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省地情动态>市县动态>详细内容

珙县“四个超常”举措打赢先锋战“疫”

来源:中共珙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2-12 09:27:27 浏览次数: 【字体: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珙县始终坚持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干部主动请战、组织尽锐出战、力量不懈奋战、全民共同参战,以“四个超常”举措打赢先锋战“疫”。

91f5582649d147739afaf416585a8a68.png

一、主动请战,以超常速度集结力量。各级领导干部坚守为民初心,以身作则、靠前指挥,示范率带先锋战“疫”。一是发出“动员令”。第一时间成立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的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下设5个工作组和13个指导组,迅速落实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物资保障与市场监管、宣传舆情、督查督办等重点工作。二是绘出“作战图”。联系市领导杨俊辉深入珙县疫情防控一线指挥,系统指导全县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县委召开领导小组会2次、县委常委(扩大)会1次,全县疫情防控“作战图”系统展开。三是递交“请战书”。300名医务工作者迎难而上、响应号召,纷纷递交“请战书”,奔赴疫情防控一线,进入“战时”状态;1600名机关干部取消休假,于大年初一下午返岗,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6个社会组织700余名义工,主动请求组织分配任务。

二、尽锐出战,以超常标准构筑防线。基层组织尽锐出战,切实加强联防联控,严防死守、不留盲区,全面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一是夯实前沿阵地有方向。迅速在疫情防控观察点、监测点、服务点等建立临时党支部25个,从镇村(社区)党员干部中明确党支部书记、委员86名。宣传、公安、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协同作战、联防联控,广大党员干部亮身份、亮行动,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二是组建服务队伍沉一线。161个村级党组织全覆盖成立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6000余名党员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成立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观察、消杀指导等志愿小分队56个;组建社会组织义工服务队21支共631人;在发热门诊、监测点、服务点设立“党员示范岗”32个;成立重点领域检测点服务队72支共539人。三是织密防护网络无盲区。建立县领导包联乡镇、乡联包联村(社区)、村社区包联网格、网格包联居民的防护体系,全面落实源头防控、疫情监测、物资保障、宣传引导等工作。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跟踪、专责联系等形式开展拉网排查,逐户逐人统计摸排,确保精准到人、登记在册。目前,共排查返乡人员2.2万余人次,其中从湖北返乡2.2万余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2.5万余次,走访群众6.5万余户,张贴发放防疫知识海报等各类宣传资料20万余份。

fcd5bf72498b4bdc9198bd24c9e2f5f0.png

三、不懈奋战,以超常作风解决问题。广大服务力量挺身而出,始终坚守岗位,奋战在防控一线,当好群众的贴心人。一是负重逆行上前线。全县600余名医务工作者选择逆行,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线。调集全县呼吸、重症、感染、传染、检验、影像、疾控等专家队伍,在全县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成立预检分诊点和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轮班值班,贴心守护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二是实干担当挑重担。30名党员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主动申请负责留观室工作,对留观人员悉心照顾、跟踪了解健康情况;广大基层党员参与疫情知识宣传、返乡人员筛查和群众舆论指导,“磨破嘴、跑断腿”,忍受少数群众抵触情绪和冷嘲热讽,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三是服务贴心解民难。发动社区网格员党支部书记、网格员、村“两委”党员骨干,为居家隔离对象提供“跑腿服务”,开展上门消毒杀菌、测量体温、购买生活用品,跟踪关怀身体和生活状况。17个“居家隔离服务队”69名党员干部,共开展“跑腿服务”245次。

四、全民参战,以超常机制发动群众。建立健全全面发动,全员覆盖、全程参与,群防群治的机制,有力确保人心安定,社会稳定。一是群众自觉守纪律。广大群众带头遵守“六个禁止”规定,500余户群众主动取消自家宴请计划,必须办的红白喜事做到一切从简、不聚餐、不集中;4家A级景区、16家星级农家乐、40家娱乐场所业主暂停营业。二是群众主动做宣传。基层群众主动参与劝导,动员亲朋好友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义务提供宣传车,并利用抖音、微信等新媒体,顺口溜、小视频等多种形式,宣传疫情防护知识15000余次;1000余家商铺通过LED参与宣传。三是群众尽力做奉献。2800名群众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者;700余名群众主动参加环境卫生大排查大整治和口罩特殊垃圾销毁,防止病菌滋生;70名志愿者对400余个居住小区和150个公共场所进行常态义务消杀,同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来源: 中共珙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地方志办公室)
终审:杨帆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