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2-11-30 00:02:18

用工匠精神锻造志书精品——成都海关在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来源:成都海关 发布时间:2020-01-20 18:09:38 浏览次数:727 【字体:

用工匠精神锻造志书精品

——在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成都海关

(2020年1月14日)

在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精心指导下,通过各方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成都海关牵头承编的《四川省志·海关志(1986-2005)》《四川省志·出入境检验检疫志(1986-2005)》(简称“两志”)于2019年12月16日顺利通过终审,体现了地方志编纂的“海关速度”。回顾近两年时间的修志工作,这期间,我们既经历了风风雨雨,也品尝了酸甜苦辣,更有着深刻的体会:党委重视是关键,行政推动是保障,专家修志出精品,众手成志结硕果。

成都海关作经验交流发言

01  党委重视是关键

成都海关党委高度重视志书编纂工作,2018年初,研究制定《海关志》编纂工作方案。2018年4月机构改革后,关党委更是把志书编纂摆在重要位置,整合“两志”编纂方案,将原“两委两办”整合为“一委一办”。关长、党委书记王文喜亲自挂帅,担任编纂委员会主任,其他党委成员任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缉私局政委、二级巡视员和全关区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委员,构建起了最强大的组织领导体系。在编纂工作启动会议上,王文喜关长要求全关上下要充分认识修志工作的重要性,既要体现对历史负责,又要体现海关的责任担当,把修志作为存史资政的重要手段,培育海关核心文化的重要载体,发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要高标准做好修志各项工作,健全完善修志工作机制,立即启动志书编纂,以志为鉴加快推进关史馆建设。要严格落实修志工作要求,讲政治,讲认真,讲感情,讲纪律。会议明确提出志书编写的工作目标:用工匠精神锻造志书精品。2019年9月16日“两志”通过初审,王文喜关长强调:我们的思想认识要再提升,要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精品意识;编纂工作要再落细,要抓实修改完善、抓好审核把关、抓紧送审准备;历史价值要再挖掘,要学习好历史、运用好历史、展现好历史。

02  行政推动是保障

为强化组织保障,高质量推动编纂工作,在编纂委员会下设立关志办,具体负责日常各项具体工作。关志办设在成都海关学会,由学会会长任名誉主任,分管学会工作的关领导兼任主任,巡视员、办公室主任、学会秘书长及副秘书长兼任副主任,办公室、学会相关人员和各篇章牵头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确保了修志工作落地生根。与此同时,设立了专门的编辑室,充分发挥海关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制度优势,在全关上下挑选了近60名业务专家、骨干,聘请10余名离退休同志组建了资料收集、英文翻译、初稿编写等工作团队。与《海关志》篇目设置相对应,在总关职能部门精心挑选了16名处长、副处长担任相关篇章的责任编辑;与此同时,在总关职能部门和基层海关挑选了40名科长、关员担任编辑,兼职从事志稿撰写。与《检验检疫志》篇目设置相对应,在总关职能部门精心挑选了15名处长、副处长担任相关篇章的责任编辑;与此同时,聘请了4名原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退休业务专家作为编辑人员,专职从事《出入境检验检疫志》编写。关区各部门(单位)“一把手”从大局出发,亲自抓,为修志“开绿灯”,确保修志人员按要求参加学习、培训、调研、全脱产集中工作、资料搜集、编写等活动。财务部门对修志专项经费支出予以指导、协助,关务保障部门对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给予了充分保障。

03  专家修志出精品

省地方志办自始至终给予志书编纂工作专业指导。编纂工作启动以来,多次致函我关,对修志工作提出要求。特别是“两志”总编、责任编辑分别以上门走访、座谈交流和通讯联络等多种方式,就志书编纂工作与我们进行深入沟通、悉心交流。尤其是对志书的篇目拟定、初稿撰写、总纂、初审、复审及终审修改等涉及我关的主要工作任务给予专业指导,分阶段提出明确要求,积极推动各阶段编纂工作,帮助我们进一步增强信心,提升能力。他们不分八小时内外,兢兢业业、不厌其烦为我们解惑答疑,帮助修改完善志稿。对志名、疆界、断限、体裁、结构和行文等志书体例要求严格把关,精益求精。在篇目拟定、初稿撰写和总纂合成等阶段,他们打破常规,创新工作模式,对志稿实施前置审查,确保了志书编纂有序、高效开展。充分借鉴其他省志分卷工作经验,我们外聘了3位修志专家分别担任“两志”总纂。力求以史为据,精益求精,客观、科学、完整记述1986至2005年四川对外开放发展历程。做到篇目突出特色、归属得当、标题简明、排列有序;体例横排竖写,图表规范;史料选取实事求是,述而不论;主体资料纵不断主线,横不缺要项。既客观反映期间成都海关及原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又如实记述在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中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彰显四川对外开放建设成就和良好形象,弘扬历史,传承文化。据此,志稿质量不断提升,精品目标得以实现。

04  众手成志结硕果

全关上下按既定时间节点,扎实开展编纂启动、篇目拟定、初稿撰写、总纂合成、初评审核及修改、复审及终审修改等各阶段工作。其间,我们组织业务骨干赴合肥海关学习安徽省志海关志编纂经验,邀请昆明海关修志专家来川对编写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派出工作组赴中国海关博物馆、重庆海关查证史料。借鉴四川省已出版的其他行业志以及其他省、市地方志海关志编写经验,结合四川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特点科学拟定“两志”篇目,编写资料长编及初稿,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送请志书责任总编、责任编辑审核把关,精雕细琢反复打磨,形成篇目及内容较为科学、完整的志稿。通过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凝聚各方合力,使修志这一看似“少数人的事”成为了“大家的事”,众手成志结硕果。

《海关志》除概述、附录外,正文部分共13篇、40章、114节、60万字。志稿图文配置恰当、线索清晰,全面呈现成都海关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特色鲜明,充分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成都海关为四川社会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出入境检验检疫志》除概述、附录外,正文部分共4篇、19章、67节54万字。志稿体裁丰富、内容全面,全面呈现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顺应改革开放时代潮流,履行职责,为国把关的风采。该志首次记述三检合一发展情况,全面体现改革发展历程,充分展现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科技支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行业特点和地方特色。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终审修改意见完成终审修改。“两志”编纂出版任务全面完成后,我们将对照“精品志书”这一标准,对修志工作进行总结,为四川省第三轮修志打好更加坚实的基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成都海关

来源: 成都海关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