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编修】颜越虎:从《白沙村志》到“方志文化村”
颜越虎:从《白沙村志》到“方志文化村”
2024年12月1日晚,《浙江通志》副总纂、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颜越虎先生以《从〈白沙村志〉到“方志文化村”》为题,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史志爱好者献上村史村志论坛线上系列讲座首讲并取得圆满成功。陆雪明称:“生动、丰富,可学、可推广。”刘雅林称:“颜老师讲得非常细,非常好,受益匪浅!”也有人称是“守正创新的典范”。
讲座开始前,宁波大学钱茂伟教授就村史村志系列讲座作简短说明。他指出,乡村二级管理是新中国地方管理制度的一大特色,近20年来在文化礼堂建设和人文乡村发展背景下,各地愈发重视村志编纂工作。目前,全国村志编纂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态势,河北、浙江、上海、河南、山东等地村志编修发展较快。在此背景下,“村史村志论坛”组织了线上讲座活动,旨在分享交流村志编纂经验,推动村志事业发展。
讲座中,颜越虎先生从2024年10月10日于江山举办的全国方志文化村建设现场会切入,引出白沙村“是方志文化赋能乡村建设发展的成功典型”这一结论。随后,他对四部《白沙村志》的编纂背景、编纂历程、编纂成果等进行介绍与分析。
第一部《白沙村志》编纂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1年,白沙大队(即后来的白沙村)根据上级指示,开展地名普查。时任村会计的毛兆丰承担全村地名普查工作。为弄清全村地名的来龙去脉与准确含义,毛兆丰查阅村里所存的《须江白沙吴氏宗谱》《须江白沙丁氏宗谱》《括昌洞溪严氏宗谱》和《甘七都山图》等资料。1982年,毛兆丰在完成自沙村地名普查工作后,利用地名普查时所查阅、积累的资料,整理了村民世系、全村历年经济收入、村领导任职情况等相关材料,约2万余字,编成了一本小册子,取名《村史记略》。当然,此时的毛兆丰、白沙村村民还不知道,他们已在浙江省乃至在全国率先迈开村志编纂的第一步。1982年冬,毛兆丰在《江山报》上看到了登载的一则消息:江山县县志编纂办公室成立,准备编纂《江山县志》。看到这则消息,毛兆丰于是想到,县里可以编志书,那么,我们白沙村可不可以编村里的志书呢?第二年3月,毛兆丰前往县方志办寻求帮助。最终,在县志办专家毛东武以及全体村民的鼓励与帮助下,第一部《白沙村志》成功问世。该志共13.8万字,除序、凡例、简述、大事纪略和跋等以外,主体部分计11卷。1992年,该志获衢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部村志获得地市一级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1991年版《白沙村志》(四川省方志馆藏,蒲建宇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2004年10月10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到江山市凤林镇白沙村调研扶贫工作和“千万工程”实施情况。在村老会计毛兆丰家书房里,习近平同志看到了1991年出版的《白沙村志》,很感兴趣,就随即拿了起来。毛兆丰向习近平同志介绍了《白沙村志》的编写过程和村志的作用,强调了它在反映一个村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面貌等方面的重要性。习近平同志对毛兆丰的回答表示认可,并鼓励他继续编写新的《白沙村志》,“把村里搬迁的大变化写进新村志里去”。2012年7月,第二部《白沙村志》由方志出版社出版,毛东武先生再次担任主编。然而,在村志编纂过程中,毛兆丰因积劳成疾中风,为《白沙村志》奉献了自己晚年的健康与幸福。第二部《白沙村志》共91.3万字,除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年、文献和跋以外,主体部分为5环43节,第一环天人,分位置沿革、人物传、人物录等10节;第二环产业,分农业、农副产品与石材加工等9节;第三环政俗,分村行政组织、世代民风等10节;第四环世系,分白沙自然村姓氏族派、白沙自然村户籍与户主身世等4节;第五环文韵,分广播影视、文艺创作等10节。第二部《白沙村志》将世系入志,是“以细节取胜”在村志中的新运用,不仅大大丰富了村志的内容,扩大了村志的信息量,而且更符合志书资料性文献这一本质特征,体现了村志贴近村民、贴近民生的特点。从《白沙村志》的记述中可以看出,村志不但可以记载家族世系,而且在其记述内容上又超过家谱所记,这样,就为村志和家谱的在一定程度上的相融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因而《白沙村志》的记述具有创新意义和时代价值。
习近平同志(右一)阅读《白沙村志》(颜越虎供图)
