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省地方志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传承粮食文化 做好读志用志工作

作者:邓肖亭 发布时间:2015-12-01 10:19:00 浏览次数: 【字体:

同志们:

刚才,省粮食志办公室的同志汇报了从2006年到2015年以来《粮食志》的编修工作,《粮食志》的顾问及原编委主任、主编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总结回顾了第二轮断代史间粮食工作取得的成就,省地方志办马小彬主任今天亲临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粮食志》编修工作的成绩,也提出了做好读志用志工作要求,这既是对我们的鼓励,更是对我们进一步加强粮食文化建设的鞭策。在今天《粮食志》出版发行暨读志用志工作会上,我们回顾历史、照鉴未来,光阴的岁月脚步匆匆,沉淀的是日久弥新的记忆和一份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厚重而精美的《粮食志》的问世,见证着全省粮食人的不懈努力,凝聚着编志工作者们的笔耕不辍,为进一步传承粮食文化、做好读志用志工作,下面我谈几点感受和意见:

一、《粮食志》的顺利出版,是全省粮食人众手成志的精神硕果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内涵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确立了地方志工作是各级政府和部门地方志基础性工作、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地位。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四川省第二轮修志工作的通知》,启动了全省第二轮志书的宏大编纂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省志编办的直接指导下,省粮食局党组高度重视《粮食志》的编修工作,成立了《粮食志》编委会,落实了局志编办人员和参编单位,采取争取经费下拨或借支归垫等形式,积极支持编志工作有序开展。《粮食志》历经9年来的编修,在全局上下16个参编单位和各市(州)的支持下,从学习培训到资料收集、从初稿到终稿,建资料卡1.5万多份,历经几十次通稿打磨和前后十多次的评审会议,400多万字的资料长编终成63万字的终稿。本轮《粮食志》出版,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时意义,这是一部以粮食经济转型发展改革为主线,运用了多种编志体裁,较为详实客观反映断代史的志书,不仅粮食人读着亲切,每一位时代过来人都会有共同的追忆,寻找到生活的烙印。众手成志,秉笔直书,我们欣慰地看到一批参编的年轻干部在成长,也更加深切缅怀几位已离我们而去的参编老领导、老同志。这里,我代表省粮食局党组,向所有参编的同志们道一声辛勤的问候,向获得通报表扬的市州再次表示祝贺,向所有关心支持《粮食志》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二、发挥史志资政传史教化作用,做好粮食志读志用志工作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作为软实力,不仅可以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甚至能发挥比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更大的作用,正所谓“纤笔一支胜似毛瑟三千”。中国粮食文化史照映的就是一部中国五千年灿烂而悠久的文明史,“粮食”一词,最早在先秦古籍《周礼》之中就已出现,古人先哲“平粜贵籴”的调控理念,就是遵循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四时合序”的农耕文化,就是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民食为天”、“国之重宝”、“食为政首”、“藏粮于民”、“兼收并蓄”等一系列优秀粮食文化遗产,是粮食人的血脉和精神家园,是我们粮食文化的根。“一个人不知道何来,将不知去向何处,更不知身在何方?” 修志以存史,知史而鉴今,本轮《粮食志》将粮食行业断代期间历史和现状的兴衰起伏、发展变化,用文字、图表等形式记载下来,保存下去,除“存史”外,他的宝贵价值是服务当代的“资世”作用,关键是做好读志用志工作。

