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简报>2022年工作简报>详细内容
2024-07-08 15:05:39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2022年第49期(总第444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22 10:43:08 浏览次数:579 【字体:

留存乡愁记忆助力乡村振兴——四川省五级联动有序推进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全党全民族都要敬仰我们自己的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是重要的文化基础事业,是一地一域的“精神名片”。编纂乡镇(街道)、村志是省、市、县三级志书的延伸和补充,是记录、宣传四川改革发展奋进历程,坚定文化自信、留存乡愁记忆、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2021年5月底,省地方志办印发《四川省乡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正式启动乡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自编纂工作启动以来,四川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多措并举,有序推进编纂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安排部署落地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首都博物馆时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落叶归根、入土为安、故土难离,正是人们对乡村浓厚感情的真实写照。编纂乡镇(街道)志、村志意义重大,既能系统梳理总结乡镇(街道)、村庄发展改革历程,服务乡村振兴,又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激发人民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热情。各地高度重视编纂工作,精心安排部署,压实工作责任,确保编纂工作有规划、有任务、有规范。

高度重视发出动员令。各市(州)、县(市、区)党政领导多次批示相关文件、出席相关会议,确保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纳入“十四五”规划,明确目标责任。成都市、阿坝州将此项工作纳入本地“十四五”地方志规划编制重点内容;达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达州市贯彻落实〈四川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将抓好乡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作为“十四五”期间达州地方志事业重点任务的第一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用重点项目促进目标责任。绵阳市涪城区将全区重点编纂的5个镇、2个涉农街道和52个村、12个社区志全部纳入涪城区“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项目;广元市将编纂工作纳入全市“红色文化精品工程”实施范围;自贡市富顺县将编纂工作列入打造“千年古县、才子之乡、豆花之城”三张富顺特色名片工作任务。以领导讲话指示和专项会议推动目标落实。雅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黎明对乡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作出批示,各县(区)成立以县(区)委或县(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乡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广安市、德阳市分管市领导出席全市镇村志编纂工作推进会并讲话;乐山市市中区、井研县、沐川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由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挂帅,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强调工作要求,压实工作责任;泸州市叙永县先后召开专项推进会3次。

精心组织排出任务书。按《通知》要求在保持根本原则不变、规定动作不少的前提下,各地结合实际,相继制订印发规划方案并报上一级地方志部门批准备案,为乡镇(街道)、村志编纂擘画蓝图。其中,巴中市的市、县两级,绵阳市、内江市、广安市、资阳市,广元市及雅安市各县(区),自贡市沿滩区、荣县,阿坝州金川县、黑水县、马尔康市等11个县(市)均以人民政府办公室名义,乐山市金口河区、峨眉山市、井研县等6个县(市)以人民政府办公室或组织部名义印发《通知》或《编纂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突出编纂工作的重要性。

及时跟进出台规范文件。省地方志办出台《四川省乡镇(街道)、村志参考凡例》《四川省乡镇(街道)、村志行文通则》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全省乡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成都市印发《地方志业务工作资料汇编》;自贡市印发《自贡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规范》;宜宾市印发《宜宾市特色乡镇志编纂指导意见》《宜宾市乡镇(街道)志篇目送审制度》;广安市印发《广安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文件资料汇编》;雅安市印发《雅安市乡镇(街道)、村志出版印刷规范》,提出编纂工作的规范性要求,确保志书编纂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根本上保障观点正确、体例科学。

二、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编纂困难

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体量大、战线长、专业度高、资料收集困难,对很多县(市、区)来说都是首次尝试,挑战巨大。为切实解决编纂工作中的这些“拦路虎”,全省地方志系统及各编纂部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化解资料收集、经费保障、队伍组建等难题。

开展田野调查,掌握一手资料。志书编纂时间跨度大,资料收集难度大,特别是乡镇和村级历史文献资料欠缺,需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在资料收集环节。各地坚持开门修志,整合部门资源,开展田野调查,进村组、走田野、入农户,全方位、系统地搜集相关资料,切实解决资料收集难的问题。绵阳市各编纂单位注重下沉到相关乡(镇、街道)、村,实地收集史料线索,通过走访离退休老同志、乡贤达人等获取口述、个人回忆资料及线索,挖掘整理了大量几近消失的风俗礼仪、民歌传说、生产技艺,进一步丰富志书资料;乐山市在搜集资料时,充分利用民政系统、文旅系统开展的地名普查和文旅资源普查资料,组织部门、文化部门编纂的各地组织史、民间文学集成资料,结合本地乡土人情、地理风貌、地方特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进行梳理,真实准确反映一方之全史。

