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省地情动态>市县动态>详细内容

费尚全 ‖ 蓬安县圆满完成旧志点校整理工作

作者:费尚全 来源:蓬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7-17 15:39:06 浏览次数: 【字体:

蓬安县圆满完成旧志点校整理工作

费尚全

蓬安县,自南朝梁武帝天监六年(公元507年)置相如县、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置蓬州,到民国2年(1913)更名为蓬安以来,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蓬安修志则从宋始,先后有10部之多。其中,《蓬州图经》《咸安志》《蓬州志五卷》已佚失,有史料记载而无存书者四部,建国后新修县志3部。

蓬安县志办点校整理的明正德《蓬州志》、清道光《蓬州志略》、清光绪《蓬州志》《民国蓬安县志稿》

近年来,蓬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遵照习近平总书记“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的指示和《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合作,深入开展旧志点校整理工作”要求,攻坚克难,锐利进取,圆满完成了旧志整理工作。

明正德《蓬州志》点校整理

明正德《蓬州志》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纂成。清道光九年(1829),洪运开编修《蓬州志略》时说:“欲取州志考其兴废之故,则并阙志书”(《蓬州志略·序》)。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方旭编《蓬州志》时,在序中亦说:“明吴德器尝编辑十卷,洪运开作志略时,已求其书不得,其阙也久矣!”1984年,蓬安县地方志办副主任蒋明善在成都一家书店《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考录》中,查知宁波天一阁收藏有明正德《蓬州志》。蓬安县地方志办派人赶赴宁波天一阁查找,由于此书已属文物,不能借阅,仅从幻灯投影中大略抄录了几页,遗憾而归。

2007年,蓬安县纪念相如县建县1500周年时,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市县志处副处长、副编审、《四川省志》副总编马国栋把从网上购得上海书店出版的明正德《蓬州志》影印本赠与蓬安县司马相如研究会。

2012年10月,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理事长、蓬安县地方志办顾问、蓬安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赵正铭向县政府递交《关于整理、重印蓬安现存最早的县志—明正德<蓬州志>的建议》。《建议》认为,明正德年间编纂的《蓬州志》,是蓬安现存最早的一部县志,是珍贵的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也是蓬安研究和宣传司马相如故里的重要证据。马国栋赠与蓬安县司马相如研究会的明正德《蓬州志》为县域内孤本,得来不易。研究和确认蓬安县是司马相如故里,必须依据史志记载和历史遗址、遗迹,明正德《蓬州志》对此的记载,可谓铁证,如该志记载了蓬州自运山(燕山寨)迁至相如县司马相如祠堂之左建州署,元末兵毁之事;记载了景贤堂将司马相如列为“乡贤”之首的史实理由;记载了长卿祠修建、重建的史实和长卿祠的具体位置;收录了关于司马相如故里在此的部分诗文,有的是首次发现,对研究和宣传蓬安县是司马相如故里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建议县政府同意由县地方志办牵头,整理、重印明正德《蓬州志》。

2012年12月,蓬安县地方志办向县政府呈报《关于整理、重印蓬安现存最早的县志—明正德<蓬州志>的请示》。12月30日,县政府批复同意县地方志办整理、重印明正德《蓬州志》。

2013年起,蓬安县地方志办开始点校整理明正德《蓬州志》。2015年10月,由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名誉会长邓郁章负责点校整理,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金生杨进行审校的明正德《蓬州志》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40万字,由前言《明正德<蓬州志>的价值》(邓郁章撰写)、正文及原书影印本3部分组成。该书出版后,获四川省第十七次地方志优秀成果旧志整理类一等奖,同时获四川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名誉会长邓郁章(图片来自网络)

2016年7月20日,蓬安县委、县政府召开明正德《蓬州志》(点校本)发行座谈会。四川省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马小彬,四川省侨联顾问冯文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夏建平,南充市地方志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于明,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名誉会长、明正德《蓬州志》(点校本)点校邓郁章,蓬安县委书记蒲国,蓬安县委副书记、县政府代县长崔竹君,蓬安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杨炯及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省、市、县新闻媒体记者等共65人参加座谈会。蒲国在致辞中指出:明正德《蓬州志》是川渝地区除明永乐《泸州志》外,现存最早的一部志书,内容完整齐备,文献价值极高,是不可多得的方志瑰宝,对佐证相如故里在蓬安提供了真实可信的史实,是研究相如文化的重要典籍。中国社会科学网、四川新闻网、四川在线、《南充日报》《南充晚报》等新闻媒体对明正德《蓬州志》(点校本)发行座谈会进行了报道。

