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方志园地>编纂探索>详细内容

【经验交流】创新赋能 品牌聚力 持续推进德阳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3-19 14:19:20 浏览次数:59 【字体:

图片

2025年1月21日,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召开。

创新赋能 品牌聚力

持续推进德阳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2024年,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存史、育人、资政”主责主业,以创新引领品牌建设,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兆红作交流发言

一、创新理念求突破,以多举措破题出彩彰显担当

坚持“补短板、提素质、出亮点”,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赋能德阳地方志事业再上台阶。领导重视,市委书记主持召开专题会研究史志工作;市本级增加2名参公编制,推动广汉市设立地方志编纂中心;方志馆、党史陈列室成功纳入市博物馆整体项目。提升能力,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就史、志、鉴编纂业务集中培训10余场次,举办2024年德阳市党史理论与实务暨保密法专题培训班,受训人数上千人,全省第三轮志书暨精品年鉴与镇村志编纂会议在德召开。搭建“史志文化巡回大讲堂”舞台,锻炼干部“开口能讲、提笔善写”。亮点纷呈,多项亮点工作分获省地方志办和德阳主要领导及相关领导肯定性批示,构建“大史志”工作格局及镇村志编纂等工作做法获中志办陈文学主任肯定性签批,我办在全国方志文化村建设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二、创新模式提质效,以多样化年鉴产品服务当下

树牢品牌意识,建立“月记、年录、次年编”年鉴编纂体系,扩大年鉴产品的覆盖面,更好对接和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优化月度微记录,建立起大事记各级各部门按月报送,大事要情图片当月入库,《德阳市大事记》每月一刊、次月分送四大班子领导的高效运行模式。强化本年度记录,定格德阳2024奋斗图景,编印《德阳印记》并服务两会,广受代表和委员好评。建立部门资料报送联席会议制度,实现部门大事记全覆盖,编印《德阳市直部门(单位)大事记(2023)》。年鉴质量有效提升,《德阳年鉴(2024)》获评“四川省精品年鉴”。

三、创新机制聚合力,以多领域志书成果记录时代

加强联动,形成合力,树牢品牌意识,坚持质量第一,编纂精品佳志。试点先行,以旌阳区为试点探索第三轮综合志书编纂模式;与市教育局合力部署教育志(史)鉴编纂工作,启动校志(史)编修7部、大事记3部。强化指导,推动《德阳市扶贫志》进入审查程序;坚持送知识下乡,到镇、村开展针对性指导达60余次,建立镇村志主笔库,已入库87人。目前,全市镇(街道)、村志26部已基本完成初稿编纂,28部初稿编纂已过半,11部即将出版。严格审查,关口前置,深入参与编纂单位大纲编制、初审、二审工作;协调纪检监察等领域专家参与审查,高质高效完成《德阳市旌阳区志(1997—2018)》终审。建立纲目逐级报审机制,严格落实《德阳市乡镇(街道)、村志稿评审办法(试行)》,已审查镇村志20余部(次)。

四、创新思路巧作为,以高契合文化产品服务大局

聚焦党政所需、群众所喜,树牢品牌意识,活化方志资源,以紧跟时代的文化产品服务中心大局。靶向合作,编纂特色书刊。与发改、科协、文旅等部门联动编纂专刊,《德阳史志》成为四川唯一获评全国高质量市级方志期刊;与农业部门合作,编纂《德阳味道·特色农产品篇》服务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资政辅治,服务领导决策,形成《汲取三线建设经验推进四川核心腹地建设》等25篇资政文章;聚焦人民公共服务需要,撰写《关于绵竹城区中心广场改扩建工程文化提升的建议》《关于对绵竹人民公园杨锐纪念广场进行改造提升的建议》,相关建议得到支持并推动实施。转化应用,擦亮特色品牌。《德阳味道·餐饮篇》内容在德阳文化主题展中重点展示,服务第七届世界川菜大会;编纂《德阳地情概览》系列地情书作为外宣名片,服务招商引资。

五、创新方式强品牌,以多形式宣教活动扩大影响

强基固本、创新驱动,树牢品牌意识,让史志文化真正动起来、立起来、活起来。“打造矩阵”延伸宣传触角,在“我的德阳”小程序增设“话说德阳”模块,与《德阳日报》等主流媒体长线合作打造史志栏目;以短视频方式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敢为天下先》入选中志办2024年地方志网络视频展播,并被四川机关党建网采用;参与四川地情短视频征集活动,6件作品获奖。“拓宽途径”传播优秀文化,以中江县城东小学为试点打造“史志伴我成长”进校园品牌活动;联合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何以文明点亮未来”等史志文化进中小学校园活动40余次,研学结合,沉浸教育。“阵地建设”打造示范精品,建立旌阳旅欧勤工俭学展览馆,缅怀革命先驱;高槐村村史馆将史志文化与咖啡等休闲业态有机融合;中江县道桩村开发“文家桥暴动”红色资源,建设文家桥红色村史馆,全年开展史志“七进”活动50余次,赠书上万册,受众超3000人次,让全社会了解史志、关注史志、支持史志。

(此文系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兆红在2025年1月21日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