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省地情动态>市县动态>详细内容

农村防控一线——绵阳市涪城区范家村党员的日常

来源:绵阳市涪城区党研室 发布时间:2020-02-19 16:13:40 浏览次数: 【字体:

连绵5.5平方公里浅丘间,一条3.5公里的通村道路横贯东西,道路两旁,居住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石塘街道范家村1277户村民和浙江等地158名外来租户。在这个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村道首尾2个监测卡点、中间4个党员先锋岗,7个支部110余名党员巡防值守。2月12日,笔者走进这些党员的疫情应急防控生活。

建在村委会值班室的“家”

12平米的房间里,除了凳子搭的“小床”,还有锅碗瓢盆。这是范家村村委会值班室,也是村党委书记吴学东疫情防控期间的“家”。

“为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防控疫情,我就把锅灶餐具都搬到了村上,给大家搭锅做饭,分时就餐。”39岁的吴学东说起话来有些腼腆,但干起工作却半点也不含糊。

晚上8时左右,笔者见到吴学东的时候,他面容中带着一点的疲惫。卡点一起外地车辆不配合检查、要强行闯卡,他好说歹说,劝返了闯卡人员。每天早上八点开始,他就开着车去各个卡点,了解汇总夜间的车辆和人员情况。有车辆人员不支持配合检查消毒的,或者是有重点疫区返回的,他都要去处理。

“我是范家村党委书记,范家村就是我的阵地,我的家。”吴学东老家在重庆酉阳人,因照顾不上父母亲人,没少被埋怨。“目前我的唯一想法就是带领党员群众,尽职尽责守好范家村每一道防线。”

“今天已经走了23588步了。”看着微信运动上的步数显示,吴学东解释,虽然大多数时候是开车,走路的时间也不少。

第一个报名参加党员志愿服务队

“党员就是先锋,就要走在前面。”罗建英,范家村妇联副主席,党龄17年。1月27日,范家村党委发起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倡议,罗建英第一个报名参加。

一手拿着火钳,一手提着白色塑料袋,行走在草丛中、路旁的庄稼地边、沟渠边翻找、捡拾白色垃圾、扔弃的废旧口罩,分类收集处理,戴着“党员志愿者”袖套的罗建英和其他几位志愿者们,还有日常的防控宣传、排查任务。

“陈姨、张姨、李姨,你们最近尽量待在家里哦,少出门,等疫情过了你们几老再出来一起耍嘛!”她每天都要耐心劝离这些聚集的老年人,给他们宣传防疫知识。

2月5日,收到群众举报,罗建英前往徐某开的麻将馆,苦口婆心劝散了打牌的人,也打动了他们。事后,开麻将馆的徐某,还有当天参与打牌的张某、罗某,主动要求参与到志愿服务队来。

除了每天的志愿服务,罗建英心里还有牵挂。她包联的8户群众,每天都要上门去关心关心;她70多岁的父亲患有脑溢血、半边瘫痪,丈夫身体也不是太好,两个病人也需要照顾。

耳闻目睹的“文艺味”

“防疫有决窍,养成很重要。消毒大环境,排查到死角。聚会麻将馆,趁早关停掉”通俗易懂、贴近群众的快板,每天在村里大喇叭上循环播放。

“勤洗手、多通风、带口罩、不扎堆”“只争朝夕除疫情,不负韶华绘锦图”,在村口、路边、房屋墙面上的显著位置,40余幅标语十分抢眼,形成范家村清山绿水间一道醒目的风景线。

谁曾想,这些极具“乡土味”“文艺范”的作品,出自村里的党员罗飞之手。罗飞是村两委委员,也是区美协秘书长。白天,他入户走访、排查登记、体温监测、公共区域消毒、防控知识宣传。晚上,进行文艺创作,编排防疫宣传快板、书写书画作品。

来自80后党员的“小感动”

每天在社里走上几圈,是陈桂蓉这几天的必修课。陈桂蓉3年党龄,80后,当选三社党支部书记刚满一月。

2月3日凌晨1点,村民郑某反映有租户重庆籍黄某某从广州返回,陈桂蓉立即赶到现场,询问其来绵经过,测量体温,记入台账,上报村党委。2月3日起,每天上门询问健康状况,测量体温,叮嘱其居家观察。

她随身带着一本账。范家村三社因市政重点工程建设,几乎每户都有出租房,租客多达百余人。租客有武汉以及湖北的接触停留史,有其他外省接触停留史,她都如数家珍。

“我这里有200多个口罩,送给村里的老年人吧。”看到在范家村党员先锋岗服务登记册上,群众前来登记的需求几乎全是口罩,1月22日开始,范家村第一支部党龄3年的85后刘娟驾车到绵阳城区各药店排队买口罩,凑齐了200多个口罩,全部交给了村党委。

“力所能及地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刘娟捐赠口罩时的这句话,让村党委书记吴学东记忆特别深刻。  

来源: 绵阳市涪城区党研室
终审:杨帆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