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川剧川曲】麦洼藏戏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国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说唱、歌舞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浓郁、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享誉四海,在2009年被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艺等若干形式相结合的表演。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在四川阿坝州根据不同方言又分为安多藏戏和嘉绒藏戏。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洼藏戏
据《阿坝州志》载:“拉卜楞贡唐三世旦贝卓美所编的安多戏《贡波夺尔基》,于18世纪中期传入四川安多地区。”据《红原县志》载:“阿坝州境内藏戏最早出现在红原县,最先传入麦洼地区。传之初,藏戏为寺院所有。”而麦洼藏戏则是流传于红原县麦洼地区的安多藏戏支派,前期主要依托寺庙来传承发展。
麦洼藏戏团是阿坝州最早的藏戏团,成立于1949年春末夏初,为麦洼寺僧侣藏戏团,是祝青寺学戏的演员及拉卜楞寺派遣的三位大师于返回祝青寺途中,在阿坝州成立的第一个藏戏团,一般在一年一度的祭山活动与藏历年进行演出。1958年随寺院的解体而撤销。1982年,在党和政府的重视扶持下,各民族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收集和保护,掀起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潮,麦洼乡抓住这一契机,于1983年重新组建藏戏团,使已濒临灭绝的麦洼藏戏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1986年,戏团主要由在剧团当过演员的还俗僧人和牧民演出,而不再由僧侣组成,实行售票演出制,在牧闲时不定期集中排戏。近年来,党和政府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国家拨付的专项经费大力扶持下,藏戏团的设施设备、服装道具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该团有40名演员,主要剧目有《罗日让窝》《志更达清》《卓瓦桑姆》《松赞干布》《直末更登》《堪罗秋生》等,反映人民群众对英雄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麦洼藏戏多为露天演出,分开场戏、正戏、结尾三个部分,配乐包括笛子、牛角琴及银制的碰铃、手鼓(大鼓)等。麦洼藏戏不同于阿佳拉姆、南木塔等藏戏,主要是其演员服装道具较简单朴素,除特殊角色外,大部分角色不戴面具而是直接用油彩涂在脸上化妆。其剧情相对固化,演出中常穿插一些当地民间歌舞,并将唱、白、舞更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强了戏剧效果,比传统藏戏更贴近生活,观赏性较强。1983年,由古罗州、陈戈导演《牟尼赞普》参加建州30周年文艺汇演。其录像参加在昆明举办的全国藏戏比赛,荣获剧目演出奖及中央宣传部、中国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间艺术研究所四家单位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1984年,阿坝州文化局在红原县城举办“阿坝州首届藏戏汇演”,红原业余藏戏团演出剧目《牟尼赞普》备受好评。
每逢节假日,麦洼藏戏团都会到红原县各乡镇公益演出,演出内容主要以弘扬藏汉民族团结一家亲,宣传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爱护幼小、传承文化、破除陋习、开拓创新等方面为主。在红原县川西北第二届牦牛文化节、雅克音乐季、若尔盖县庆上麦洼藏戏都作为重头戏表演,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麦洼藏戏的传承与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推动了民族文化交流,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效促进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