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简报>2022年工作简报>详细内容
2024-07-08 15:05:39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2022年第72期(总第467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0-08 14:14:23 浏览次数:528 【字体:

【市州动态】

编者按:解放思想天地宽,创新引领事业兴。广元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在认真查找自身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大力解放思想,突破闭门修志思维格局,对标中指办及省地方志办要求,提出建一流队伍、铸一流精品、办一流活动、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目标,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理念,通过赋能一体化联动推进、课题一体化联动实施、活动一体化联动开展、纾困一体化联动进行的方式,正在探索一条市县区“1+7”史志一体化联动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广元市地方志编纂中心的做法值得全省地方志部门学习借鉴。

努力谱写广元人民精神共富的史志华章

——广元市县区史志一体化联动发展成效凸显

今年以来,广元市委党史研究室(广元市地方志编纂中心)紧扣全市“拼经济搞建设”中心大局及“1+4”文件部署,针对厚重特色研究资源碎片化、高精尖专史志研究力量薄弱、业务攻坚条块分割、精品成果不多、干部开拓创新理念融合发展理念不强、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效率不高、要素保障乏力等问题,坚持“忠诚立室、学习兴室、研究强室、依规治室”,围绕建一流队伍、铸一流精品、办一流活动、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工作目标,强化政治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机制导向,践行新发展理念,通过赋能一体化联动推进、课题一体化联动实施、活动一体化联动开展、纾困一体化联动进行,厚植情怀,深耕史志,凝心对靶,精准施策,正在探索一条市县区“1+7”史志一体化联动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多维度联动史志赋能扎实锻造过硬新队伍

为锻造笔力独扛的“钢班子”“铁队伍”,聚焦“为何赋能”“谁来赋能”“怎样赋能”,组建“草根化”赋能队,拟定“接地气”赋能题,开展“小讲台”赋能会,努力使“小人物”组成“大队伍”,“小段子”讲出大道理,“小场合”实现“大覆盖”。制定《广元市史志系统干部赋能培训规划》,拟出60余个针对性较强的涵盖基本理论和主体业务的讲授专题,室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和外聘专家学者轮流授课。借助钉钉、腾讯会议等新媒体技术,与县区史志部门和史志人才实时联网赋能。着力推进干部职工学习、支部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史志重点工作推进会现场学习、史志“七进”现场推进会跟踪学习、线上指导学习。组织市县区史志干部集中收看“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启动会暨2022年中国年鉴精品工程研讨会、第七期全国年鉴主编培训会。截至目前,已培训30余场次。首次组建62人的市县区史志人才库。史志干部通过“学习强国”、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及四川党史、方志四川等网站和新媒体平台,线上线下坚持每天常态化学习。先后派出100余人次赴党校、本地乡镇及外地学习。

通过调研学习、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专题研讨、现场推进、社会实践和史志书籍编纂、重要课题研究、特色文化打造、史志学术研讨、史志纪念活动、特色古籍资源管理挖掘保护利用等方式和平台,史志干部和史志人才的信仰在攻坚中得到淬炼,能力在实战中得到提升,力量在合作中得到汇聚,共识在研讨中得到升华,精品在打磨中得到铸就,史志实践成为史志干部和史志人才人生赋能最有力最有效最成功的“临门一脚”,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史志干部队伍正在锤炼“出炉”。

一体化实施史志课题 凝心打造特色新精品

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大局和主责主业,围绕“三服务”,讲好广元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将《年度县区史志工作任务分解表》中“党史征研”“志鉴编审”“史志宣传”等所有子项,作为市县区一体化联动“规定动作”。各县区结合自身特色经济、特色文化、特色历史、特色古籍资源等内容开展的课题研究和编纂工作,作为市县区一体化联动“自选动作”。为增强联动课题遴选的广泛性、针对性、特色性,专门从全市红色历史遗址遗迹、2A以上景区、重要园区筛选出近600个子课题供选择。今年40项年度目标任务有24项实行市县区一体化联动,占比60%。明确规定和细化了课题内容、联动措施要求、完成时限,采取市室统筹、县区主抓,分类指导、专题落实,特色切入、以点示范,抓“两头”、促“中间”,月督办、季通报,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等举措,确保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特色专报《广元市:借党史学习教育东风 实现“十四五”发展开门红》在《半月谈》杂志2022年第10期刊发,《创新路径办实事 亮单纾困暖民心——广元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出实招见实效惠民生》在省委宣传部《政工论坛》2022年第2期刊发;《让厚重文化滋养心灵 用历史智慧助推发展——史志“七进”工作的调研与建议》《广元市史志机构队伍情况调研报告》等文章获市委主要领导批阅。协助撰写近4万字的中共四川党史展览馆四川新时代展陈大纲,得到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领导充分肯定。征集《中共广元执政实录(2021)》《广元年鉴(2022)》《红军从广元出发长征》及抗美援朝运动广元资料以及大事记、小康建设、脱贫攻坚广元资料、川陕苏区、三线建设、抗震救灾、广元苏维埃、“两路”精神、《广元市党代会资料集(第五次至第八次)》《政府工作报告(2005-2021)》《广元人民的优秀儿女—彭堃墀院士相关情况》等资料1000余万字、图片200余幅,初步完成汇编。协助市委党校精选广元市100个红色经典故事编纂成《红色广元干部教育培训经典故事丛书》。志鉴编审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编纂出版《广元市历史沿革及历史人物简明读本》;《广元年鉴(2022)》已移交出版,《中共广元执政实录(2021)》和7部县区执政实录、7部县区综合年鉴及《红四方面军从广元出发长征》等编纂工作正按时序推进。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和部门志、特色志编纂工作按规划推进,《金仙镇志》等8部乡镇志进入编纂修改阶段,《观音店乡志》等2部乡镇志进入审查验收阶段,《鸳鸯镇志》等2部乡镇志完成审读即将付印,《竹园镇竹园坝社区志》等2部社区志已出版,《剑门关豆腐图志》《苍溪猕猴桃图志》《青川山珍图志》《柏林沟古镇图志》等地方特色图志已启动编纂,旺苍县《米仓山茶鉴》已出版。