强化协同保障,破解经费难题。各地在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志“一纳入八到位”要求的基础上,统筹各方资源,创新资金保障渠道,有效解决编纂出版经费难题。自贡市荣县争取财政定额补助作为经费保障;泸州市泸县、合江县,宜宾各县(区)分批定点向乡镇划拨专项工作经费,宜宾市翠屏区财政对编纂费用实报实销、充分保障;德阳市旌阳区、罗江区、广汉市、中江县为每个列入规划的镇村争取资金,什邡市将修志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年度工作预算;乐山市沐川县、市中区,雅安市雨城区、天全县、石棉县将乡镇志编纂出版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广安市各县(市、区)均出台专门文件,将修志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明确补贴标准;巴中市恩阳区九镇发动30名在外人士捐资助力。

创新编纂模式,充实修志队伍。志书编纂专业性强,地方志专业人才欠缺,乡镇(街道)未有专门从事地方志工作的人员,参与过志书编纂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各地因地制宜,借势借力,采取系列措施,化被动为主动,充实修志队伍,扩大影响力,切实解决修志人员短缺问题。攀枝花市动员当地专家学者、老干部、老党员及知情人、当事者参与乡镇志和村志编纂;绵阳市游仙区由西南科技大学7个专家团队负责编纂2本镇志、5本村志,北川县选聘19位专家、教授和学者,组成4个编纂小组,负责编纂工作;广元市建立市、县级史志人才专家库,组织动员当地专家学者、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乡贤及知情者、当事人参与编纂;乐山市市中区、井研县、马边彝族自治县组织一批文字功底深厚、熟悉历史、了解乡情的写作班子进行专门培训,峨眉山市吸收社会团体峨眉学研究会人才为志书编纂把好质量关;宜宾市高县、泸州市合江县等县(区)吸引地方知名乡贤、文史爱好者参与编纂;雅安市名山区聘请有志书写作功底、了解乡镇情况的老同志作为主笔负责编纂,天全县组织动员县内专家学者、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成立编纂队伍负责编纂。

三、加强质量建设,力争打造精品佳志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书要注意质量,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全省各地结合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抓培训、抓审核、抓进度,同向发力,力争形成一批精品佳志。

抓培训提升操作性。省地方志办市县志工作处前往广安市、甘孜州、德阳市、资阳市和德阳市旌阳区、南部县等市(州)、县(市、区)开展专题培训;自贡市采取“理论+实例”方式,对编纂实务操作进行培训;内江市建立以“业务骨干+史志研究员”为主的编纂工作指导组,提供业务支持与专业咨询;乐山市沙湾区、五通桥区、井研县,广安市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实行分片包干制度,明确责任人及联系乡镇;宜宾市每年至少开展2次编纂工作推进会和业务培训会;巴中市采取骨干挂联包片县区的方式,组织专家编写相关培训资料、录制视频培训课件发放到县区及乡镇;攀枝花市、遂宁市,德阳市旌阳区、罗江区,乐山市市中区、犍为县、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绵阳市、广安市、雅安市及所属各县(区),阿坝州汶川县、壤塘县,达州市大竹县,资阳市、眉山市、甘孜州等相继组织开展编纂工作培训会。通过开展多形式的编纂业务培训,梳理编纂思路,分享编纂方法,解决问题困难,实际指导编纂业务工作,切实提升编纂人员的业务能力。

抓审核提升科学性。严格落实“三审”制度,乡镇(街道)志书初稿完成后,由各乡镇(街道)志编委会负责初审、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复审,各县(市、区)地方志工作部门负责终审。村志初稿完成后,由村志编委会、村“两委”、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分别负责初审、复审和终审,县(市、区)地方志工作部门全程指导。广安市在坚持志稿“三审”制的同时,将“三审”制度提前应用到篇目审查上,对不合格的镇村志篇目,指导完善篇目设置,重新修改后报送,确保篇目内容全面,特色明显;巴中市对未出版的志稿严格执行“三审”制度,对已出版的志书开展质量抽查并通报;达州市大竹县在终审时邀请民宗局、司法局、档案局等相关单位进行联合审查,确保入志资料真实准确,提升编纂质量。

抓督促提升实效性。为切实保证编纂工作任务不松、进度不慢、质量不减,各地充分运用督促检查这根指挥棒,及时跟进工作进度,协调解决问题困难。绵阳市建立并运行由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牵头负责的季度督导反馈机制;巴中市、达州市达川区建立巡回检查督促机制,全覆盖开展检查督促;凉山州实行季度考核通报督促和年终目标绩效考评考核相结合的机制,动态掌握编纂进展,确保工作取得突破;乐山市市、县两级,宜宾市、广元市、德阳市、资阳市,泸州市泸县,内江市市中区、隆昌市,雅安市雨城区、荥经县、石棉县将编纂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截至2022年6月底,全省规划编纂乡镇(街道)志2600余部,村志1300余部,已完成出版361部,审查验收、移交出版244部,其余规划编纂志书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正有序推进。


请点击查看原文: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2022年第49期(总第444期)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黄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