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方志园地>编纂探索>详细内容

【经验交流】修良史佳志 助文化振兴——宁晋县整体推进村志编修工作

来源:《邢台日报》2024年5月27日第4版 发布时间:2024-06-03 16:10:55 浏览次数:377 【字体:

宁晋县整体推进村志编修工作修良史佳志 助文化振兴

邢台日报记者 闫丽静 王 芳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乡村历史文化,让乡村振兴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2021年12月,宁晋县启动村史村志编修工作,成为邢台市首个整县推进村史村志编修工作的县。编修工作坚持县委、县政府高位推动,强化政策支撑,构建了县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牵头、专班推动、方志规范、乡村实施的工作机制。

“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村史村志编修工作作为留住乡愁、传承文脉的民心工程,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乡土文化,把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塑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地标,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宁晋县委书记王涛表示。

历经2年多探索实践,宁晋县村志编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县364个村村村修村志,村村村志都由村民修,“读村志、传村史、爱家乡”活动接续开展,让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文化果实成为文化凝聚力。

2023年,宁晋入选全国第一批“全国村志编修示范县(区)”。2024年5月底,全国村志编修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全国村志编纂业务培训班在宁晋举办。

党建引领 高位推动

凝聚村志编修强大合力

“村志是村落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具有证历史、益当代、启后人的文化价值,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宁晋县政协主席、县村志编纂及应用重大专项项目长李风杰表示,一方面可以记录村庄发展变化,保存重要历史资料;另一方面编修村志的过程也是引起村民精神共鸣的过程,可以更好地汇聚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力量。

宁晋县将党建引领贯穿编修工作始终,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村志编修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村史村志编纂工作方案》,把村志编修工作列为每年滚动实施的重大专项,由县政协党组书记任项目长,抽调县政协、方志办、档案馆、党史办等12个部门的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以任务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目标化、目标节点化机制抓推进。

村志编纂的工作量浩大,宁晋县政协作为全县村志编修的牵头单位,精心遴选专家指导组和志愿者队伍,并在各乡镇街道全部成立编委会,聘请政治过硬、熟悉村情的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等5900余人,组建村志编修小组342支。开展专题培训180余场,全力编写富有乡村特色的精品力作,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

该县坚持“村里的村志村民写”,他们翻阅老材料、老文件、老档案,通过记录在案的文献资料厘清基础脉络,初步还原出历史框架;询问村中年长者、历史见证者,了解村史的生动细节与闪光点,记录村庄光辉历史、优秀人物,让编修村志的过程成为了解历史、接受教育、启迪心智的过程。

与此同时,宁晋出台“122”财政专项支持政策,每个启动村补助资金1万元,印刷每部补助2万元,出版每部补助2万元,评选为优秀村志的另有奖补,确保每本村志都能正规出版。截至目前,全县全部364个村都已开始编修,78部村志已出版或进入出版环节。

坚持党的领导、自主筹办、开门办志质效统一,宁晋编修村史村志,凝聚起广泛的人心人气。

“经费不超过20万,我一个人全包了!”贾家口镇大营上村启动村志编修工作伊始,村里的优秀企业家王建伍掷地有声地说。最终实际花费17万成就了一本宁晋县优秀村志。

“我们都是‘村志人’!”两年来,在村志编修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服务分队的身影。他们的付出切实提高了编修质量和速度。

……

一股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热潮在宁晋大地上蓬勃兴起。

力学笃行 严把质量

打造村志编修精品工程

1961年,还是1962年?关于大陆村镇连体村南梁村、北梁村行政划分的时间,两个村庄的党支部书记争执不下。一年之别,在修志人眼里绝非小事。他们查询资料,走访当地老人,逐年推敲,确定两个村从政策上正式分离为1961年。

在宁晋修志人看来,修以致用,不能单纯为修志而修志,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吹毛求疵”地打造志书的精品佳作。

聚焦“存实、存要、存真”目标,严格质量管控,确保每部村志都经得起群众和历史检验。

严把编修内容,以忠实记录党的决策部署在农村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为主线,明确村落变迁、发展脉络、风土人情、优良传统等四方面编修内容,突出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先后推出4个版本4500册的《村志编写指南》,防止“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形成了覆盖全过程的质量标准体系。组织人员到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地图书馆、博物馆搜集资料,将宁晋县志、年鉴、组织史等近百部文献资料电子化,实现村志编修事事有出处、有依据。

严格审查制度,该县实行三审机制,初审由村民代表集体审议史实问题,复审由乡镇编委会进行政治把关和体例审查,终审由县工作专班进行全面审查,凡修改意见落实不到位的不得进入下一评审程序。同时,结合智慧媒体审校系统、黑马校对软件、出版社“三审三校”,形成覆盖全过程的质量检测流程,确保村志结构合理、语言精练、释义准确。

青灯黄卷,精心耕耘。全县364个村已全部启动村志编修工作,完成初稿219部,出版或进入出版社的有78部。预计今年累计出版120部以上,2025年累计出版240部以上,2026年完成扫尾。

修志为用 修用并举

发挥村志编修综合效益

存史、育人、资政,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

在村志编修过程中,宁晋县坚持“编是用的基础、用是编的延伸”,在发掘了一批史料、抢救了一批文物,确保为后人留下一笔堪存堪鉴的资料性文献和宝贵的文化财富的同时,更注重创新载体,充分发挥村志资政、育人作用,不断顺应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需求,唱响文化兴市主旋律,为塑造推广“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城市品牌发挥积极作用。

2023年,宁晋县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集展示、教育、研究、保管、收藏文史资料等功能于一体的县村史村志总馆,并高标准打造了黄儿营西村、小刘村、延白村等8个村史馆,坚持开放办馆,累计接受15.78万余人次参观,成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的重要窗口。

修志为用、修用并举,是宁晋县村志编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避免出版发行的村志摆在书架上、睡在库房里,该县有计划地指导乡镇、村庄、机关、学校、企业等开展读志用志活动,“读村志、传村史、爱家乡”等活动接续开展,激发了广大村民热爱桑梓、建设家乡的正能量。

眼下,宁晋县正多角度全方位开发利用村志资源成果,开展“数字村志”编修工作探索,把已出版的村志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处理,构建“数字村志”资源库,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元化形式,让群众沉浸式感受村史、村情、村韵,打造数字村志应用场景,加快推进村庄文化资源、地情资源数字化永久保存与开放利用,让村志资源进一步“活起来”。

该县还把村志编修与发掘修复史料、抢救保护文物、塑造文化品牌、培育乡村产业相衔接,挖掘保护了换马店村汉代古墓,推动石姑义救宁晋七姓的民间故事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金家庄糖瓜、乔家寨牛皮鼓等特色小吃、手工艺品重新焕发生机。

“加快推进村志编修,是我们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项举措。”提起今后的规划,王涛表示,将以此次全国村志编修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全国村志编纂业务培训班为契机,充分吸收好、转化好、落实好各地区的经验做法,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宁晋力量。

来源:《邢台日报》2024年5月27日第4版

采写:邢台日报记者 闫丽静 王 芳

来源: 《邢台日报》2024年5月27日第4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