扎实联动开展广元革命先烈英名寻访工作,累计寻访到广元籍参加红军的革命先烈52874名,比1987年掌握的47316名净增5558名,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重要史料得到即时补证。

按市委“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战略部署,正推动跨区域重大史志项目合作,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深化川陕革命根据地区域学术交流,主创大蜀道史志文化走廊,创建嘉陵江流域(广元段)史志文化走廊,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圈史志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川陕甘结合部史志文化中心,探索建立相关区域(流域)史志资源共建共享共融共兴机制。结题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涵养一批的梯次布局、压茬推进的广元史志课题集群体系日臻形成,广元史志人正以“绣花”功夫,联手精针细织广元特色地域文化的“珠玑”字“锦绣”篇。

同步化开展史志活动 充分彰显融合新效应

坚持重要史志活动市县区同步谋划,同步参与,同步推动,同步宣传。报请市委以市委办名义印发全市史志“七进”工作方案,与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等“七进”牵头部门联手,一体联动推进史志“七进”,先后召开全市史志重点工作和史志“七进”工作推进会。建成微型广元史志馆,建成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史志阅览室25个,全市史志系统向史志阅览室赠送书籍近万册。建成市县区乡镇(街道)史志“七进+”示范点42个。

积极推动史志数据库建设,《广元年鉴》2019—2021年卷、《中共广元执政实录》2014—2020年卷等书籍已录入数据库。扎实开展红色资源普查,上报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红色革命遗址489处,向省政府推荐红色遗址80处,为做好全市红色资源数据库建设、分级分类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四川党史文献网分别刊发广元史志信息及有关文章15篇、253篇,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微信平台刊发广元史志信息及有关文章165篇。《广元市委党史研究室多措并举确保红色遗址普查扎实全面精准精细》等专报在全国党史系统推广,其中《集约人才胜势 打造史志精品》得到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任陈建春肯定性批示。《广元日报》、广元手机客户端、广元电视台刊播史志新闻20余篇(次)。广元史志网站发布信息及有关文章300余篇。广元史志新媒体矩阵正加快构建。

完成八二一厂史展览馆“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资格复审等工作。向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报送2万余字的“红色文化资源”参阅资料,向市委报送《广元市红色遗址遗迹保护利用的调研报告》。协办《蜀道文化大讲堂》史志“进机关”6期,广受市县区干部职工好评。积极参与全国全省史志研讨会,报送论文15篇。

广元史志活动的“动力源”已然激活,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刊有文、网络有言、机关有书吧、乡镇有阵地、社区有平台、校园有窗口、企业有抓手、军营有载体的史志格局已基本形成,优秀的广元史志地域文化正通过多维态势,在服务广元“拼经济搞建设”中心大局中华丽登台,绽放异彩。

大力度推进史志纾困 努力突破前行新瓶颈

史志系统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是严重制约市县区史志一体化联动发展的瓶颈。紧贴中心服务大局,出色完成党委政府赋予的工作职责,是史志纾困的“压舱石”;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是史志纾困的“金钥匙”;加强市县区沟通协调,是史志纾困的“催化剂”。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市委要求,坚持史志业务工作与用心用情服务“拼经济搞建设”中心大局紧密结合,服务“文旅兴市”战略实施,先后对红四方面军长征文化公园第一期、烈士陵园、红军城、木门军事会议纪念馆、红军渡、八二一厂史展览馆及广元军分区军事纪念馆等重要遗址遗迹、场所的展陈大纲、解说词进行史实审核把关,在史志书籍、文字资料及相关图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全市今年原定增补免开的20个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及备案申请材料进行专业评审。积极投入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把党委政府部署的工作用心用情做到极致,把部门基层商请协助的工作即时高效配合到位,在广元市委“拼字当头、产业为先、环境为要”总体要求下,“小部门”扛起了“大责任”。

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史志工作,就进一步加强全市史志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市委市政府领导在史志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领导配备、队伍建设、办公条件、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史志工作纳入市委对部门和县区年度目标考核,史志队伍能力建设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校)培训序列。

建立室机关县级干部帮联县区工作机制,明确帮联内容,强化帮联职责,深化调查研究,确保一体化联动走深走实走细。通过上下联动沟通协调,制约广元市史志一体化联动发展的瓶颈基本得到解决。

踔厉奋发踵事增华的广元史志人,正借力制度机制护航“指挥棒”,全力下好精准定标“先手棋”,合力打好同频共振“组合拳”,踏石留痕,铆劲用力,继续谱写着广元人民精神共富的新时代史志华章,史志一体化联动发展的举措在川北大地弹奏出美妙的新时代强音,广元优秀地域文化绽放着新时代异彩。


请点击查看原文: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2022年第72期(总第467期)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黄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