如何读好志,用好志,充分发挥好这部志书的作用。首先,要做好宣传,提高《粮食志》的知名度。再好的志书,即使“精品”、“佳志”,不去向社会宣传、介绍,孤芳自赏是得不到别人认可的,就只会藏之书库,束之高阁。要广泛宣传,大造舆论,今天我们举行首发式,也是宣传,但远远不够,还要借助网站、《西部粮油信息》、《粮食问题研究》杂志等平台进行宣传,可采用简报、内容简介宣传单等形式,向社会昭示新一轮《粮食志》问世,把《粮食志》介绍给广大读者。省地方志办一直高度关心重视《粮食志》的编辑出版工作,通过全省编志工作学习会、《巴蜀史志》等多种渠道推荐《粮食志》。其次,是读志。通过读志方可深知志,才能知道哪些工作可应用志,能用到哪些领域,哪些方面。希望广大粮食工作者,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读志明鉴。《粮食志》是一部专业志,品读这部志书,可以帮助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历史和现状,了解粮食工作的特殊性,把握规律性,开阔视野。1986年至2005年这20年间,四川粮食工作取得了很多重大成就和好的经验,完成了粮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大变革,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四川粮食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也走了一些弯路。回顾历史反思现在,有助于探索今后的发展方向,提高研判能力。最后,要使用志。修志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为了服务现实社会的发展需求,唯有学志用志,才能充分发挥志书“存史、资政、育人”的独特作用。我提倡三个“作为”,一是把《粮食志》作为研究四川粮食行业持续发展、辅佐管理得失的工具书。现在许多领导新到一地任职,往往先找来当地志书通读一遍,原我省一位省委书记曾提倡“应为各级领导干部配新编方志,作工作用书,随时翻阅,利用。”为此,我们这次为各市州、县市区都赠送了《粮食志》,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希望大家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二是作为新进人员认识了解粮食行业的启蒙书。现在人员流动性大,进出频繁,要把《粮食志》作为新进人员培训的重要教材,让新进人员吸取历史传承的“养份”,这是尽快熟悉、了解粮食工作的一条捷径。三是作为职工继续教育的教科书,“粮食方志、方知粮食”,温故而知新,以志励人,为教育服务。

三、以潜心编修志书的敬业精神,创新驱动粮食事业新发展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优良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等话。宋朝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中国灿烂悠久的文化得以代代相传,修志工作发挥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桥梁作用,编纂志书是为世修志,为业存史,为人写传,既是一项光荣的事业,又是“辛苦、艰苦、清苦”的“坐冷板凳”工作,既需要融会贯通、孜孜不倦、厚积薄发的知识容量,又是一项经年累月的体力和智力的挑战,对修志工作者是一项长期的考验。不同的岗位,虽然面对不同的工作要求, 但共同的是“敬业者必定乐业、乐业者必定精业”,有敬业精神的人必定有强烈的事业心,无论大事小事,都会认真对待,淡泊名利,摒弃浮躁,不断追求卓越,不断提升境界。

当下,受国家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下行的影响,我国粮食市场也出现了“国内外粮价倒挂、主产区与主销区粮价倒挂、成品粮与原粮价格倒挂”“三重倒挂”的现象。严峻的经济形势短时期内还难言见底,如何统筹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成为各界关注焦点,在困难与挑战面前,更加需要智慧和担当,更加需要拼搏和实干。按照“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分析经济变化的新脉络,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构建发展新机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家园,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格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我省粮食工作如何紧紧围绕新形势、新战略、新布局和粮食新安全观,找准关键、精准发力、寻求突破?需要每一位粮食工作者主动思考、主动作为、主动担当。“不变的只有变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实施,从制度层面发力粮食安全顶层设计;粮食基础设施纳入民生工程建设,国家粮库尚需进一步确权明晰公共产品属性;粮食目标价格的实行,多方利益诉求重新寻找新的平衡;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如何深水前行做强做优做大国企;加快粮食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等等。现全省粮食工作发展不太平衡,有的市粮食局积极作为,工作亮点纷呈,整个团队昂扬向上,但也有个别的市州粮食局士气不振、工作不力、为官不为,地方区域粮食安全令人担心。今年,我省将开展对各市州粮食安全责任制的考核工作,考核是手段,不是目的,关键是要以民为本,把确保粮食安全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落在实处。

同志们,“江河之有昂扬之气,故成浩浩景象;树木之有昂扬之气,故成莽莽林海;土石之有昂扬之气,故成峨峨高山”。以粮食安全为天下己任,以粮食发展为奋斗追求,粮食工作的持续推进,需要全体干部职工以“三严三实”为要求,用饱满的热情对待本职工作,执着坚守,持之以恒,敢于谋划、敢于创新、敢于作为。仰望星空,浩瀚的历史长河不断向前,行者将会留下踯躅而坚实的脚印,我们相信,当代粮食人的努力将会翻开时代新的篇章、无愧于粮食历史的未来。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