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简报>2025年工作简报>详细内容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35期(总第767期)

发布时间:2025-04-11 08:41:08 浏览次数: 【字体:

【特别关注】

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书写十四五方志答卷

四川省地方志部门积极抓好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落地落实

“十四五”以来,四川省地方志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三个服务(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和开放合作理念,突出修志编鉴、宣传弘扬、资政辅治三个重点,以贯彻落实《四川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为抓手,推进全省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稳步推进志鉴编纂 赓续巴蜀历史文脉

志鉴编纂扎实推进。2021以来,省本级、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地方综合年鉴全部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当年卷当年出版。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逐年编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筹备启动第三轮综合志书编修工作。成都、德阳入选全国第三轮地方志书编修试点单位。《峨边彝族自治县志(2004—2023)》于20249月公开出版发行,成为全省三轮修志中出版的首部县志。逐年编纂出版《四川省直部门(单位)大事记》,按年度编纂《四川省地方志发展报告》。深入推进名志文化工程。

重大专题特色志鉴成果丰富。扎实抓好《四川扶贫志》《四川全面小康志》编纂工作,指导全省各地加快推进109部扶贫志、2部全面小康志编纂。《四川省全面小康志》《成都市全面小康志》《南充市全面小康志》入选中国全面小康志丛书,我省入选该丛书数量居全国第二。《凉山州扶贫志》入选中国扶贫志丛书。完成《四川当代史》第二、六卷内部出版。完成《四川抗日战争志》终审,目前正按终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即将进入出版流程。编纂出版《蜀地战贫——聆听扶贫之声》《九寨沟图志》《四川羌族通志》《四川客家志》。做好《大熊猫图志》重印工作,《大熊猫图志》(英文版)在英国出版,面向全球40个英语国家发行。积极推进《西康通志》《蜀道图志》编纂。

镇村志编纂有序推进。制定印发2028年前全省完成2900余部乡镇(街道)志编纂规划,鼓励编纂村(社区)志。按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原则,各市(州)地方志部门指导、县级地方志机构组织做好本行政区域内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工作,截至202412月,已出版(印刷)乡镇(街道)志571部、村(社区)志222部。成都、宜宾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推进情况走在全省前列,成都全市23个区(市)县全部启动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实现县级区域全覆盖;宜宾91%的乡镇(街道)完成编纂。省地方志办、阿坝州、宜宾市珙县在全国村志编修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全国村志编纂业务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部门(行业)志鉴编纂卓有成效。记录行业历史脉络和改革发展历程,推进部门(行业)志鉴编纂工作。截至2024年底,35家省直部门(单位)开展部门(行业、专业)志及年鉴编纂。各市(州)、县(市、区)编纂部门(行业、特色)志鉴250部。202311省地方志办、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志鉴编纂工作的通知》,推动各地编纂教育志鉴161部。成都、自贡、泸州、德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宜宾、广安、达州、巴中、雅安、眉山、阿坝15个市(州)地方志机构联合当地教育部门制发文件,成都、绵阳、广元、内江、乐山、南充、眉山、资阳等地召开教育志鉴编纂工作推进会(培训会)。成都、巴中教育志鉴工作部署到位、推进有力、成效突出。

持续推进质量建设 全力打造精品年鉴

地方志质量标准体系持续完善。出台《关于提升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质量的意见》《指导省直部门志鉴编修工作规范(试行)》《〈四川年鉴〉编纂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四川省乡(镇)村志编纂规范》《〈四川省志〉质量体系建设纲要》《四川省市县志书质量体系建设纲要》《四川省综合年鉴质量体系建设纲要》《〈巴蜀史志〉稿件审查与校对管理办法》及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规范,召开全省年鉴质量提升工作会议,强化志鉴质量建设。严格落实地方综合年鉴编纂篇目审查与复核制度,逐年对市(州)综合年鉴篇目开展复核、质量抽查和打分排序。

精品年鉴创建积极开展。在全省组织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组织撰写评议文章和理论研究文章84篇,其中2篇论文在全国精品年鉴品读季主题征文中分别获特等奖、一等奖。积极组织各地申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武侯年鉴(2022)》入选第七批中国精品年鉴;《成都年鉴(2023)》入选第八批中国精品年鉴2023年起实施四川省年鉴精品工程,2023年评选出首批四川省精品年鉴”5部,2024评选第二批四川省精品年鉴”8部。

地方志优秀成果日渐增多。开展全省综合年鉴2022年卷省级评奖工作,评选优秀年鉴64部。开展四川省第二十次社科奖(方志类)初评暨地方志优秀成果奖评审工作,对各地各部门申报的549项志书、年鉴、旧志、地情丛书和论文进行评审,评出地方志成果一等奖56项、二等奖141项、三等奖166项、优秀奖85项,并报送7项成果参加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抗战历史文献(亲历、亲见、亲闻资料卷)》《内江市志(1935—2006)》获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四川省志·通信志(1986—2005)》《〈眉州属志〉(清·嘉庆版)校注本》获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深化方志开发利用 三个服务成效显著