2012年版《白沙村志》(四川省方志馆藏,蒲建宇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2016年11月30日,第三部《白沙村志》编纂工作启动仪式举行,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江山市人民政府,凤林镇党委、政府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和白沙村村民共同参与。作为当时浙江省唯一入选“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的《白沙村志》编纂工作正式启动。该志按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的编纂要求设置篇目,共计29.2万字,2024年10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
2016年11月30日第三部《白沙村志》编纂启动仪式(颜越虎供图)
第三部《白沙村志》(颜越虎供图)
2022年10月10日,“我们这十年——《白沙村志》(续志)编纂工作启动仪式”在白沙村举行。与前三部不同,该书为续志。第四部《白沙村志》共23.5万字,2024年9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
第四部《白沙村志》(颜越虎供图)
为进一步打响白沙村的知名度、美誉度,江山市、凤林镇和白沙村三级共同谋划,建设方志文化村。2023年3月27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中指办字〔2023〕32号文件,同意在浙江省江山市凤云镇白沙村开展中国方志文化村建设试点。白沙“方志文化村”试点工作由此扬帆起航。白沙村重修了村志馆,并更名为“白沙村志文化馆”。白沙村志文化馆得到各级领导关注,10月10日当天,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陈文学考察了该馆;10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朱佳木考察了该馆。
2024年10月15日,颜越虎先生(左三)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朱佳木(左二)考察白沙村志文化馆。
从2024年开始,江山市凤林镇白沙村将每年10月10日定为“村庆日”,以此为新的起点聚焦建设中国村志文化示范村和打造新时代“千万工程”样板村等目标,努力把村志编好用好、把村庄发展好、让村民生活越过越红火,在新征程上交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高分答卷。
2024年10月10日是白沙村第一个“村庆日”,会上颁发了“荣誉村民”证书和“村志编纂功臣”证书、“村志编纂突出贡献者”证书。
下一阶段,白沙村将实施五个“中心”建设的初步计划,即将白沙村打造成为全国村志“收藏中心”“展示中心”“交流中心”“宣传中心”和“研究中心”,让更多人读懂白沙,让更多人认识方志文化在厚植乡村文脉、促进乡村振兴中的推动作用,加快推进村志编纂和方志文化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文化力量,更好发挥村志“存史、育人、资政”的作用。颜越虎先生希望全国各地的村志编纂者能够把自己编纂的村志捐赠给白沙村,使白沙村真正成为全国村志收藏中心。捐赠村志的同仁将获得白沙村回赠的《白沙村志》。
浙江省江山市凤林镇白沙村(图源:浙江在线)
讲座中,颜越虎先生指出《白沙村志》编纂与“方志文化村”建设具有的重要意义。1981年以来,白沙村四修村志,不仅在村志编纂的次数和编成的村志数量上在全国独一无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村志故事”中,凝聚着方方面面的因素:既有白沙村村民对村落文化、方志文化的情有独钟,也有社会各界对白沙村、《白沙村志》全面、持续的鼓励、支持与帮助,更有习近平总书记对白沙村、《白沙村志》的殷殷嘱托与深切关怀。通过对《白沙村志》编纂和“方志文化村”建设的解读,可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认识,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加深对中国农民所体现的文化自觉的认识,加深对方志文化创新的认识,加深对村志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的认识,从而为做好新时代村志编纂工作增添更大信心、动力与支撑。
钱茂伟教授结合宁波、永康等地已有的村级史志工作,对会议内容进行总结、补充。他指出,中国乡村中的文化人是村志编纂的基石,村谱编修是未来村志编修中值得关注的方向。他盛赞白沙村是“当代中国修志第一村”,为全国村志编纂树立了榜样,为村村修志的继续推动提供了强劲动力。
颜越虎先生就听众提问,指出村志作为最基层的志书,并无一成不变的体例,可在合理范围内作出一些革新与探索。
为此次讲座成功举办,四川薛长林先生赋诗《白沙志如虎——贺“村史村志线上讲座”首场成功》:
一村四志天下殊,两毛虎虎醉屠苏。
白沙开拓创奇迹,媒体影视当特书。
来源:公众史学(原标题:村史村志首场讲座圆满结束丨颜越虎先生《从〈白沙村志〉到“方志文化村”》,“方志四川”发布时有删改)
图片:除特别注明外,来自“公众史学”微信公众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