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弘扬传统文化 用心用情讲好四川故事——写在“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关注用户突破37万之际
守正创新弘扬传统文化
用心用情讲好四川故事
——写在“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关注用户突破37万之际
“方志四川”新媒体编辑部
步履铿锵,星辰为证。2022年8月22日,“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关注用户数达37.35万,累计阅读量达5.26亿次(其中,“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数突破2万,是2017年底关注用户数的20倍)。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四川方志人乘势而上、奋楫前行的坚持,是“方志四川”人笔耕不辍、以文会友的初心,也是所有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方志声音、讲好四川故事的人们携手跨越山海、共赴梦想的坚定身影和奋斗足迹。
行稳致远,砥砺追梦。 近年来,“方志四川”新媒体一方面坚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场,传播方志声音,传递时代正能量。另一方面,以慢工出细活的严谨,十年磨一剑的执着,对发布在“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的所有文章精雕细琢,用心用情打造文化精品,讲好四川故事。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正在成为推动四川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一、始终以文化自信引领“方志四川”新媒体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纵贯古今的中国地方志,本身既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容纳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建立伊始,“方志四川”新媒体就始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新时代的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在宽广的社会视野中讲述古往今来发生在巴蜀大地上的动人故事。
调整定位把导向。作为“一方之全史”的地方志,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当下和未来。省地方志办准确把握机遇,将“方志四川”新媒体从地方志业务平台调整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巴蜀文化传播平台。同时,与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读者报》等媒体建立稿件合作使用关系,构建立体宣传大格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资政辅治、教化育人、助力发展的得力助手,也让地方志在与时代社会要求、人民群众期盼的同频共振中,绽放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社会影响力。
完善内容强风向。“存史、育人、资政”是地方志部门的基本职能。承载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发挥地方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重要作用,是地方志部门的根本追求,也是“方志四川”新媒体的志向。“传统文化”“文史英华”“四川历史名人”“节日节气”等栏目文章,汇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有的精神价值;“红色记忆”“巴蜀英烈”等栏目文章,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成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源泉;“改革发展”“奋斗者”等栏目文章,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严格把关稳航向。省地方志办始终坚持全面强化网络阵地建设和管理,让党的声音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始终注重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方志四川”新媒体在宣传发布中始终注意严把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以对党和国家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加强对文章的衡量选取、清样校对和逐级审核,力求用心用情用力传播方志声音、讲好四川故事。
二、始终以联动共振构建“方志四川”新媒体发展格局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从诞生伊始,就树立起联合构建的思路和发展格局。这既是地方志部门顺势而为、履职尽责的重要体现,也是互联网时代“方志四川”新媒体发展作出的正确抉择。
这是开放的思维。从“一本书主义”到“十业并举”,从“两微一网”到“两微十一号一网一刊一台一店一馆”(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微博、人民号、新华号、澎湃号、搜狐号、头条号、企鹅号、川观号、封面号、抖音号、百家号、网易号、四川省情网手机版、《巴蜀史志》期刊电子版、喜马拉雅FM电台、微店、个人图书馆)新媒体矩阵的建立,四川省地方志办坚持以开放思维紧抓信息化时代历史机遇,充分运用“互联网+”,将地方志与传统媒体、新媒体充分结合,努力实现各平台间内容互补、风格相辅,打造出富有四川特色和四川品味的传统文化、巴蜀文化立体传播格局,地方志中包含的丰富内容也随着新媒体矩阵的建立,在不同平台中叠加、互动,从而产生更广范围的联动和共振。
