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脚成都】网上的“四川方志馆”‖陈鹤

作者:陈 鹤 来源:行脚成都 发布时间:2023-05-13 14:41:25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2023年5月12日,以传播成都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行脚成都”微信公众号发布陈鹤先生撰写的《网上的“四川方志馆”》一文,对四川省地方志办近年坚持服务社会公众在四川省情网设立“数字方志”板块的做法予以高度赞扬。感谢陈鹤先生的肯定鼓励!今日,“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及“四川省情网”特予转发。近年,四川省地方志办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理念,积极推进地方志书开发利用和走进社会公众的工作,除在四川省情网开设“数字方志”栏目外,大力推进史志“七进”,在川渝地区高校设立四川省方志馆高校分馆;向省、市、县三级公共图书馆赠送地方志书,设立地方志专柜(架)或地方文献阅览室;在183个县(市、区)设立史志阅览室、微方志馆。目前,读者可登录四川省情网,或到四川省方志馆高校分馆(目前有四川大学分馆、重庆大学分馆、四川农业大学分馆、西华大学分馆、四川师范大学分馆、西华师范大学分馆、内江师范学院分馆、宜宾学院分馆),或到南充市方志馆及其在南充境内的有关分馆、内江市方志馆有关分馆、遂宁市方志馆、眉山党史方志馆等市州方志馆及其分馆阅读地方志书。如欲购买四川省地方志办出版的地方志书或《巴蜀史志》期刊,可在“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首页的“服务”板块,点击“微店”(也可长按“方志四川”每天发布的文章后面所附微店二维码),即可进店购买。

网上的“四川方志馆”

陈 鹤

四川是中国地方志的发祥地之一。学术界一般认为,东晋时期常璩(蜀郡江源人,今四川崇州人)编修的《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的最早地方志。如中国地方志研究的先驱朱士嘉先生(1905-1989,江苏无锡人)在《中国地方志统计表·序》中称:“舆地之书,昉自先秦。方舆之志,则未闻也。今所见者以《华阳国志》为最早。”现代历史学家张舜徽先生(1911-1992,湖南沅江人)亦云:“晋人著作,现在还存在的,像常璩所写《华阳国志》十二卷……这里面的内容,很明显地以风土人物为主,虽十之七八,叙述政治沿革;但也注意到了交通险塞,物产土俗、大姓豪族,以及先贤士女各方面,无疑的是今日方志的初祖。”

此后,历唐宋元明,四川修志之风不绝如缕。两宋320年,四川(含今重庆在内)共编纂地方志194部,其中大部分散佚,但可见编修数量非常大。降及清代,四川编修的方志更是蔚为大观。据统计,清代编修的四川方志有460种之多。清代四川方志不仅数量大,而且精品多,学术名家编修的地方志层出不穷,如段玉裁修乾隆《富顺县志》,李调元修乾隆《罗江县志》,张赓谟修乾隆《广元县志》,彭遵泗等修乾隆《丹棱县志》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也非常重视地方志编修工作。截至目前,我国已开展了两轮地方志编修,出版了数量庞大的省志、市志、县志以及一系列专题志、乡镇志等。

因专业和职业关系,我需要经常查阅四川省的地方志。但大多数地方志定价昂贵,开本厚重,因此我很少购买纸质版的地方志。如确需阅读,只能去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等大型图书馆查阅。费时费力,效率不高,疫情期间,更显不便。因为这些缘故,大多数的地方志实属“养在深闺”,外人难识。

为方便广大读者阅读地方志,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办的“四川省情网”,开设了“数字方志”专栏。四川省地方志办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编修的四川地方志,全部扫描制作成电子文件。读者只需坐在家中,点击网页,便可轻松浏览四川的地方志书,快捷高效。

“数字方志”专栏下设四川省志、市县志、其他志书、四川年鉴、市县年鉴、其他年鉴、地情资料及期刊7个板块。

“四川省志”板块,收录了第一轮和第二轮编修的《四川省志》,涵盖四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各个方面,蔚为大观。“市县志”板块则涵盖了四川3州18市编修的所有市县志。例如,成都市志里便收录了两轮的成都地方志编修成果。我比较关心成都的中医药事业,每次路过坐落于红星桥旁的成都市中医医院,都忍不住多端详几眼,很想知道这所医院的前世今生,为什么这家医院又挂着“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牌子?在“四川省情网”上,我查到了《成都市志·卫生志》《成都市志(1990-2005)·社会事业》中的记载。原来,成都市中医医院“前身为成都市卫生工作者协会中医门诊部,始建于1956年12月,地址在隆盛街26号,有职工13人。1959年扩建为成都市卫协中医医院,有职工43人,设病床30张。1960年4月,更名为成都市中医医院,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全民所有制单位,属市卫生局直接领导。1963年4月,迁至红星中路44 号现址。”“2002年2月,经成都市委、市政府批准,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成都市中医医院合并,成立成都市中医药集团。”而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则在1985年被命名为“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读罢《成都市志》的相关记载,终于明白了成都市中医医院的来龙去脉。

“其他志书”板块则包含了抗震救灾志、专题志、部门志、区域志、乡镇志等。四川年鉴、市县年鉴和其他年鉴板块,则收录省市县和部门、行业的年鉴。地情资料专门收录关于四川的文史著作和旧志整理。例如稀见方志《刘赞廷康区36部图志点校》《西康通志稿》以及近年来新编写的《武侯街巷》《华西坝记忆》等,都可在网站上轻松阅览。

编史修志,重在为用。近年,四川省地方志办大力推进读志用志,坚持为社会公众服务,想读者所想,“四川省情网”上的“数字方志”,真可谓“网络四川方志馆”,让读者足不出户便可阅览全省的地方志书;如购买地方志书,长按“方志四川”微店二维码即可进店购买志书及《巴蜀史志》杂志,非常方便。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行脚成都

文/图:陈 鹤

来源: 行脚成都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