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蜀工蜀艺】中国传统伞艺的活化石——分水油纸伞
分水油纸伞由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生产,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400余年,其传统制作技艺被专家誉为“中国传统伞艺的活化石”。分水油纸伞多次在四川省旅游商品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优秀奖,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历史悠久。清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泸县志·卷第三》记载:“泸制(桐油)纸伞,颇为有名,城厢此业者二十余家。崇义分水岭亦多此业,而以分水岭所制为佳。近又有美美(分水花伞中一种最精美的品牌),工作益精巧。”分水岭油纸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极具中国汉族特色的民间工艺品、仿古工艺品。它保留几百年的传统制作手工工艺制作方式,其制作工艺特殊,继续保留湿糊伞技术与特殊的熟桐油配方,伞面经久耐用把实用性与审美观赏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工艺精美。分水岭油纸伞取材于天然的楠竹、岩桐木、皮纸和桐油。其制作工艺承袭了制伞大师许桐生的传统技艺。每道制作工序都富有艺术性,且复杂、精细。单是其中的一道工艺—“满穿伞”,就要用五色丝线穿,渡2000多针。制作一把伞,须经锯托、穿纹、网边、绘画、印刷、糊纸、扎工、晃油、箍烤等90多道工序,使用上百种古老的传统工具,并用当地桐子经特殊熬制的熟桐油浸泡制作而成,一把伞反复撑收3000次不损坏,清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伞顶五级风中行走不变形。分水岭油纸伞厂所生产的油纸伞以其工艺精湛、花型美观、色彩鲜艳、抗水耐温、小巧精致等特点闻名国内外。生产的“美美”牌绘花系列纸伞,均根据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绘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孔雀开屏”“双凤朝阳”“天女散花”“蝴蝶恋花”等图案,所绘花、鸟、草、虫,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细细观赏,妙趣横生。
分水油纸伞(图片来源:四川观察)
与时俱进。分水岭油纸伞手工制作技艺从初始生产的单一红色伞,逐步发展到手工绘画伞,至19世纪中叶有了石印油纸伞,现在创新发展将鲜花、树叶植入伞中。油纸伞的品种也由开始的直径一尺六寸,逐步发展到直径八寸到十二米的20余个品种的系列产品,先后推出青花系列、手造纸双遗合璧、八角伞、和伞等系列新产品。同时,推出了梅、兰、荷、竹等象征廉政的图案,与时俱进,赋予了油纸伞新的时代内涵,扩展了油纸伞的品种,同时也拓宽了销售渠道。分水岭油纸伞的功能也由单一的遮雨遮阳的实用性工具,发展为具有婚丧嫁娶、观赏装饰的历史人文和民俗文化价值的审美艺术品。油纸伞的品牌也经历了无品牌到有注册商标的过程。继“许同生老伞铺”字号后,有了“美美牌”商标,2004年分水岭镇成功注册了“美美牌”油纸伞商标。油纸伞的生产方式也由起初的家庭式生产到作坊式生产,再到工厂化生产。油纸伞的发展也经历了由多到精、优胜劣汰的历程。明末清初到20世纪70年代,是油纸伞生产的鼎盛时期,仅分水岭从事油纸伞业的匠人达1000余人,“家家都有制伞匠,户户都会编伞线”,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对分水岭油纸伞历史文化价值的发掘,其影响越来越深远。分水岭油纸伞不仅应邀参加各种国内外大型展览,被各种媒体报道和聚焦,还多次走进央视,让世人一睹其风采。2009年2月,分水岭油纸伞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刘云山、李岚清等中央领导人观看了分水岭油纸伞的展演,对这一古老而精湛的技艺赞不绝口。
分水油纸伞(图片来源:四川观察)
为让油纸伞手工制作技艺得到更好传承保护,分水岭镇中学专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岭油纸伞”传习基地,泸州特殊教育学校设立“分水岭油纸伞特长班”“分水岭油纸伞高职班”,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与四川传媒学院摄影系共建分水岭油纸伞教学实践基地。
2013年,分水岭油纸伞成功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为分水岭油纸伞制作撑起了一张保护伞。同年,教育部审定通过《泸州油纸伞》正式入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美术》下册,成为全省的教材,使用时间持续10年。创作的歌曲《油纸伞》,已唱遍大江南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