这是创新的脚步。“方志四川”新媒体建设,始终紧随时代步伐,不断加强传播手段的创新。2018年9月,在“喜马拉雅FM”正式开通“方志四川”官方电台,以四川特色志书为依托制作的《舌尖上的四川》《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滚滚驾到150年,还不来听我卖个萌》《川剧的前世今生》等10余个专辑800余篇音频节目,深受听众欢迎,多个专辑单篇播放量均上万次。2019年6月,改版上线“四川省情网”,截至2022年8月,浏览量2.71亿人次,独立访客2067万名。2021年,“方志四川”新媒体20篇文章阅读量在50万以上。2022年,“方志四川”人民号2篇文章阅读量超1500万;“方志四川”新华号10多篇文章阅读量超100万……“方志四川”新媒体已初步构建起视野广阔化、触角前沿化、主题重大化、内容专业化的运行机制。
音频节目“舌尖上的四川”
音频节目“川剧的前世今生”
这是奋斗的成果。2019年,“方志四川”官方电台荣登国内知名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2019政务音频巅峰榜”,音频节目《舌尖上的四川》被评为全国政务专辑人气类前十名;2020年,“方志四川”澎湃号获“澎湃新闻·文旅传播榜”第三名、川观号获评2020年度优质政务类“川观号”;2021年,“方志四川”澎湃号获评2021年度“优秀澎湃政务号”、封面号获评2021年度“优质政务封面号”。“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正在风云激荡的时代画卷中,踔厉奋发,书写着四川地方志信息化发展的一页又一页崭新篇章。
方志四川澎湃号、川观号、封面号2020-2021年获奖奖牌证书
“方志四川”获评2020年度优质政务类“川观号”
“方志四川”川观号获评2020年度优质政务类“川观号”,图为颁奖仪式
三、始终以用户思维搭建“方志四川”新媒体发展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方志四川”新媒体自建立以来,便始终坚持凝聚群众力量,汇聚群众声音,集聚群众智慧,在质朴平凡的日常点滴中实现与作者、读者和社会大众的积极互动和情感共鸣,画好线上线下“同心圆”,让那些念念不忘的承诺,清澈温暖的回响,共谱成“方志四川”新媒体和谐灵动的发展乐章。
转换主体激发创作活力。新的传播形势下,过往信息传播模式完全被打破,曾经单向获取信息的受众从“接受者”变为“传播者和接受者”双重身份。“方志四川”新媒体及时调整思路,从“闭门修志”转变为“开门兴志”模式。同时,尽可能地让更多读者参与到创作过程中,成为“方志四川”内容供给的主体。近年来,省地方志办一方面通过组织全省各级地方志系统积极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广泛征集稿件充实新媒体平台内容;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创作者劳动成果,每年发布的优秀文章结集成《蜀韵纪事》系列丛书,在国家级出版社公开出版,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传播。2022年3月,省地方志办向2021年文章阅读量在50万以上的作者颁发荣誉证书,进一步激发用户创作活力,形成良好的双向循环。
《蜀韵纪事》(第一、二辑)书影
向2021年“方志四川”文章阅读量在50万以上的作者颁发的荣誉证书
加强互动挖掘传播潜力。“方志四川”清醒认识到:加强与用户长期有效的互动交流,是增强信任、扩大影响的重要手段。在新媒体运营中,始终注重用户体验,增强内容的知识性、可读性、有用性;始终注重把握共情心理,高度重视用户留言评论,及时通过点赞、评论回应用户关切,让用户通过互动获得满足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用户阅读和转发“方志四川”频率,增强用户黏性,挖掘传播潜力。2022年3月,省地方志办向近年来在“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上留言居于前列的用户颁发荣誉证书,感谢他们对“方志四川”的中肯点评、对发布文章史实数字的考订辨析、对巴蜀文化的赞美和敬意。长期积极的良好互动,在“方志四川”与用户之间建立起持久稳定的情感连接。
2021年向留言较多的“方志四川”网友颁发的荣誉证书
凝聚共识汇聚发展动力。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空间成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凝聚社会共识的主阵地。事实证明:“方志四川”新媒体的发展,是省地方志办充分履职尽责、扩大方志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凝聚社会共识、汇聚地方志事业发展动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省地方志办通过新媒体发布“忆沧桑·记奋斗·颂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征文”“百年辉煌百年荣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疫情防控四川在行动征文”“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征文”等一系列征文作品,更好地向用户和社会传递正能量,增强主流价值影响力。2022年5—6月,在网络上开展全省高校大学生地方志知识竞赛,14000余名高校学生参加比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巴蜀文化也在莘莘学子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百年辉煌 百年荣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方志四川”新媒体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致力于打造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巴蜀文化的重要阵地,努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情感、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为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助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作出地方志部门的积极贡献。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方志四川”新媒体编辑部(执笔:朱丹)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