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史志研究又有新突破:民国《荣县乡土志稿附属全图》珍本重现,千年古县文化瑰宝归乡
近期,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在系统梳理地方旧志、编撰《自贡简史》过程中,取得又一项重大发现——成功确认并复制回民国时期珍本《荣县乡土志稿附属全图》。这一成果填补了千年古县荣县乡土志缺失的历史空白,为川南地域文化研究、清末民初社会变迁探索提供了珍贵文献资料。
尘封百年终现真容:从线索追寻到馆藏发现
此前,自贡市地方志办在清理旧志时发现,同为千年古县的富顺县留存有清末《富顺县乡土志》,而荣县却未见同类专志。在深入查证过程中,《荣县旧志通编》中关于“詹鸿章《乡土志》”的记载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书中详述了荣县范氏兄弟抗击流民武装“姚黄”的历史事件,有力佐证了该志书的真实存在。
随后,巴蜀文化学者钟永新先生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官网馆藏目录检索,成功锁定馆藏《荣县乡土志稿附属全图》1册。经确认,这是一部1920年的彩色绘本,内含16幅区划地图,包括“荣县十五区界域全图”1幅、“中区图”1幅、“东区图”3幅、“南区图”6幅、“西区图”3幅、“北区图”2幅。这些地图标注细致,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在尘封百年后终于重见天日。
跨越时空接力文化:从珍本复制到文献回归
在国家图书馆支持下,《自贡简史》编撰团队成员张强教授经多方协调,近日顺利完成《荣县乡土志稿附属全图》善本的高清复制工作并迅速回归自贡。经自贡市地方志办考证,这部志书由清末荣县岁贡詹鸿章主撰。詹鸿章作为晚清荣县知识精英代表,人生经历丰富,不仅参与了《荣县乡土志》的编纂,还曾东渡日本,就读于弘文师范学堂,不失为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见证者之一。
尤为重要的是,“荣县十五区”这一区划设置,在现存《荣县志》中并没有相关内容记载,此次发现尚属首次,进一步丰富了荣县的历史资料。
学术价值影响深远:从丰富志种到填补空白
《荣县乡土志稿附属全图》的回归以及《荣县乡土志》的发现,除了新增自贡旧志的种类外,在学术研究层面还具有多重价值:其一,16幅手绘地图真实还原了百年前荣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貌,为研究自贡地区城镇化进程提供了直观的一手资料;其二,詹鸿章等人编纂乡土志的举动开启了一方的乡土教育,反映出20世纪初知识分子在爱乡与爱国之间的探索;其三,书中关于清末民初荣县山川、地理、政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记录,可补充正史记载的不足,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多细节。
此次《荣县乡土志稿附属全图》的重现,是自贡史志研究的重要成果,将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迈向新的高度,也为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自贡市地方志办将依托《荣县乡土志稿附属全图》,继续探寻《荣县乡土志》全书,也希望有志之士助一臂之力,共同为编纂自贡旧志集成创造条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