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川报观察】留住乡愁!四川省地方志办组织专题培训保护乡村文化

作者:记者 钟振宇 来源:川报观察 发布时间:2018-09-30 19:00:00 浏览次数:333 【字体:

川报观察记者 钟振宇

带着保护乡村文化的紧迫感和使命感,9月29至30日召开的全省地方志工作培训会议,就发挥地方志文化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专题培训和部署。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但随着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迁徙,农业人口的减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一定冲击,致使传统文化基因在农村有逐渐流失的趋向。”省地方志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地方志工作部门掌握着我省全面的历史文化资料,承担着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在乡村振兴尤其是乡村文化振兴中,应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主动作为。

这次培训会,邀请省内外专家围绕乡镇村志编纂方法、用声音传播地方特色文化等课题进行专题培训。

省地方志办在部署中要求,全省方志工作部门要积极利用地方志文字记载和深度挖掘地情资源,从乡村文化振兴规划编制、文案创意到具体实施上,出谋划策、全程参与。尤其要在村史村志编纂和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博物馆、村史馆等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此外,要注重乡村振兴中资料的收集整理,用志书记录好乡村的伟大变革,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据悉,为加快保护乡村文化,省地方志办日前启动了《四川乡镇简志》编纂,开展“深入挖掘地情资源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组稿工作,征集家谱族谱,挖掘整理传统村落相关资料,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宣传等工作。目前,正在抓紧修改完善我省方志系统贯彻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加快制订地方志工作部门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意见,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内涵。

当前,我省部分各级地方志工作部门已从地方特点和优势出发,积极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如武胜县在建设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中,县史志办积极参与指导,规划团队注重从历代旧志、当代县志和地情文献资料中,挖掘农耕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选择不同村落,展示再现礼俗文化、竹丝画帘文化、剪纸文化、粮食文化、甜橙文化、民国风情等。乐山市规划编纂乐山中药材、茶叶、名食等系列农产品地情丛书等4条措施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c25265a7ef4343cb889359858e3065ff.jpg

来源:川报观察

来源: 川报观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