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121期(总第726期)
【特别关注】
省地方志办牵头组建四川省史志馆联盟
为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发挥地方志资源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功能,讲好四川史志故事,12月16日,省地方志办发出《关于建立四川省史志馆联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整合全省现有史志馆资源,打造史志馆集群,将分散在各单位、各区域和各领域的史志馆资源联合起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四川省史志馆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作为公共文化资源向社会推介,使各级各类史志馆“联起来”“用起来”“活起来”。
通知指出,联盟主体由全省各级方志馆、党史陈列馆、方志馆高校分馆、各类纪念馆、史志类特色展览馆、校史馆、院史馆、厂(公司)史馆、乡(镇、街道)情馆、村(社区)史馆等场馆组成。各场馆要有史志文化展示区域,有特色主题展览,有宣传讲解人员,有开放参观时间,能适时开展活动。
通知强调,四川省史志馆联盟组建后,联盟成员单位之间要强化整合展览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进行经验交流和学习互鉴,加强线上资源共享、线下互帮互促,联盟成员单位要创新活动形式,可结合“四川方志大讲堂”开展史志文化宣讲活动,可结合各自特色联合推出主题展览与观展活动,可量身定制主题参观路线,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联盟成员单位要积极推进网络和数字化建设,创新展示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史志文化。联盟成员单位要注重宣传推广,密切关注群众需求,融合展现本地历史、人文、自然、风情,突出地方特色,增强宣传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通知明确,四川省史志馆联盟成员单位由各级地方志工作部门于12月30日前组织申报,由省地方志办审核确定并公布联盟成员名单。每年适时补充符合条件的新的联盟成员单位,拓宽联盟的“朋友圈”,推动史志馆联盟“火起来”。
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地方志工作部门要统筹本地联盟成员单位申报、资源共享协调、文化交流指导、日常联络服务工作,适时对联盟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各级地方志工作部门要坚持唯物史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史态度,严把政治关和史实关,确保联盟成员单位史志宣传内容政治方向正确,政治立场正确,史料准确无误。
(省地方志办)
【市州动态】
成都方志再获评成都市政务新媒体年度优秀案例
12月16日,四川省委网信办指导、成都市委网信办主办、成都市互联网文化协会承办的2024成都市政务新媒体分享交流活动在成都举行。活动现场发布“2024年优秀政务新媒体”“2024年政务新媒体优秀案例”“2024年网络正能量账号”等榜单。其中,成都市地方志办“成都方志政务新媒体矩阵运营管理”与成都市纪委监委、成都市文旅局、成都发布、成都日报等15个政务新媒体运营管理,获评“成都市2024年政务新媒体年度优秀案例”,再度荣膺该荣誉榜。
矩阵联动,存史启智。成都市地方志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担当“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时代使命,坚持“传承文化基因、赓续成都文脉”的工作理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合构建“一网一程序两微五号”的成都方志政务新媒体矩阵,形成涵盖图文、视频、音频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矩阵平台,构筑弘扬传统文化、讲好成都故事的舆论场。
内容为王,专题表达。坚持历史思维,深耕系列专题,用方志解析热点。围绕成都地名文化,开设“成都地名溯源”专栏,系统讲述区(市)县地名由来。策划百年名校寻访、寻找历史建筑、名人与成都、典籍里的成都等专栏,以准确的史实,轻松的语言,推出一系列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和专题报道。借势全球、全国热点,推出《盘点成都走出的奥运冠军》《李子柒新亮相穿的成都“高定”》等特色稿件,被多家政务新媒体转发,扩大成都影响力。
技术赋能,多元呈现。坚持修志为用,适应移动阅读趋势,丰富文化产品供给。精选志书中成都体育珍贵老照片,运用AI技术制作成都体育记忆影集《75个瞬间 成都体育的年代感》,策划制作可以听的地方志《成都记忆》,组织举办“AI畅想成都历史故事”短视频征集活动,让历史文化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更新升级“成都方志云”小程序,打造地方志在线阅读平台,网民可以一键探寻成都故事,一览蓉城古今。
活动助力,多向传播。坚持人民视角,回应群众关切,探索方志惠民新模式。组织“志方志·知未来——方志进高校”“志方志·致成长——方志好课评选”“从成都方志馆出发 知成都爱成都”“以书会友”等方志文化活动,打造方志文化育人品牌IP。今年4月,组织开展第二届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全市1600余所中小学校全覆盖参与,超18万少先队员参与线上答题,带动全市超60万少先队员及家长参与成都历史文化线上学习。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自贡市积极推进“志教合作”取得实效
今年来,自贡市地方志办、市教育体育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响应省地方志办与省教育厅号召,通过密切合作,在教育史志编纂与史志文化宣传工作上成效显著,助力青少年学生厚植文化自信,为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落实文件精神,强化组织领导。为切实贯彻省地方志办、省教育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志鉴编纂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加强全省教育系统史志文化宣传工作的通知》精神,市地方志办与市教育体育局立足市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全市教育志鉴编纂与教育系统史志文化宣传工作的通知》(自志发〔2024〕15号),以文件方式明确工作要求与具体安排,共同构建“志教合作”新机制。