2016年7月20日,蓬安县召开明正德《蓬州志》点校发行座谈会。主席台上就坐的是(从左至右)县政府副县长杨炯、县政府县长崔竹君、省地方志办主任马小彬、县委书记蒲国、南充市地方志办主任夏建平

2016年7月20日,蓬安县召开明正德《蓬州志》点校发行座谈会。图为四川省地方志办主任马小彬(右一)向参会人员赠送《蓬州志》

2016年7月20日,南充市地方志办主任夏建平在明正德《蓬州志》点校发行座谈会上讲话

2016年7月20日,《蓬州志》点校邓郁章(右)在明正德《蓬州志》点校发行座谈会上发言(左为南充市地方志办副调研员于明)

2016年12月,明正德《蓬州志》(点校整理本)获四川省第十七次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2017年2月,获四川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清道光《蓬州志略》点校整理

道光九年(1829),蓬州知州洪运开组织分修,编次、校对,督梓人员编修,自任总纂。其中有进士、举人,监生、廪生、附生等9人,于当年岁次己丑仲冬,未迎月而居然成书;全书10卷约8万多字。此刻本,原书县内无存,仅泸州、重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各藏1部。

2018年6月,蓬安县地方志办聘请西华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金生杨签定点校、整理清道光《蓬州志》。金生杨教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点校、整理《蓬州志略》后,写了《洪运开与道光<蓬州志略>》前言。在5000字的前言中,金生杨教授高度赞扬了洪运开任蓬州知州时清正廉洁,关注民生,能文善书,纂修志书的功绩。2019年4月,点校、整理后的清道光《蓬州志略》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12.7万字,配有地舆城池八景全图,包括蓬安城图、地舆全图、双蓬叠翠、五马排空、牛渚渔歌、马鞍樵唱、嘉陵晚渡、广慈晓钟、琴台夜月、石壁晴云。

蓬安县志办点校整理的清道光《蓬州志略》

清光绪《蓬州志》点校、整理

清光绪《蓬州志》,系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原附有蓬州廪生伍联珠创绘的州志旧图,县内存书无此图。民国16年(1927),在蓬安县教育局内设修志局后,黄忠源测绘了蓬安县行政区划图,督学黄坤及测绘了县城图,教育科长黄虎勋作序。民国24年(1935)重印400部,封面题名《蓬安县志》,全志分上、中、下3册。

2019年3月,蓬安县地方志办再次聘请金生杨教授点校整理清光绪《蓬州志》。该书由西华师大金生杨、邱凯莉、张丽平点校整理。金生杨教授写了《桐城方旭与(光绪)<蓬州志>》前言。1万字的前言,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方旭与蓬州、光绪《蓬州志》的编纂与重印、光绪《蓬州志》的成就与不足。2020年6月,点校、整理后的光绪《蓬州志》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全书20万字,配有光绪《蓬州志》书影,方旭像3幅,方旭水墨山水图、方旭行书诗轴各1幅。

蓬安县志办点校、整理的光绪《蓬州志》

《民国蓬安县志稿》点校整理

民国36年(1947年),伍彝章自费组织人员编纂的民国《蓬安县志稿》完成,因经费问题未付印,共12册,县内仅存工笔手稿本11册,第1册遗失。1959年,苏眉生补写民国《蓬安县志稿》遗失的第1册第1、2卷约4万字,1966年,补写稿刚成,遭受“文化大革命”冲击,补写稿不知去向。民国《蓬安县志稿》内容包括疆域、建置、古迹、赋役、礼俗、职官、学校、选举、官师、人物列传、农桑、工商、交通、武备、自治、物产、艺文、金石、事纪等。上限东汉永寿四年(158年),下限民国35年(1946年),约30万字,记述了蓬安县从汉初至民国时期2200余年的历史,是蓬安历史上内容丰富、价值较高的一部著述,对于了解蓬安过去县情具有重要价值。

1984年,蓬安县开始编纂社会主义第一轮新县志,为给各部门编纂县志分志、部门志提供史料和借鉴,蓬安县地方志办对民国《蓬安县志稿》进行整理,采用拍照制版、复印方式,复制民国《蓬安县志稿》。复制的民国《蓬安县志稿》为16开竖排平装本,共11册,翻印100部。

2016年4月,为保护、开发、利用民国《蓬安县志稿》,促进蓬安文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蓬安县地方志办决定对民国《蓬安县志稿》进行点校整理。2017年7月,民国《蓬安县志稿》(点校本)由九州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全书65万字。

2018年12月,《民国蓬安县志稿》点校整理本获四川省第十八次地方志优秀成果旧志整理一等奖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费尚全(蓬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来源: 蓬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