个市(州)、93个县(市、区)出台本地发展规划或工作意见,雅安及其雨城区出台地方志工作管理办法,自贡、宜宾、巴中、阿坝4个市(州)出台本地贯彻《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办法。省地方志办领导班子成员先后深入19个市(州)、25个县(市、区)开展执法调研。成都、绵阳、乐山、雅安等地出台地方志工作相关规范性文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落实依法治志职责。认真抓好执法证办理,全省151人取得执法资格证。

三、围绕中心做文章,资政辅治水平不断提升

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从地方志行业特点和优势出发,充分发挥地方志“资政”功能,服务全省工作大局。

(一)狠抓“两全目标”完成。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四川省地方志事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如期完成“两全目标”任务的通知》等文件,细化分解任务,列出责任清单。建立季度通报制度,将“两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季度通报抄送省政府督查室,强力推进“两全目标”任务落地落实。截至2018年底,规划的《四川省志(1986—2005)》93个分卷已终审验收79个分卷,其中50个分卷出版;规划的21部市(州)志已出版16部、179部县(市、区)志已出版171部;21个市(州)、167个县(市、区)综合年鉴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自贡、攀枝花、德阳、乐山、宜宾、广安、达州、巴中等市提前完成“两全目标”任务,走在全省前列。教育厅、科技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省卫生健康委、省统计局、省监狱管理局、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等20个省直部门和中央驻川单位出版部门(行业)年鉴。省委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民政厅、农业农村厅等部门按时高质量完成《四川年鉴》供稿任务。

(二)服务文化强省战略。制定《四川省地方志系统贯彻落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从巴蜀文化保护、记载、挖掘、传承、服务等11个方面发力,推动巴蜀文化繁荣发展。积极编纂出版《川剧志》《川酒志》等特色志书,全年出版178部行业志、特色志、乡镇村志。丰富巴蜀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积极配合中央电视台完成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雅江、都江堰、洪雅、康定、纳溪、江油篇等脚本核校工作,提升巴蜀文化影响力。主动作为,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编纂任务,此书出版后受到各方好评。开展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方志类)初评暨四川省第十八次地方志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全省共申报388项地方志成果,共评出方志成果一等奖37项、二等奖95项、三等奖114项,推荐出9项优秀成果参与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宜宾、广安、资阳、凉山等市(州)地方志工作部门主动融入中心工作,助力城市“文旅融合”。

(三)服务全域开放战略。创办《资政参阅》,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编纂《四川要闻》,为重大事件留存宝贵资料。拓宽资政路径,主动与涉及对外交流合作的29家省直部门对接,上门赠送聚焦我省改革开放的《发展改革志》《对外经济贸易志》、介绍四川特色文化的《川菜志》《大熊猫志》等19种志书。向全国各省(区)志办、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党政机关及公共图书馆、109所高校和图书馆赠送《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近3000套,向全省党政机关及图书馆、档案馆赠送《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2600余套,让躺在书库里的志书走向社会、走进群众,努力实现地方志“活”起来。泸州、德阳、绵阳、广元、内江、宜宾、巴中、雅安、眉山、凉山等市(州)地方志工作部门撰写的25篇资政报告获当地主要领导批示。兴文县红军岩红军小学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托起明天的太阳”红色文化传承举措得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甘霖批示。省关工委执行主任、省人民政府原省长张中伟批示全省关工委学习借鉴。成都、泸州、德阳、自贡、乐山、遂宁、资阳、广安、阿坝等地及时为社会各界提供地情资料,赢得广泛赞誉。

(四)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启动《四川乡镇简志》编纂,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及精准扶贫工作。在《四川日报》、四川地方志网站等媒体,发布家谱族谱征集公告,展开家谱族谱历史文化研究,探寻文化根源,弘扬优秀家风家训,全年征集120余份珍贵家谱族谱。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宣传组稿工作,擦亮“川字号”金字招牌。攀枝花、泸州、绵阳、宜宾、雅安、眉山、甘孜、凉山等地及时撰写报送宣传文稿。宜宾、广安、达州、巴中、眉山、威远县、雅安市名山区、峨边县等地积极指导镇村史馆建设,建成一批镇情馆、乡史馆、村史馆、民俗博物馆,雅安市名山区银木村村史室得到省委彭清华书记的高度肯定。宜宾市南溪区、武胜县、宣汉县等地地方志工作部门主动挖掘文化内涵,助推乡村旅游。

四、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拓宽方志文化传播渠道

自觉破除“闭门修志”的传统意识,创新手段,精心谋划,借力传播,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彩助力。

