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28期(总第760期)
【特别关注】
“史志杯”春节文化朗诵作品征集活动
评选结果揭晓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进一步促进广大青少年深切体验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3月13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主办,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四川省网络代表人士联谊会承办的“史志杯”春节文化朗诵作品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共评选出633件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作品127件,二等奖作品189件,三等奖作品317件。
本次活动主题为“传承中华文化 诵读春节经典”,自2024年12月23日启动,至2025年2月15日报名结束,收到来自四川以及北京、河北、黑龙江、上海、福建、山东、广东、重庆、云南等十余省、市有效投稿作品2113件。主办方组建评审组,对提交作品按主题契合度、作品创意、朗诵内容、朗诵技巧、情感表达、视频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按获奖作品占总投稿参赛作品数量的30%,一等奖占获奖作品数的20%,二等奖占获奖作品数的30%,三等奖占获奖作品数的50%的比例,共评选出633件获奖作品。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阆中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春节文化,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举办本次活动。
根据活动安排,主办方将对获奖作品颁发电子版荣誉证书。
(省地方志办)
地校携手聚合力 川渝共建谱新篇
“四川方志大讲堂・方志文化高校行”
2025年首场宣讲在重庆大学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弘扬,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讲话精神,3月20日,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与重庆大学联合开展的“四川方志大讲堂·方志文化高校行”活动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举行。重庆市地方志办副主任徐斌,四川省地方志办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邓瑜,重庆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何栎出席活动并致辞。
邓瑜指出,地方志是地方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书”,是我们了解一个地方历史变迁、文化传承、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具有“存史、育人、资政”的重要功能。2020年6月,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在重庆召开座谈会,签署《深化川渝地方志工作合作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重庆市方志馆重庆大学分馆(川渝共建),就是川渝两地方志部门与重庆大学在方志文化领域开展合作的重要成果。此次方志文化高校行来到重庆大学宣讲,是川渝方志人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徐斌指出,重庆大学与地方志渊源深厚。从历代优秀方志点校,到重庆市地方志学会成立;从重庆市方志馆重庆大学分馆(川渝共建)建成开馆,到《重庆历史建置沿革和地域变化》《重庆古代行政长官》主题展开展,重庆大学为重庆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助和支持。希望各位同学学好地方志、用好地方志,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获得启发,自觉培养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自信认同,勤学、善思、笃行,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何栎表示,希望通过这一平台,让更多师生了解方志、热爱方志,共同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将方志文化引入高等学府,纳入第二课堂,让师生亲身感受其独特魅力,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具有深远意义。
本次活动主讲嘉宾四川省方志文化宣讲队成员、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张彦以《“江口沉银”与张献忠“屠蜀”考辨》为题,以翔实厚重的巴蜀地区方志文献为脉络,结合2017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江口沉银”考古成果,围绕张献忠、大西政权、“江口沉银”传说及发掘历史等展开考辨与讲解。
重庆大学相关教职工及学生代表120余人现场参加活动,1438余个社会公众账号和全省地方志系统1100余人通过“方志四川”视频号在线收看。宣讲现场还开展了赠书活动。
(省地方志办)
请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