地方文献及旧志整理研究成果丰富。完成《四川抗战历史文献》12个分卷24册编纂工作。深入推进旧志整理,2021年以来,全省整理点校旧志162部,出版75部。省地方志办牵头策划,广元、汉中两地蜀道专家携手,编纂出版中国蜀道方志丛书首批成果122册。成都出版《蜀藏》《成都旧志丛书提要汇编》,推动400余册珍贵书籍入藏国家版本馆,《成都古旧地图集》获2024年全国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金奖。广元出版《广元历代方志集成》。自贡、德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广安、达州、雅安、眉山、资阳旧志整理成果丰富。自贡、内江探索校地合作模式,提升旧志整理点校水平。

地情资源挖掘整理及利用持续加强。2021年以来,全省地方志系统围绕本地特色文化、景点、产品、技艺等,编纂特色志鉴和地情读物398部。省地方志办编纂出版《蜀韵纪事》第二、三、四、五辑。积极推进《中国川菜图志》《四川地理标志产品图志》和《蜀韵纪事》(第六辑)编纂。成都出版成都风土人文丛书”6部,编纂出版《典籍里的成都》《成都古代清官廉吏事迹选编》等书籍。攀枝花编纂《攀枝花康养图志》。泸州出版《泸州龙文化图志》。《绵阳地情》系列丛书以口袋书形式出版分册10本。广元实施一中心两走廊文化建设,聚焦翠云廊开展专题研究。内江联合巴蜀方志文化研究中心编纂历史文化书籍。宜宾历史文化研究丛书编纂取得丰富成果。阿坝州实施方志说地情资源影像化工程,拍摄《大禹从这里走进历史》等多部短视频。

服务治蜀兴川大局有力有效。2021以来,省地方志办编发《资政参阅》74期,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25次。撰写《鉴证四川——透过年鉴看四川这十年》系列文章,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逐年编纂《四川年鉴》简本,编纂《四川历史文化览读》《四川印记》,服务2021—2025年全省两会。向省委宣传部推荐省地方志办编纂的13本重点图书,其中5本被选送北京,3本被选送省委领导阅读并用于政务接待。各市(州)、县(市、区)撰写资政文章825篇,获领导批示274篇,转化实施142篇。成都、广元、内江、乐山、宜宾、雅安、巴中、甘孜撰写的多篇资政报告获领导批示并纳入实施。

历史文化宣传弘扬有声有色。编纂出版《百年印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作品选》,主编《国家战略腹地与四川·三线建设时期卷》,编辑出版《巴蜀史志》常刊(每年6期)专刊(特刊、增刊)12。联合团省委举办首届四川史志杯巴蜀文化朗诵大赛、史志杯春节文化朗诵作品征集活动,组织神秘蜀韵 百部川扬全省地情短视频拍摄宣传推广活动,征集发布视频370个,评选出优秀视频90个。创设四川方志大讲堂,在四川大学等13高校开展方志文化高校行宣讲活动14场次,受到现场3000余名大学生热烈欢迎,2余名观众线上观看直播。深化史志七进,向全省史志阅览室、各高校分馆及相关单位赠送书籍近5万册。在学习强国发布《听熊猫》《苏门家风解密》《话说苏东坡》节目170集。《巴蜀史志》1增刊入选“2021中国精品期刊展2专刊分别入选第27届、28届、3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推荐期刊并在精品期刊展上展出,2专刊分别获2023年度、2024年度四川期刊优秀策划奖。20241月,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印发《全国地方志史志期刊质量评估报告》,《巴蜀史志》获通报表扬。

方志馆及数字方志建设提质增效。积极推进方志馆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省建成方志馆58个,微方志馆151个,设立四川省方志馆高校分馆18个,四川方志文化宣传基地1个,建成史志阅览室1396个,与文旅厅联合推动省、市、县三级公共图书馆开设史志专柜(架)205个,推动全省建成乡(镇、街道)情馆、村(社区)史馆586个。今年拟组建四川省史志馆联盟。扎实推进方志数字化,截至20241231日,共发布3650部地方志、年鉴等电子版资料,在四川省情网、四川省数字方志馆、四川方志云提供在线阅读。

网络主流舆论持续巩固壮大。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2021—2024年,省地方志办在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四川省人民政府网、四川机关党建网、中国新闻网等刊发文章1495篇(次),其中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刊发420篇。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已建成“12文章号10视频平台11111112021—2024年,运用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发布历史文化、时政新闻等文章15394篇。截至2025331日,四川省情网累计访问量4.76亿次,累计独立访客数8830万名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累计访问量17.8亿次,累计关注用户数57万名,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宣传平台。

2021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原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高翔,原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冀祥德、崔唯航,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陈文学均对四川地方志工作作出全面肯定。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省领导于立军、陈炜、赵俊民、郑莉、罗强,时任省领导李云泽、郑备、王宁多次对四川地方志工作作出肯定性批示。2022年,时任省委书记彭清华到省地方志办调研慰问,对地方志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在2022年度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省地方志办党组荣获优秀等次。20248月,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办的《方志中国》2024年第4期推出四川推进地方志高质量发展专辑,向全国地方志系统全面宣传推介四川推进地方志高质量发展的做法。

奋楫笃行开新局,正是扬帆搏浪时。2025年,全省地方志部门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职能,锚定《四川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以实施地方志事业品牌建设为抓手推进全省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向党和人民提交满意的十四五方志答卷,为加快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新高地、奋力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巴蜀新篇章贡献更多史志力量

(省地方志办)


请点击查看原文: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35期(总第767期)


终审:罗影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