(一)提档升级自有媒体平台。加速自有媒体改版提档升级,打破“四川地方志”网站仅仅宣传工作业务格局,按建设“最权威最全面四川省情信息网”的指导思想,加快推进网站栏目架构改版。完成《巴蜀史志》杂志改版,扩容扩编,出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刊、“方志四川”增刊,全年刊发文章147篇,信息154则。增加赠送国家部委、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驻澳联络办及港澳台史志机构和著名大学,提升巴蜀文化影响力、传播力。建成“方志四川”微信、微博、头条号、企鹅号等新媒体矩阵,每日编辑推送8篇文章,信息发布提质提速增量,增强了地方志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全年发布各类地情文章2135篇,微信关注用户比2017年增长2倍;今日头条上的文章单篇阅读量最大达61.6万次,单篇评论达5015条。“方志绵阳”“方志金牛”“方志武侯”“方志成华”“威远史志”“三台县地方志”“芦山地方志”微信公众号广受欢迎,“威远史志”微信公众号长期排名全国史志类新媒体前三位。加强方志馆建设,遂宁、南充等市方志馆主体完工,成都、巴中等市方志馆重新布展升级,省统计局建成四川统计史馆,多地开展数字方志馆建设。

(二)链接搭乘知名媒体传播。加强与中央驻川媒体、省内主流媒体合作,与人民网四川频道、四川日报社、四川广播电视台、封面传媒等13家媒体建立沟通合作机制,全年上述媒体宣传报道地方志工作及刊发(转发、录播)地情文章80余篇(次)。其中,《华西都市报》“宽窄巷”栏目选用《巴蜀史志》、“方志四川”及四川地方网站地情文章27篇。积极顺应新媒体时代舆论传播规律,与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在喜马拉雅FM开通“方志四川”官方电台,制作发布音频节目,让厚重的巴蜀文化、民族文化和多姿多彩的地方民风民俗,用百姓易于接受、乐于聆听的方式展示出来,达到传播地方特色文化最佳效果,首批50集音频节目《舌尖上的四川》已陆续上线播出。《巴蜀史志》期刊主动与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国家哲社期刊数据库、维普资讯、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博看网等期刊网站和数据库合作,拓宽巴蜀文化受众面。自贡、绵阳、巴中等地与媒体合办专栏,构建巴蜀文化立体传播格局。

(三)加强策划增强传播效果。紧跟时事热点,针对舆论焦点,结合群众关注点,及时策划,宣传地情文化,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2018年春节前,新闻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身披“擦尔瓦”和自购“唐昌布鞋”,央视春晚中的“亮花鞋”节目和平昌冬奥会“熊猫大木偶”表演,省地方志办迅速组织各地地方志部门采写文章,宣传地方文化。主动围绕重大节点提前谋划,增强方志文化传播力度。《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出版恰逢重大纪念活动,省地方志办提前策划宣传主题,组织召开出版座谈会,及时策划制作《勇立潮头 敢为人先——改革开放40年四川在全国改革首创大事要闻》《大江奔流听涛声》等节目,引发广泛关注。全年,工作信息被省委办公厅《四川党政信息摘要》采用29条,省政府网站采用133条,四川机关党建网采用50条,中国方志网、“方志中国”微信平台采用20条。宣传信息工作获省委密码工作暨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直机关工委通报表扬。宜宾“史志七进”纳入党委宣传重点工作;成都、德阳、内江、巴中、雅安、资阳、阿坝等地编纂教材,开发精品课程,服务干部教育。

2018年,全省地方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志鉴编纂主业持续用力,资政育人功能有效发挥,地情文化立体传播格局基本形成。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中指组及其办公室有力指导,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全体方志人的辛勤付出、担当作为。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地方志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方志馆建设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志资源的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与“资政、育人”使命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志鉴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共同下大气力解决。

2019年,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依法治志,科学谋划,真抓实干,用创新思维引领事业转型发展。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锻造过硬队伍。巩固团结向上的工作局面。二要高质量推进志鉴编纂,如期完成“两全目标”。《四川省志》各承编单位、各级地方志工作部门作为具体推动部门,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细化任务,倒排工期,狠抓落实,确保如期完成任务。三要发挥部门职能优势,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各级地方志工作部门要继续发挥“资政”功用,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四要深度挖掘地情资源,传承弘扬优秀巴蜀文化。各级地方志工作部门要积极谋划,多措并举,推出展现当地特色的系列地情书籍,打造反映当地民风民俗的文化品牌,以更加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展现四川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红色文化、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炫丽的巴蜀文化。五要构建立体宣传大格局,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及巴蜀文化影响力。各级地方志工作部门要加强与中央驻川媒体、省内主流媒体及新媒体沟通合作力度,构建优秀传统文化、巴蜀文化立体传播格局。要立足当地,着眼大局,以脚踏实地的行动服务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服务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探索立体展现巴蜀文化新路径,扩大四川知名度和美誉度。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黄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