推进史志编纂,突出先行先试。按史志编纂规划,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两个领域各选取一所学校进行试点。自贡市蜀光中学结合百年校庆契机,组织编纂51.4万字的《蜀光校史》,于2024年12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富顺职业技术学校从历史沿革出发,同步推进《富顺县福源灏职业中学、富顺县技工学校合志》续编与《富顺职业技术学校、晨光化工技工学校合志》新编工作,其中前一部续编合志基本完稿,后一部新编合志拟于2025年成稿付印。
创新载体形式,彰显育人效果。开展史志文化宣传,载体是关键。市、区两级地方志与教育部门积极探索文化传承之路,在多所城乡学校创新搭建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史志育人的重要作用。以共建方式在自贡市蜀光中学设立史志阅览室,填补史志文化进全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空白;以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南湖校区为试点,通过现场讲解的形式,开辟史志文化“育人”新途径。
(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广安市“三个一”纵深推进史志文化“进校园”活动
为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功能,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扎实做好史志文化“进校园”活动,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青年学生对广安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校地合作,打造一批史志阅览平台。加强与市教育体育局、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中小学校交流合作,建设广安市方志馆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分馆,打造一批校园史志阅览室,实时更新补充志书年鉴、地情读物,为教学科研、人才培育和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结合部分学校实际情况,创新开展史志橱窗、史志文化墙建设,营造读史用志浓厚氛围。
宣教结合,开展一批史志专题宣讲。将史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方志课程。以“开学第一课”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广安市方志文化宣讲队成员到各学校开展方志宣讲活动,真正让方志文化走进课堂、走近学生。结合学生特点,开发一批富有广安地域特色的宣讲主题,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主题班会等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方志宣传活动,增强方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创新形式,举办一批特色研学活动。用好用活广安特色地情文化资源,联合各中小学校组织青年学生到广安市博物馆、广安市方志馆等地参观学习,“零距离”感受广安历史文化,“全方位”了解广安发展历程。依托邓小平故居、华蓥市“三红”馆、华蓥山起义女战士展陈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一系列特色研学活动,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广安优秀历史文化底蕴和魅力,在润物无声中将知史爱国爱党之情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
(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安岳县不断提升地方志工作质效
近年来,安岳县地方志办公室狠抓主责主业,强化协同与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地方志工作质效。
党政重视高站位。地方志是客观记录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地方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县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6次,分管领导作出批示和专题研究10余次、主持召开地方志工作大会2次,为全县地方志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并强力支持。
协同发力聚合力。坚持以自身提能为基础,以力量整合为抓手,“1+10+N”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组建安岳县地方志专家库,在库专业型专家90余名、业务型专家30余名,聘任专家20余名。建立地方志评议联席制度,严把《安岳年鉴》、乡镇(街道)志书质量关。建立联合协作常态机制,与安岳石窟研究院积极服务省地方志办撰写《加强安岳石窟保护与利用的建议》资政文章,获得市委、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主动参与南华宫展示利用方案设计和县数展中心BOXFILM影片脚本编写等工作,积极贡献方志力量。
创新思路稳提升。坚持以工作创新为动能,以能力提升为载体,地方志工作提质增效。构建“1+3+N”工作模式,建立文稿退回、交叉校验等工作机制,年鉴编纂优质优效。按“7+16+24”三批次推进时序,明确“十步工作法”,全市首个印发《安岳县乡镇(街道)志书审查审批方案》,乡镇(街道)、村志编纂有力有序。
(安岳县地方志办公室)
请点击查看原文: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121期(总第726期).pdf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