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地方志部门携手打造四川地方志事业发展新高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是省委落实党中央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四年来,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地方志部门在省地方志办的精心指导下,坚持围绕中心、主动作为,把推进成德眉资地方志工作同城化发展作为落实党中央、省委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以“存史、育人、资政”为抓手,推动成德眉资地方志工作相向而行、同向发力,构建四市融合发展的“大史志”格局,共同打造四川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坚持系统部署,机制搭建同心同行。聚焦开放、合作、共享这一目的,建立切实可行、务实管用的协同机制,凝聚地方志工作合力,变“各自为阵”为“抱团作战”。一是高起点谋划。按照“夯实基础、递次推进、融合发展”思路,立足实际签订成德眉资地方志工作同城化发展行动计划,确定制度性安排,研究部署重点任务,明确四市地方志工作协同推进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二是高标准推进。连续四年分别在成德眉资四市召开联席会议,围绕当年大事要事、地方志重点工作开展深入研讨、广泛交流,制定并完善工作联络机制、成德眉资地方志工作同城化发展决策及落实长效机制,实现四市地方志交流合作协同高效。三是高质量落实。拓展合作领域,四市在召开联席会议基础上,协同开展地方志研究、宣传、资料征集、地方文化保护利用等工作,实现地方志工作同频共振。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制定成德眉资地方志人才培养计划,不断夯实四市地方志事业发展人才支撑。
坚持开门办史,方志编研聚智聚力。建立成德眉资地方志系统人才库和工作联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协作开展地方志征编。一是强化队伍共建。积极挖掘资料征编、文献著作、口述访谈、理论研究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史志专家人才,聘请高等院校教授和省、市史志部门负责人组建成德眉资史志系统专家人才库,吸纳方志类专家40余名,借智借力推进成德眉资史志征编研等各项工作。二是强化培训共享。联合开展著作编纂及理论研讨培训,开展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等专题培训班,四市地方志系统分管负责同志及业务骨干约300人次参加培训,不断提升四市地方志系统干部综合能力素质。三是强化史料共用。创建史志资料共享机制,建立线上共享数据库,分类呈现四市近年来文献著作、口述记录48部,汇编历年《成德眉资同城化大事记》、谋划部署成德眉资特色乡镇(村落)图文成果整理工作等,深度挖掘四市史志资源,创新运用史志资料,丰富史志编研成果。
坚持平台搭建,方志资政见行见效。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成德眉资四市重大决策部署开展资政研究,积极探索“大史志”资政新模式新路径,不断开创成德眉资地方志资政研究工作新局面。一是聚焦机制抓构建。四市地方志部门建立联合资政机制,明确每年举办一次学术交流活动,定期开展四市地方志成果展示,印制资政理论研究论文选编,交流四市资政及专题研究等重点工作,开放共享成德眉资地方志部门史料库,分享资政研究成果。二是聚焦落实抓保障。由成德眉资地方志部门负责人分别担任召集人,四市每年轮流举办资政工作推进会议,研究讨论资政选题和重点方向,组织四市同步开展理论文章征文、评审、交流,凝心聚力共同抓好资政研究。三是聚焦成果抓运用。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开展重大课题攻关,组织召开“同城连心·史志兴村”主题研讨活动、地方志助推成德眉资文旅同城发展研讨会、“天府粮仓”核心区建设、“弘扬老区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等学术研讨交流5次,征集优秀论文200余篇,编纂形成相关论文集1000余本,成果送四市党委、政府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切实服务党委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
坚持资源共享,方志宣教提质提效。深挖四市特色地方文化,充分整合四市地方志宣教资源,持续提升方志宣教的综合质效。一是深入打造宣教阵地。深入挖掘四市丰富的史志资源,用好战旗村、黄继光纪念馆、眉山市党史和方志馆、陈毅故里等基地,在深挖地方文化富矿、建好方志宣教阵地、创新方志文化教育上形成四市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整体发力的“一盘棋”格局,共同助推史志阵地的打造利用。二是创新推出宣教成果。立足四市地域优势、特色文化、资源禀赋,共同推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红色地图》,编辑印刷《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论文集》,发布“成德眉资红色+乡村旅游线路”,共同推动宣讲活动,实现宣传成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三是聚力组建宣教矩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学习强国、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讲述成德眉资四市山水相连、地域相接、文化相通、人文相亲的特色文化,推出《早安双流》《水天一色黑龙滩》《成渝之心 璀璨非遗》《方志记忆:邂逅安岳石刻》等精品短视频,推动方志宣传教育从“一家独奏”走向“集体合唱”。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