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省地情动态>市县动态>详细内容

芦山县地方志办积极有为 高效服务“4·20”灾后恢复重建

来源:芦山县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12-25 16:07:00 浏览次数: 【字体:

在波澜壮阔、亘古未有的“4·20”芦山强烈地震芦山县灾后恢复重建历程中,芦山县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积极有为、主动作为,立足地方志文化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为打造灾后重建特色(亮点)工程提供坚实的文化软实力支撑,有力发挥了地方志文化在服务全县灾后恢复重建中的特殊作用,充分彰显了地方志文化自信。

一是编辑出版《姜城春秋》(第6期·“芦山县城历史文化”特刊),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芦山县城的历史变迁和历史文化元素;编辑出版《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览胜》(专刊),全面系统地挖掘了芦山雕刻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地位与成就、特色与底蕴等内涵元素;与县旅游局合作,编辑出版《芦山文化旅游资源要览》一书,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全县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与现状、自然禀赋、历史文化底蕴等情况;编辑出版《秀美芦山千古颂》一书,收集、整理了二百余首芦山古典诗文作品;在《芦山年鉴》(2017卷)中特设“生态绿色产品”专栏,系统发掘、整理了芦山地方特色生态绿色产品的历史文化底蕴。

3f51bfe9d33343da8bf4597a7cf2675a.png

建成后的芦山县“4·20”灾后恢复重建特色(亮点)工程项目,如“汉姜古城”“文庙古街”“中国乌木根雕艺术城”、 三个国家AAAA级景区;“芦山白茶”“芦山绿茶”“龙门花生”“芦山弥猴桃”“芦山桂元棒棒鸡”等农副产品申报国家“地理商标”等均采用了芦山县地方志办编辑出版的以上地情文献书刊所提供的最重要、最权威、最详实的基础资料和历史文化元素。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建成后的特色(亮点)工程项目中,约80多个项目直接引用《秀美芦山千古颂》收录的古典诗文作品110件;在全县建立的56处铭恩碑记中,有42处铭恩碑记摘引《秀美芦山千古颂》收录的古典诗文作品63件。其中,县地方志办独立撰写铭恩碑记13篇。

二是全程参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审查。“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县规划委员会将县地方志办列入了成员单位,直接参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审查。自灾后恢复重建启动至今,县规委会共召开160多次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项目建设规划设计方案等审查会议,县地方志办作为成员单位全程参与,共提出相关修改建议、意见90多条,规划设计单位共采纳运用76条。此外,县地方志办还按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独立承担、并圆满完成了“芦山县灾后重建规划馆”布展方案的修订和综合文本的撰稿。

三是编纂出版“一志”“一记”,为世人留下知往鉴来之信史。为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地记载“4·20”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宏伟历程和巨大成就,县地方志办与县重建办联合编纂出版了两卷《“4·20”芦山强烈地震芦山县灾后恢复重建大事记》,并单独编纂《“4·20”芦山强烈地震芦山县抗震救灾志》,计划2018年底出版发行。

芦山地方志文化在全县灾后恢复重建中所彰显的魅力和效果得到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在县重建委印发的《芦山县“4·20”灾后恢复重建三周年工作总结回顾》一文中,共计3处约700余字对地方历史文化在灾后重建运用中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明确表述。如,在此文第二部分“勇担重任,坚定重建追赶,攻坚克难践行重建新路”之第5小节“重建水平得到新提升”中表述到:“……在飞仙关镇、芦阳县城、龙门乡等重要节点,通过充分挖掘芦山特有的汉文化、羌文化 、根雕石刻文化、红军文化等,打造建筑的差异性、景观的差异性、文化的差异性、产业的差异性,避免千城一面的建筑风貌,着力体现形态、生态、文态、业态,实现全县水平提升节点的差异化发展。”……

三年重建,芦山地方志文化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地方志文化自信力得到极大提升,必将有力促进芦山地方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芦山县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来源: 芦山县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