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央视10套今晚播出《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沐川篇:沐川,丹霞竹海草龙舞动 箭板古镇山歌回响
CCTV-10
2019.7.27 20:50 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 沐川篇
沐川篇 预告片
“川旁有峰崖竦立,如人新沐,故曰沐川。”
——清·《读史方舆纪要》
沐溪河旁,峰崖巍巍,状似刚出浴的伊人,清新脱俗。于是,这片沐浴在烟雨中的山川得名沐川。
从唐代驻兵沐源镇,到宋代屯军沐川寨,常称为少数民族“啸集之地”的沐川,在长期的土司制度下终获安定。
随着土司制度的衰落与进一步的民族融合,公元1868年,沐川长官司被并入屏山县。1942年,沐川正式建县。沐川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沐川竹海
丹霞山里的萧洞飞虹
沐川,有着集中的丹霞地貌。沐川竹海内,“萧洞飞虹”岩壁上的蜂窝状孔洞、“银子岩”上的红色崖洞,箭板古镇河边的壶穴,形态各异、类型齐全的丹霞地貌景观,展示着这片土地上令人惊叹的神奇之处。
“萧洞飞虹”
“萧洞飞虹”岩壁上的蜂窝状孔洞
“银子岩”上的红色崖洞
沐川凤村乡千佛崖,建造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600多尊依山而立的摩崖石刻造像,构思巧妙、姿态多样,极具地方特色与生活气息,见证着明代中原与川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沐川草龙
舞动千年农耕文化
每逢春耕秋获的大日子,沐川的舞龙队都会来到田间地头舞耍草龙,这是当地流传数百年的传统民俗。“竹篾为骨、稻草为肉”,这是沐川的文化图腾——草龙。
沐川草龙又称黄龙,是起源于唐代的一种由稻草编扎而成的龙灯,每逢元宵节与“龙抬头”,沐川人舞耍草龙后,就会在午夜时分进行“烧花”送龙神的仪式,将草龙烧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1986年,陈焕彬开始跟随父亲学习草龙制作技艺。从“草把龙”到“网状龙”“鳞甲龙”,30多年来,陈焕彬不仅传承了父亲的制作技巧,还潜心研究、不断创新,让沐川草龙变成了艺术精品。
草把龙
网状龙
鳞甲龙
2003年,陈焕彬精选了848000根稻秆,编扎了一条200.8米长的草龙,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草龙。
2008年,沐川草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沐川县大型山水实景剧《乌蒙沐歌》的舞台上,装饰一新的草龙,在夜空里舞动。
箭板古镇
三县交界的石板小镇
箭板古镇,位于沐川县龙溪河下游,距岷江5千米,相传在明清时期,因古镇顺河街形似长箭,一块大石板恰恰压着犍为、屏山、宜宾三地交界,故名箭板。
箭板镇曾由犍为、屏山两县共治。这个位于商贸交流通道上的小镇,因水陆双重地理优势,曾是方圆百里农副产品集散地和数万百姓的油盐场。
古镇目前留存有200多间明清民居,多系穿斗结构干栏式木板店宅,房屋之间紧密相连,极具川西南民居特色。成片吊脚楼依河而建,不难想象当年商贸小镇“赶场”时的繁荣景象。
2015年,箭板古镇获得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建设资金扶持。
就地取材、拒绝新式材料的大量运用,是修复团队“保护原生”模式坚持的原则。1200米长的顺河街全由青石板铺就,是岷江流域特有的一个没有梯步的沿河集镇。
《乌蒙沐歌》
推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由劳动号子而来的薅草山歌,是人们在农耕时为了缓解劳累,一边做农活、一边说唱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山歌在大山里萦绕回响,从风土人情、孝老敬亲,到恋爱婚嫁,沐川人用歌唱抒发着质朴的情感。有了山歌,传统村落便拥有了灵魂。
2011年,沐川县被纳入国家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县,开始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沐川县政府支持下,以传承与保存传统农耕、民俗、生态文化,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为宗旨的《乌蒙沐歌》进入创作。
演职人员中,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不到5岁。会撑船的担任船夫,牵马的演马帮汉子,精气神好的去舞龙。人人参与的方式,让《乌蒙沐歌》拥有了自下而上的生命力,真正成为了老百姓共同参与的当代文化建设工程。
2013年10月,《乌蒙沐歌》拉开首演序幕。
经过6年来不断创新,以序幕、风云沐源川、诗韵沐川、茶马古道、婚俗遗风、舞动金秋、美在沐川7个篇章组成、全景展示沐川文化脉络的《乌蒙沐歌》,如今依然长盛不衰,成为沐川群众最骄傲的文化名片。
沐川,一个被竹林包裹的地方,用自然的博大胸怀容纳万物生长,与人们共享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古老的农耕智慧,同新时代的生态发展,共同奏响了乐章。
用影像记录当下
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
今天的影像
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沐川篇》
播出时间:7月27日 20:50
来源:央视科教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