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地方志办公室)多维发力助推地方文化建设创新突破
筠连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地方志办公室)立足“存史、育人、资政”职能,以深挖历史资源、联动文艺力量、创新文化服务为抓手,主动融入全县文化发展大局,为擦亮地方文化品牌、赋能文艺事业繁荣注入“史志动能”。
深挖资源,厚植文化根基。聚焦红色文化与本土特色,为文艺创作提供“源头活水”。充分查阅文献档案、走访历史见证者,编纂党史专题书籍《档案见证: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筠连力量》,真实客观反映筠连人民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热潮中用实际行动诠释无私奉献的筠连力量;结合筠连县情,开展龙碗大堰专题走访,策划《筠连县地情专题·龙碗大堰研究专辑》《筠连人文简本(龙碗大堰卷)》等项目,挖掘地方志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深入挖掘地方珍贵素材,推进特色村志编纂,生动翔实记录乡村发展历程,厚植文艺创作土壤,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
跨界联动,激活创作活力。创新“史志+文艺”协作机制,深化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各单位协同联动,打好组合拳。以史志成果为基础,与县委宣传部建立常态化合作,围绕“地方文化”等议题碰撞创意,推动历史资源向文艺精品转化;联合县文广旅游局,组织史志工作者与文艺工作者结对,开展“非遗技艺寻访”主题采风,助力编纂《非遗里的宜宾》;联合县老促会,调研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为探索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路径提供史料考证和历史深度,成为本土文化发展的“智库支撑”。
创新载体,拓展服务阵地。打造多元文化传播场景,推动史志成果“破圈”传播。规划建成党史馆,设置红色故事展墙、老城风貌再现等沉浸式展陈,打造集教育、创作、展示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依托“史志筠连”微信公众号持续推出“党史故事”“地情人文”“史志动态”“历史上的今天”等线上专栏,活化历史记忆,强化传播效果,实现文化服务从“纸面”走向“云端”;印发《筠连人文简本》等文化丛书,举办史志知识讲座,推出精品课堂,共建史志书角、史志文化墙等,将史志元素融入群众文艺活动。
筠连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地方志办公室)将持续深化与文艺领域双向赋能、融合创新,更加积极主动融入文化建设工作,以更富活力的实践为全县文化繁荣贡献专业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